犀角防風湯

XI JIAO FANG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肝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1%
膀胱經 10%
脾經 9%
腎經 7%
膽經 4%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小腸經 1%
心包經 0%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防風湯中包含犀角,源於古人對其藥性的認知。犀角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等功效,特別適用於熱毒熾盛、神昏譫語、吐血衄血等症狀。

古人相信,犀角的寒涼之性可以清熱解毒,其通透之性有助於涼血止血,而其鎮驚安神的功效則有助於治療神志不清的病症。因此,犀角被列入犀角防風湯,以期發揮其藥效,治療相關疾病。

犀角防風湯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有效疏散風寒,清熱解毒,適用於外感風寒,伴有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2. 協調藥性: 犀角性寒,易於寒涼傷胃。防風性溫,可調和犀角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總之,防風在犀角防風湯中起著疏散風寒、協調藥性的作用,與犀角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的功效。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 犀角性寒,防風性微溫,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可調和犀角與防風的寒溫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過於寒涼或溫燥,更易於人體吸收。

二、緩解毒性: 犀角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解毒、緩和藥性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緩解犀角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犀角防風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風熱或肝風上擾所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其中,天麻作為一味重要藥材,其性味甘、辛,微溫,歸肝、膽經,具有熄風止痙、平肝潛陽的功效。天麻之所以被選入此方,是因其能直接作用於肝臟,調節肝氣,對抗風邪,達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此外,天麻還能夠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減輕頭痛、頭暈等不適,配合犀角清熱解毒,防風疏散外風,共同形成一個強大的治療風熱頭痛的組合。在臨床應用上,犀角防風湯通過各藥材間的相互協同,增強了整體療效,特別是在風熱侵襲導致的頭痛症狀上,表現出顯著的緩解效果。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其 祛風解表 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善於 疏散風邪,止痛。犀角防風湯主治風寒表證,症見發熱、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羌活可助犀角、防風散寒解表,辛溫發散,宣通經絡,緩解疼痛。

此外,羌活還有 利水消腫 的功效,可輔助 犀角 清熱解毒,達到 清熱解毒,散寒止痛 的治療目的。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滑石,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此方中,犀角、防風等藥材清熱解表,而滑石則更進一步利濕解毒,有助於將體內熱毒及濕邪排出,達到清熱解表、利濕止痛的效果。
  2. 通絡止痛: 滑石不僅能利濕,還能通絡止痛。方中犀角、防風等藥材有通絡止痛的作用,而滑石則能加強其效果,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總體而言,滑石在犀角防風湯中起到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效果。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犀角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石膏亦性寒,善於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二者合用,能增強清熱瀉火之效,用於治療熱病煩躁、神昏譫語、口渴引飲等症。
  2. 清熱解毒:犀角防風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分有熱之證。石膏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與犀角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清除熱毒,緩解病患症狀。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麻黃,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發散風寒,宣肺止咳: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犀角防風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麻黃可助其疏散風寒,開達肺氣,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呼吸道症狀。
  2. 配合犀角,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麻黃的溫性可調節犀角的寒性,避免過寒而損傷陽氣,同時也能促進犀角的藥力發揮,更好地清熱解毒,達到治療效果。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是基於其 祛風濕、止痛 的功效。

獨活性溫,味辛,入膀胱經,擅長疏散風寒濕邪,止痛,且能通絡止痺。此方以犀角、防風等藥物清熱解毒,散風止痛,而獨活則可 加強散寒除濕,通絡止痛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痺痛症狀。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1. 清熱解毒:梔子味苦寒,入心、肝、胃經,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方中犀角清熱解毒,防風散風解表,而梔子則能進一步清解熱毒,防止熱毒內陷。
  2. 涼血止血:梔子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有效控制因熱毒引起的血熱妄行,防止出血不止。犀角也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與梔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總之,梔子在犀角防風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熱毒血熱所致的疾病目的。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消腫止痛之效。配合犀角清熱解毒,防風散風止癢,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症,疏解表邪,清熱解毒,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2. 增強藥效,協調配伍: 荊芥與犀角、防風等藥物配伍,可增強藥效,促進藥物相互協調作用。荊芥疏散風熱,配合犀角清熱解毒,可使藥效更顯著,並能減輕犀角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更符合臨牀實際應用。

犀角防風湯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與犀角、防風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清熱解毒,化解外感熱毒,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疏散風熱:連翹能疏散風熱,並能促進血液循環,與防風、犀角等藥材配合,可有效疏散風熱,減輕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使患者體內熱毒得以宣洩,進而達到治癒疾病的效果。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緩解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和麻木: 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防風則具有散風解表、止痛止癢的作用,但兩者偏寒性,容易損傷脾胃陽氣。而當歸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可以中和犀角防風湯的寒性,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和麻木症狀。
  2. 滋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當歸能夠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更好地抵禦風寒溼邪的入侵,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當歸的加入能夠有效地彌補犀角防風湯的不足,使其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也能兼顧補血活血、滋養氣血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風寒溼邪入侵所致的病症。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擅長清熱解毒,但單用犀角容易傷陰。黃芩苦寒,同樣具有清熱解毒之效,且能瀉火燥濕,與犀角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之力,避免單用犀角傷陰。
  2. 抑菌消腫:黃芩具有抑菌消炎作用,可配合犀角抗菌消炎,更能有效治療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減輕病患痛苦。

因此,黃芩的加入,既能增強犀角的清熱解毒之效,又能發揮抑菌消腫的作用,使犀角防風湯更具療效。

犀角防風湯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息風止痙: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功效。方中犀角清熱解毒,防風散風解表,與全蠍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息風止痙之力,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入血、神昏譫妄、驚癇抽搐等症。
  2. 引藥入血,增強療效:全蠍性善走竄,可引藥入血,增強藥物療效。與犀角、防風等藥物配伍,可使藥力直達病所,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入血、血熱妄行導致的病症。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之效,可與犀角、防風等藥材共同作用,清熱解表,治療外感風熱證。
  2. 疏散風熱: 薄荷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並能促進汗液分泌,有助於散發體內熱邪,減輕頭昏腦脹、發熱、鼻塞等症狀,配合犀角、防風等藥材,共同疏散風熱,達到治療效果。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犀角性寒,清熱解毒之力強,而大黃亦性寒,可瀉熱通便,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對於熱毒熾盛、血分瘀熱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引導藥力下行: 犀角善於清熱解毒,但其藥性偏於上行,而大黃性寒,能引藥力下行,二者配伍,可使藥力直達病所,更有效地清除熱毒,促進病邪排出體外。

犀角防風湯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在於: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消痰散結的功效。犀角防風湯主治風寒感冒,伴有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桔梗加入可助於宣散風寒,利咽化痰,緩解咽喉不適。
  2. 升提藥力: 桔梗性升,能向上提舉藥力,有助於藥物直達病所,提高治療效果。犀角防風湯中犀角、防風等藥物多性寒,而桔梗性平,加入可平衡藥性,並助藥力向上宣發,達到最佳療效。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表止汗: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的功效。犀角防風湯主治風寒外感,伴隨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無汗等症。白朮能補益脾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並固表止汗,有助於驅散風寒邪氣,恢復正氣。
  2. 助犀角清熱解毒: 白朮性溫,可緩解犀角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脾胃。同時,白朮能利水滲濕,有助於促進犀角的清熱解毒作用,更好地達到治療風熱感冒的目的。

犀角防風湯中加入細辛,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通鼻竅: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陽散寒、通鼻竅的作用。犀角防風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細辛可溫散寒邪,使鼻竅通暢,配合犀角、防風等藥物,增強療效。
  2. 助犀角透邪: 犀角性寒,清熱解毒之力較強,但其寒性較重,單獨使用易傷陽氣。細辛性溫,可助犀角透邪,溫陽而不傷正,使藥力發揮得更充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犀角防風湯」

中藥方劑「犀角防風湯」的組成如下:

  • 犀角
  • 防風
  • 甘草
  • 天麻
  • 羌活
  • 滑石
  • 石膏
  • 麻黃
  • 獨活
  • 梔子
  • 荊芥
  • 連翹
  • 當歸
  • 黃芩
  • 全蠍
  • 薄荷
  • 大黃
  • 桔梗
  • 白朮
  • 細辛

「犀角防風湯」的功效主治如下:

  • 所有風症,包括:嘴巴歪斜,眼睛歪斜,手腳無法活動自如,說話困難,四肢麻木。

以下是各藥材組成的功效介紹:

1. 麻黃:

  • 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2.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3. 白朮:

  •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4. 薄荷:

  • 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5. 大黃:

  • 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肝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

6. 當歸:

  • 性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獨活:

  • 性微溫、味苦,歸肝、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8. 防風:

  •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9. 滑石:

  • 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10. 黃芩:

  •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1. 桔梗:

  • 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12. 荊芥:

  •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13. 連翹:

  • 性微苦、微寒,歸心、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14. 羌活:

  • 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5. 石膏:

  •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16. 天麻:

  • 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17. 犀角:

  • 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18. 細辛:

  • 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19. 梔子:

  •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20. 全蠍:

  • 性味鹹、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犀角防風湯」的主要成分包括犀角、防風、甘草、天麻、羌活、滑石、石膏、麻黃、獨活、梔子、荊芥、連翹、當歸、黃芩、全蠍、薄荷、大黃、桔梗、白朮、細辛等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補氣活血、祛風除濕等多種功效,常被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關節炎、腰痛、頭痛、感冒、發熱、咳嗽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犀角1兩,防風1兩,甘草(炙)1兩,天麻1兩,羌活1兩,滑石3兩,石膏1兩半,麻黃7錢半(不去節),獨活7錢,山梔子7錢,荊芥半兩,連翹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全蠍(炒)半兩,薄荷半兩,大黃半兩,桔梗半兩,白朮4錢,細辛4錢。
如病人臟氣虛,則全去大黃。
上(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加生薑十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未汗,再一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大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貝爾氏癱瘓麻痺顏面神經麻痺四肢肌膚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犀角防風湯, 出處:《衛生寶鑑》卷八。 組成:犀角1兩,防風1兩,甘草(炙)1兩,天麻1兩,羌活1兩,滑石3兩,石膏1兩半,麻黃7錢半(不去節),獨活7錢,山梔子7錢,荊芥半兩,連翹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全蠍(炒)半兩,薄荷半兩,大黃半兩,桔梗半兩,白朮4錢,細辛4錢。 主治:一切諸風,口眼歪斜,手足嚲曳,語言謇澀,四肢麻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