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芍:
- 平肝息風:有助於緩解情緒波動,對於因情緒引起的疼痛具有調節作用。
- 補血養肝:適合因血虛導致的月經不調。
- 健脾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
黃耆:
- 補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抗疲勞。
- 固表:對於自汗、盜汗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升陽:改善寒陽虛弱引起的症狀。
生地黃:
- 清熱涼血:適合陰虛火旺的體質,改善潮熱、盜汗等。
- 滋陰補血:適合貧血、疲倦乏力等症狀。
艾葉:
- 溫經補陽: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
- 祛風除濕:有助於緩解關節疼痛等因寒濕引起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芍藥3兩,黃耆3兩,生地黃3兩,艾葉1兩。
如麻豆大。
以絹袋盛,浸酒1鬥,經宿後,每食前隨量溫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禁忌人羣:
- 酒精過敏者及酒精依賴者應避免攝取含酒精的藥酒。
-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部分成分可能對胎兒或乳兒有影響。
劑量控制:
- 每次飲用不宜過量,建議控制在每次1-2湯匙,過量可能導致心煩、高血壓等症狀。
儲存方式:
- 藥酒應儲存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以保持藥效。
醫療諮詢:
- 使用前若有其他疾病,建議諮詢中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士,確保安全有效。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芍藥浸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三。 組成:芍藥3兩,黃耆3兩,生地黃3兩,艾葉1兩。 主治:婦人血傷,兼赤白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