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湯

SAN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脾經 20%
胃經 17%
心經 11%
膀胱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0

主治功效


三陽湯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水腫、咳嗽、氣喘等。

  • 杏仁:性甘平,具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主治:咳嗽、氣喘、便祕、咽喉腫痛等。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嘔吐、腹瀉、胃痛、腹痛等。

  • 當歸: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主治: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腹痛、產後血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咳嗽氣喘等。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咳嗽、氣喘、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

三陽湯方劑特色:

  • 本方以麻黃、杏仁、甘草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止咳平喘的作用,常合用於治療風寒表實、肺氣鬱滯所致之咳嗽、氣喘等症。

  • 麻黃辛溫解表,宣肺平喘,為方中主藥。

  • 杏仁苦降泄肺,潤肺止咳,與麻黃相須為用,增強止咳平喘之效。

  • 甘草甘平之性,益氣潤肺,調和諸藥。

  • 生薑辛溫發表,溫中散寒,配伍麻黃以增強散寒解表之效。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方中佐藥,用於治療血虛體弱,氣血不足所致之咳嗽、氣喘。

  • 石膏苦寒清熱,瀉火除煩,為方中佐藥,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三陽湯方劑使用注意:

  • 脾胃虛弱、泄瀉者慎用三陽湯。

  • 孕婦、兒童、老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三陽湯。

  • 服用三陽湯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若服用三陽湯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生薑2兩,甘草5分(炙),麻黃5兩(去節),杏仁40枚(去尖皮兩仁,碎),石膏2兩(碎,綿裹)。
上切。
以水6升,煮取3升,再服。
忌海藻、菘菜等物。

方劑組成解釋


三陽湯由當歸、生薑、甘草、麻黃、杏仁、石膏組成。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三陽湯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中風發三夏,脈沉緊,惡寒不汗,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原發性高血壓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怕冷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三陽湯, 出處:《元戎》。 組成:羌活、防風、荊芥、升麻、葛根、白芷、柴胡、川芎、芍藥、細辛、蔥白(連須)。 主治:三陽頭痛。

三陽湯, 出處:《外台》卷十四引《古今錄驗》。 組成:當歸1兩,生薑2兩,甘草5分(炙),麻黃5兩(去節),杏仁40枚(去尖皮兩仁,碎),石膏2兩(碎,綿裹)。 主治:中風發三夏,脈沉緊,惡寒不汗,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