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二母湯

QING JIN ER M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17%
脾經 17%
胃經 15%
腎經 7%
肝經 7%
大腸經 4%
膽經 2%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清金二母湯

成分:知母,川貝母,桔梗,茯苓,當歸,白朮,陳皮,桑白皮,紫蘇葉,杏仁,柴胡,瓜簍仁,黃芩,五味子,甘草,麥門冬

主治:肺癆。咳嗽頻繁,痰液稀少,午後發熱,口乾舌燥,心情煩躁不安。

藥方組成介紹:

  •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川貝母:性微寒,味甘,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白朮: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桑白皮:性涼,味微苦、辛,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 杏仁:性溫、味甘、微苦、微辛,具有潤肺定喘、止咳化痰、潤腸通便之功,可緩解口乾舌燥、咳嗽、便祕等症狀。
  •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 瓜簍仁: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利咽、通便、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潤肺、生津止渴、保肝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清金二母湯 」具有清熱化痰、養陰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臨牀上,可應用於肺熱咳嗽、痰多、乾咳、口乾舌燥、午後低熱、煩躁不安等症。

傳統服藥法


知母1錢,貝母1錢,桔梗1錢,茯苓1錢,當歸1錢,白朮1錢,陳皮1錢,桑皮5分,紫蘇5分,杏仁5分,柴胡5分,瓜蔞仁5分,黃芩5分,五味子5分,甘草5分,麥門冬5分。
上用水2鐘,煎8分,入童便1杯,食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清金二母湯由清熱、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的藥物組成,可有效緩解肺痿患者的咳嗽、痰多、氣短、喘息等症狀。其中,知母、川貝母、桔梗、茯苓、當歸、白朮、陳皮、桑白皮、紫蘇葉、杏仁、柴胡、瓜簍仁、黃芩、五味子、甘草、麥門冬等中藥均有清肺熱、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金二母湯性味甘平,有清肺熱、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痿。但由於本方中含有川貝母、杏仁、瓜簍仁、黃芩等有毒中藥,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對本方中所含成分過敏者慎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肺熱、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的功效,因此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 本方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因此應注意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相關疾病


心情煩燥肺癌潮熱口乾口渴多痰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清金二母湯,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知母1錢,貝母1錢,桔梗1錢,茯苓1錢,當歸1錢,白朮1錢,陳皮1錢,桑皮5分,紫蘇5分,杏仁5分,柴胡5分,瓜蔞仁5分,黃芩5分,五味子5分,甘草5分,麥門冬5分。 主治:肺痿。多嗽少痰,午後發熱,口乾,煩躁不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