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芍藥浸酒

SHAO YAO JIN JIU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5%
肝經 18%
肺經 18%
心經 12%
腎經 12%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婦人血傷,兼赤白帶下。

傳統服藥法

芍藥3兩,黃耆3兩,生地黃3兩,艾葉1兩。
如麻豆大。
以絹袋盛,浸酒1鬥,經宿後,每食前隨量溫飲之。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黃耆性甘、微溫。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艾葉性味辛、苦、溫。主治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芍藥浸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三。 組成:芍藥3兩,黃耆3兩,生地黃3兩,艾葉1兩。 主治:婦人血傷,兼赤白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柴芍地黃丸

相似度 66%

四物保元湯

相似度 66%

溫經膠附丸

相似度 66%

震澤湯

相似度 60%

真人積德丸

相似度 60%

當歸黃耆湯

相似度 60%

金耆散

相似度 60%

酒浸芍藥散

相似度 57%

芍藥虎骨散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