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生薑煎丸

DI HUANG SHENG JIANG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7%
心經 16%
脾經 12%
肝經 10%
腎經 8%
大腸經 7%
膽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地黃生薑煎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溫中散寒:生地黃性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而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緩解生地黃的寒性,保護脾胃不受損傷。

二、調和藥性:生薑具有解毒、止嘔的作用,可以減輕生地黃的寒性對人體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使藥效更加溫和,提高藥效的發揮。

此外,生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因此,地黃生薑煎丸中加入生薑,不僅能有效地減輕生地黃的寒性,還能提高藥效,使藥性更加平和。

地黃生薑煎丸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可治療熱病煩渴、血熱妄行等症。生薑則辛溫解表,可助生地黃清熱而不寒。
  2. 滋陰潤燥: 生薑味辛溫,具有散寒解表、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緩解生地黃性寒引起的寒涼之弊,並協調陰陽,使藥效更佳。

地黃生薑煎丸方劑中加入蜂蜜,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 地黃性寒,生薑性溫,蜂蜜性平,能調和兩味藥的寒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寒涼傷脾胃,溫燥傷肺陰。

二、提高藥效: 蜂蜜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潤燥止渴、和中益氣、解毒生肌之功效,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同時,蜂蜜的粘性有助於丸劑成型,不易散碎,方便服用。

地黃生薑煎丸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潤燥: 地黃生薑煎丸以滋陰潤燥為主要功效,而麥門冬性寒,味甘,能滋陰潤肺,生津止渴,與地黃相輔相成,加強滋陰潤燥之效。
  2. 清熱除煩: 麥門冬具清心除煩之效,能緩解由陰虛火旺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與地黃、生薑共用,更能協同清熱除煩,改善患者精神狀態。

地黃生薑煎丸為調補肝腎、滋陰降火之良方,其中茯神的加入,旨在安神定志、利水滲濕。茯神乃茯苓之心木部分,色白質堅,性平味甘淡,歸心脾經,擅長健脾寧心,改善因肝腎陰虛所致的心悸失眠。與主藥生地黃相配,一滋陰清熱,一安神利水,共奏滋補肝腎、安神定志之功。尤其對於陰虛火旺所導致的焦慮不安、失眠多夢,茯神更顯其獨特療效。此外,茯神還能輔助生薑,增強溫中散寒之效,使整體方劑溫而不燥,滋而不膩,適宜於肝腎陰虛兼有脾氣不足之證。此方通過精妙配伍,達到滋補與安神雙重功效,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智慧。

地黃生薑煎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地黃性寒,生薑性溫,兩藥相配,寒溫並濟,但若不加以調和,易傷脾胃。甘草性平味甘,能調和藥性,緩解地黃的寒性,避免生薑溫燥傷陰,使藥性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等功效,能增強地黃滋陰養血、生薑散寒止嘔的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病症。

地黃生薑煎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方精妙,旨在滋陰降火、益氣固表。方中石斛為君藥,性味甘微寒,歸胃、腎經,擅長滋陰清熱,益胃生津,對陰虛火旺、口渴咽乾、內熱消渴等症有顯著療效。石斛與地黃相配,增強滋陰效果,兩者合用,猶如清泉灌注於焦土,使陰液得補,火勢自熄。薑則辛溫,能行氣活血,調和藥性,使全方溫而不燥,涼而不滯。此方適用于陰虛內熱之體質,如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等症狀,服用後可見改善。總體而言,石斛在地黃生薑煎丸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其滋陰清熱之功,恰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奏滋陰降火、調和營衛之效。

地黃生薑煎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精妙,旨在調理陰虛火旺之症。其中,黃連作為一味重要藥材,性味苦寒,歸心、脾、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在該方中,黃連與地黃相互配合,地黃滋陰補腎,黃連則清熱降火,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之效。尤其對於心煩失眠、口乾咽痛、潮熱盜汗等症狀,地黃生薑煎丸通過黃連的加入,增強了整體方劑的治療效果,使之成為治療陰虛火旺相關病證的有效處方。

地黃生薑煎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精妙,旨在滋陰補腎,調理肝脾。其中,天花粉作為一味重要成分,選用其性甘微寒,入肺、胃經之特性,具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方中與地黃相配,地黃滋腎陰,補血生髓;薑汁溫中散寒,調和脾胃。天花粉在此則能增強清熱生津之力,並輔助地黃滋陰而不膩,使整體方劑既滋補又不過於滋膩,適合於陰虛火旺或熱病後期的調理。此三方合用,共奏滋陰降火、生津和胃之效,適用於陰虛內熱、口乾舌燥、虛煩不眠等症狀,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華。

地黃生薑煎丸為一味經典中藥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滋補肝腎,養陰清熱。其中,五味子作為關鍵成分之一,其性溫味甘酸,入肺、心、腎經,具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之效。五味子能協同地黃的滋陰補腎功效,增強方劑整體的滋補作用,並對肝腎不足所導致的虛汗、盜汗、咳嗽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五味子還能調節免疫功能,增強體質,對抗疲勞,適合於體虛多病者長期服用,以達到固本培元、延緩衰老之目的。此方結合了生薑的辛溫特性,既可促進藥物吸收,又能溫中散寒,使整個方劑更趨完善,適用於肝腎陰虛、肺氣不足之人。

地黃生薑煎丸為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滋陰降火、養血安神。其中,知母作為一味關鍵藥材,性寒、味甘苦,歸肺、胃、腎經,擅長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方中加入知母,主要目的在於增強整體方劑的滋陰效果,與地黃相輔相成,共奏滋腎陰、清虛熱之功。此外,知母還能協同生薑,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改善由陰虛火旺引起的各種症狀,如潮熱盜汗、口乾咽燥等。知母在地黃生薑煎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配伍精當的治療原則,使該方劑成為滋補腎陰、清熱除煩的良方。

地黃生薑煎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精妙,涵蓋多種珍貴中草藥,其中人參作為君藥之一,扮演著關鍵角色。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經,擅長補氣固表、益肺生津、安神增智。方中與地黃相配,地黃滋陰補腎、涼血止血,兩者合用,可於補氣同時滋陰,達到氣陰雙補之效。尤其適用於氣虛陰虧、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症狀。此外,生薑辛溫,能溫中散寒、助陽化濕,與人參、地黃相輔相成,既可增強整體藥力,又能防止滋補過度導致的膩滯。此方綜合運用三者,旨在調理體質,提升人體機能,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原則。

地黃生薑煎丸為一經典中藥方劑,其組成精妙,內含熟地黃、生薑、當歸等多種草藥,各成分相輔相成,共奏滋陰補血之效。當歸,被譽為「婦科聖藥」,其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擅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在本方中,當歸與熟地黃相配,可增強補血滋陰之力,尤其適宜於血虛兼有瘀滯者。當歸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肢體麻木等。此外,生薑的加入,不僅能溫中散寒,還能提升整體藥效的吸收與運行,使地黃生薑煎丸在補益同時,亦能調理氣機,達到血氣充盈、身體康健之目的。

地黃生薑煎丸為一經典中藥方劑,其中丹參的加入至關重要。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擅長活血化瘀,清心除煩。方中主藥生地黃滋陰涼血,與丹參相輔相成,既增強了涼血解毒之功,又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瘀。尤其對於陰虛火旺所致的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丹參的清心安神作用尤為突出。此外,丹參還可調節血脂,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與生薑合用,更可溫中散寒,使整體方劑寒熱並濟,更適宜於陰虛兼有寒象的患者,達到滋陰清熱、活血化瘀的治療目的。

地黃生薑煎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補腎陽,助藥力: 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地黃生薑煎丸以滋陰清熱為主,加入肉蓯蓉可溫補腎陽,協調藥性,使藥力更易滲透,更好地發揮滋陰清熱、養血補血的功效。

二、潤燥滑腸,利於藥物吸收: 肉蓯蓉富含黏液質,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地黃生薑煎丸中藥材多偏涼性,容易引起脾胃虛寒,影響藥物的吸收。加入肉蓯蓉,可潤燥滑腸,促進腸胃蠕動,利於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地黃生薑煎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中的地骨皮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地骨皮,即枸杞的根皮,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功效。在方劑中加入地骨皮,主要目的在於輔助主藥生地黃,增強其滋補肝腎、涼血止血之效。生薑則可溫中散寒,調和方中寒涼藥材,避免過度寒涼而傷脾胃。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清熱、調和營衛的效果,適用於肝腎陰虛、血熱內擾所致的各類症狀,如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此方劑通過精妙配伍,既滋補又清熱,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地黃生薑煎丸為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其中亞麻子的應用尤為關鍵。亞麻子性溫味甘,歸肝、腎經,擅長滋潤腸燥、通利二便,並能補虛益氣。在該方中,亞麻子與主藥地黃相輔相成,地黃滋陰補腎,亞麻子則增強了潤腸通便之效,二者結合,不僅能滋養肝腎,還能改善因陰虛導致的大便秘結。此外,亞麻子富含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對於調節血脂、保護心血管亦有裨益,從而增強了整體方劑的療效。生薑的加入則有助於溫中散寒,使方劑的適用範圍更廣泛,特別是對於那些伴有脾胃虛寒症狀的患者而言,更顯得恰到好處。

地黃生薑煎丸中加入玉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潤燥,緩解燥熱: 地黃生薑煎丸以滋陰降火為主要功效,但生薑性溫,容易燥熱。玉竹性甘寒,能滋陰潤燥,與生薑相配,可中和生薑的燥性,避免藥性偏燥,更利於滋陰降火。

二、養陰生津,緩解口渴: 地黃生薑煎丸可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口渴,而玉竹具有養陰生津的功效,與地黃、生薑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緩解口乾舌燥,達到滋陰清熱的效果。

主治功效


地黃生薑煎丸-治療消渴病後,四肢無力,氣虛乏力。

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活血化瘀。
  •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蜂蜜:補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解毒、潤肺、潤燥、健脾胃。
  • 茯神: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玉竹: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除煩。

主治功效

消渴病後,四肢無力,氣虛乏力。

總結

地黃生薑煎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止痛、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補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解毒、潤肺、潤燥、健脾胃、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除煩。

傳統服藥法


生薑汁1升,生地黃汁5升,蜜2斤(綿濾過),生麥門冬汁3升,牛脛骨內髓1升,茯神(去木)4兩,甘草(炙)4兩,石料(去根)4兩,黃連(去須)4兩,栝樓根5兩,五味子(微炒)2兩,知母(焙)2兩,人參2兩,當歸(切,焙)2兩,丹參2兩,肉蓯蓉(酒浸,切,焙)3兩(除前5味外,茯神等11味搗羅為末),地骨皮(銼)2升,胡麻仁2升,萎蕤(銼)5兩,生竹根(銼)3升。
先以水1鬥5升,煮地骨皮等四味至水4升,絞去滓,下麥門冬、地黃汁再煎五六沸,卻下蜜、髓、薑汁,再煎至7升為膏,稀稠得所,入前藥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竹葉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膩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生薑、蜂蜜等成分,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等特殊人群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黃生薑煎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組成:生薑汁1升,生地黃汁5升,蜜2斤(綿濾過),生麥門冬汁3升,牛脛骨內髓1升,茯神(去木)4兩,甘草(炙)4兩,石斛(去根)4兩,黃連(去須)4兩,栝樓根5兩,五味子(微炒)2兩,知母(焙)2兩,人參2兩,當歸(切,焙)2兩,丹參2兩,肉蓯蓉(酒浸,切,焙)3兩(除前5味外,茯神等11味搗羅爲末),地骨皮(銼)2升,胡麻仁2升,萎蕤(銼)5兩,生竹根(銼)3升。 主治:消渴後四肢羸弱,氣虛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