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風丸

FEI F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揣摩有得集》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8%
肝經 16%
心經 13%
胃經 10%
腎經 5%
大腸經 5%
膽經 2%
心包經 2%
膀胱經 2%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肺風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潤肺,養血生津: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三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養血生津等功效。肺風丸主治肺燥咳嗽、咽喉幹癢等症,當歸能滋養肺陰,潤燥止咳,改善肺部乾燥,同時還能滋潤血脈,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整體康復。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肺部氣血循環,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咳嗽、胸痛等症狀。

因此,肺風丸中加入當歸,能夠起到潤肺止咳、養血活血、通絡止痛的綜合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肺風之症。

肺風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固護肺氣: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益氣固表之功效。肺風多因脾虛濕盛,導致肺氣不固而發,白朮能健脾燥濕,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不犯肺,從而固護肺氣,預防和治療肺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肺風丸中其他藥物,如防風、辛夷等,多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白朮加入其中,能健脾益氣,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肺風。

肺風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燥濕化痰: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健脾之功效。肺風丸多用於治療風寒犯肺、痰濕阻肺之症,陳皮可以幫助化解痰濕,使肺氣通暢。

二、行氣止痛:陳皮能行氣解鬱,有助於舒緩肺氣鬱結所致的胸痛、咳嗽等症狀。此外,陳皮還能促進消化,有助於藥物更好的吸收。

總之,陳皮在肺風丸中起到化痰、行氣、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肺風之目的。

肺風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肺風丸常用於治療風寒襲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而天南星可以有效祛除風邪,緩解痙攣,改善氣道阻塞。
  2. 化痰止咳: 天南星能化痰散結,能有效地消除痰液在肺部的堆積,改善咳嗽症狀。同時,天南星也能抑制氣道平滑肌的收縮,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肺風丸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止痙: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肺風丸主治風熱襲肺,症見咳嗽喘促、痰多黃稠、咽喉腫痛、身熱汗出等,全蠍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並止咳平喘,緩解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狀。
  2. 活血化瘀:全蠍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肺風丸中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川芎、赤芍等,全蠍可協同這些藥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微循環,有利於痰液排出,減輕肺部炎症。

肺風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功效。肺風丸主要針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能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有助於緩解咳嗽症狀,改善呼吸道功能。
  2. 宣肺散結: 杏仁還具有宣肺散結之功效,對於肺部積聚的痰液或其他阻塞物有一定的疏通作用。肺風丸中加入杏仁,有助於宣肺散結,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通暢。

肺風丸方劑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咳化痰: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肺經,具有止咳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肺風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沒藥能有效緩解。
  2. 活血化瘀: 肺風常伴有血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沒藥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氣血運行,有助於治療肺風所致的各種症狀。

因此,肺風丸方劑中加入沒藥,能有效緩解肺風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並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肺部健康。

肺風丸中加入烏梅,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斂肺止咳:烏梅味酸,入肺經,具有斂肺止咳之效。肺風丸主治肺熱咳嗽,而烏梅能收斂肺氣,減少咳嗽,並緩解肺熱所引起的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等症狀。
  2. 生津止渴:烏梅酸甘,具有生津止渴之效。肺熱易耗津液,導致口乾舌燥,烏梅能生津潤燥,緩解口渴症狀,並改善肺燥引起的咳嗽。

肺風丸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散寒止咳: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散寒止咳之功效。肺風丸針對風寒束表,肺氣不宣,咳嗽喘促等症,麻黃可疏散風邪,開宣肺氣,使氣機通暢,達止咳化痰之效。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麻黃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如桂枝、白芷等,相互協同,增強藥效。例如,麻黃與桂枝配伍,可加強發汗解表作用;與白芷配伍,可散風止痛,疏通鼻竅。

肺風丸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石膏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瀉火止渴的功效。肺風丸主要針對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石膏可清熱解表,降肺火,緩解患者的熱證。
  2. 涼血止血:石膏亦具涼血止血之效。肺風若傷肺氣,導致肺熱壅盛,易引起咯血、鼻衄等症狀。石膏清熱涼血,可止血止咳,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狀。

因此,肺風丸中加入石膏,可有效清熱解表、涼血止血,達到治療肺風所致的咳嗽、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的效果。

肺風丸中加入粟糠,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吸附作用: 粟糠性味甘平,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肺部風熱,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粟糠還能吸附體內毒素和濕氣,緩解肺部的炎症和腫脹。
  2. 利溼消腫: 粟糠具有利溼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緩解肺部的水腫和痰液積聚,有助於改善呼吸道功能。

總而言之,肺風丸中加入粟糠,是為了充分利用其吸附作用和利溼消腫的功效,達到清熱解毒、利溼消腫的目的,從而治療肺部風熱引起的疾病。

肺風丸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膀胱經,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肺風多因風熱侵襲肺絡所致,川芎可清熱解表,驅散風邪,緩解肺熱所致的咳嗽、鼻塞等症狀。
  2. 活血行氣: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肺風若導致氣血瘀阻,則會加重病情。川芎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肺部疾病的康復。

肺風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藥性: 甘草性平和,味甘,具備緩解藥性、調和藥性的作用。肺風丸常以辛溫燥烈的藥物為主,甘草可減緩藥性,避免過於燥烈而傷肺。
  2. 益氣潤肺: 甘草入脾肺經,有益氣潤肺、止咳化痰之效。肺風丸針對的是肺氣失調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甘草可補肺氣,有助於緩解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肺風丸」

肺風丸,主要成分包括:當歸、白朮、陳皮、天南星、全蠍、杏仁、沒藥、烏梅、麻黃、石膏、粟糠、川芎、甘草。主治功效則為:肺經受到風寒,白天黑夜都睡不好,嘴巴吐出白色泡沫,張開嘴呼吸困難;或者空洞的咳嗽、肺癆症,各種藥物都無效的。

各成分介紹與功效:

  •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沒藥: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 石膏: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天南星: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 全蠍: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

總結:

肺風丸,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制劑,具有多種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風證。肺風證是指由風寒之邪侵犯肺經,導致肺氣不宣,肺津虧耗而出現的證候。肺風丸通過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補肺益氣等功效,可以有效緩解肺風證的症狀,改善患者的病情。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土炒),白朮2兩(炒),陳皮1兩,膽星1兩,全蟲身1兩,杏仁1兩5錢(去皮尖,炒),沒藥1兩(去油),烏梅肉1兩,麻黃3兩(蜜炙),石膏3兩(煅),粟殼5兩(去瓤,蜜炙焦乾),川芎3兩(炒),生草1兩。
共為細末,用大紅棗蒸肉和成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薑開水送下。
忌一切生冷肉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肺風丸具有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經感受風寒、晝夜不眠、口吐白沫、張口氣喘;或空嗽癆症,百藥不效者。但由於肺風丸中含有麻黃、石膏等具有發汗作用的中藥,因此,孕婦、小孩、體虛者、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肺風丸, 出處:《外科精義》卷下引《全體治世方》。 組成:細辛1兩,旋覆花1兩,羌活1兩,晚蠶蛾(去翅足)2兩,苦參2兩。 主治:面鼻風(疒查)及(虘皮)皰。

肺風丸, 出處:《揣摩有得集》。 組成:當歸1兩(土炒),白朮2兩(炒),陳皮1兩,膽星1兩,全蟲身1兩,杏仁1兩5錢(去皮尖,炒),沒藥1兩(去油),烏梅肉1兩,麻黃3兩(蜜炙),石膏3兩(煅),粟殼5兩(去瓤,蜜炙焦乾),川芎3兩(炒),生草1兩。 主治:肺經感受風寒,晝夜不眠,口吐白沫,張口氣喘;或空嗽癆症,百藥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