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脾散

JIAN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二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5%
胃經 30%
肺經 17%
心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建脾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原因有二:

一、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肺經。其具有燥濕健脾、行氣消食之功效,可治脾虛濕阻、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

二、建脾散主要針對脾虛濕阻所致的腹脹、食少、便溏等症。厚朴能燥濕健脾,且能行氣消食,可助脾胃運化,消除濕邪,從而改善脾虛濕阻所致的症狀。

因此,厚朴在建脾散中起到燥濕健脾、行氣消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消除濕邪,達到治療脾虛濕阻的目的。

建脾散中加入大棗,是基於其補脾益氣的功效。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之效。脾胃乃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而大棗能補益脾胃之氣,增強其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從而改善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此外,大棗還有養血安神的作用,可緩解脾虛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因此,建脾散中加入大棗,既可補脾益氣,又可養血安神,有助於整體調理脾虛症狀,提高療效。

建脾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建脾散常用於脾胃虛寒、寒濕困脾導致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生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2. 助脾運化: 生薑辛溫之性,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生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脾胃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

建脾散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胃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建脾散常用於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脘腹脹滿、納呆食少、嘔吐等症,半夏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健脾益氣: 半夏雖能燥濕化痰,但其性溫和,並不會過度燥烈,反而能促進脾胃運化,幫助脾胃吸收營養,達到健脾益氣的效果。

因此,建脾散中加入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嘔,又能健脾益氣,符合方劑整體的治療目的。

建脾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建脾散中包含多種藥材,性質各不相同,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使各藥材發揮最佳功效,避免藥性相剋,降低副作用。

2. 緩和脾胃: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緩和脾胃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羣來說,甘草可以起到緩和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進而增強建脾散的整體功效。

建脾散方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橘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之功效。方中加入橘皮,可助於理氣化痰,消食導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胃功能,進而達到健脾的效果。
  2. 降逆止嘔:橘皮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建脾散常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加入橘皮能更好地緩解患者的嘔吐、腹脹等不適。

建脾散方中加入白朮,是因其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利水滲濕,對於脾虛濕困所致的食少乏力、腹脹便溏、水腫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建脾散方中,白朮與其他藥材如茯苓、山藥等共同作用,能夠更有效地健脾益氣,化濕利水,從而達到治療脾虛濕困的目的。

建脾散中加入肉荳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止瀉: 肉荳蔻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健脾止瀉。建脾散主要針對脾虛泄瀉,肉荳蔻可以溫暖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減少腹瀉。
  2. 行氣止痛: 肉荳蔻能行氣止痛,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腹痛,也能起到緩解作用。建脾散中加入肉荳蔻,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減少腹痛等不適。

建脾散中加入神麴,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消食: 神麴性溫,味甘,能消食化積,開胃進食。建脾散以健脾益氣為目的,加入神麴能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進而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
  2. 和中止瀉: 神麴能和中降逆,止瀉止嘔。建脾散常用於脾虛泄瀉,加入神麴能溫脾止瀉,緩解脾虛所致的腹瀉,進一步鞏固脾胃功能。

總而言之,神麴在建脾散中起著健脾消食、和中止瀉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健脾益氣、止瀉固澀的功效。

建脾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健脾的功效。人參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

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氣血生化之源。建脾散主要用於脾虛氣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等症。人參能補益脾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因脾虛引起的各種症狀,進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建脾散中包含藿香,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和胃,化濕止嘔: 藿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化濕解暑、理氣和胃的功效。建脾散主治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等症。藿香可以溫和脾胃,促進消化,化解濕濁,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達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2. 疏風解表,止嘔止瀉: 藿香還具有疏風解表、止嘔止瀉的功效。建脾散中常與其他芳香化濕藥配伍使用,如佩蘭、厚朴等,共同發揮疏風解表、化濕止嘔的效果,以改善因濕邪侵襲所致的嘔吐泄瀉等症狀。

因此,建脾散中加入藿香,不僅可以健脾和胃,還具有化濕止嘔、疏風解表的作用,有利於改善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各種症狀。

建脾散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散寒:砂仁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建脾散主要針對脾胃虛寒、寒濕內阻導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砂仁的溫暖脾胃作用,可助脾胃運化,緩解寒濕之困,達到溫中散寒的目的。
  2. 理氣消食:砂仁亦具理氣消食之效,能促進消化,增加食慾。建脾散中加入砂仁,可幫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進一步增強脾胃功能。

建脾散中包含高良薑,主要原因在於其溫中散寒、燥濕健脾的功效。

高良薑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健脾、止嘔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嘔吐腹瀉等症,高良薑能溫暖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高良薑還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濕阻所致的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建脾散中加入高良薑,可以起到溫中散寒、燥濕健脾的功效,增強方劑整體的治療作用。

建脾散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建脾散主治脾胃虛寒,症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神疲乏力等。丁香可以溫中散寒,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並促進消化,改善食慾。
  2. 芳香闢穢: 丁香香氣濃郁,可芳香闢穢,有助於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

因此,建脾散中加入丁香,既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又能芳香闢穢,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引起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建脾散」,主要成分如下: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大棗: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等功效。
  • 高良薑: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建脾散主治功效如下:

  1. 脾胃俱虛:脾胃虛弱,功能減退。
  2. 久積冷氣:長時間積累的寒氣。
  3. 心腹脹悶:心腹部脹滿,悶塞不適。
  4. 裏急刺痛:腹部內部急迫刺痛。
  5. 痰逆惡心吞酸:痰液逆流,引起噁心、吞嚥酸水。
  6. 可食:食慾不振,吃不下東西。
  7. 倦怠少力:疲倦乏力,沒有力氣。
  8. 腸鳴滑泄:腸道鳴叫,大便稀溏,容易腹瀉。
  9. 肢體羸瘦:四肢消瘦,肌肉萎縮。
  10. 及大病之後諸虛不足:大病之後,身體虛弱,氣血虧損。

總之,中藥方劑「建脾散」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濕、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等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久積冷氣、心腹脹悶、裏急刺痛、痰逆惡心吞酸、可食、倦怠少力、腸鳴滑泄、肢體羸瘦、及大病之後諸虛不足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厚朴1斤,大棗1斤,生薑1斤,半夏(湯洗,以上4味同搗勻,炒黃乾)4兩,甘草4兩,黃橘皮2兩,白朮2兩,肉豆蔻1兩,神曲2兩,人參2兩,藿香葉2兩,縮砂仁2兩,良薑2兩,丁香1兩。
上為末。
每服2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經常疲勞想睡腹中有鳴叫聲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嘔吐噯氣身體消瘦多痰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建脾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陳橘皮(去白)7兩,高良薑5兩(炒),乾薑3兩(炮)。 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嘔逆惡心。

建脾散, 出處:《準繩·幼科》卷七。 組成:白茯苓(去皮)1兩,人參1兩,厚朴3兩(薑汁炙),蒼朮(米泔浸宿)4兩,陳橘皮(去白)5兩,甘草2兩(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2兩。 主治:小兒胃氣。

建脾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十。 組成:訶黎勒皮1兩,白朮1兩,麥糵(炒令微黃)1兩,人參1兩,神曲(炒)半兩,甘草(炙)半兩,枳殼(麸炒)半兩,大腹皮半兩,乾薑2分(炮)。 主治:傷寒,脾胃虛弱,不欲飲食,縱食不能消化。

建脾散, 出處:《雞峰》卷十二。 組成:厚朴1斤,大棗1斤,生薑1斤,半夏(湯洗,以上4味同搗勻,炒黃乾)4兩,甘草4兩,黃橘皮2兩,白朮2兩,肉豆蔻1兩,神曲2兩,人參2兩,藿香葉2兩,縮砂仁2兩,良薑2兩,丁香1兩。 主治:脾胃俱虛,久積冷氣,心腹脹悶,裏急刺痛,痰逆惡心吞酸,可食,倦怠少力,腸鳴滑泄,肢體羸瘦,及大病之後諸虛不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