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陽湯

BU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4%
腎經 14%
肝經 10%
膀胱經 7%
胃經 6%
三焦經 5%
心包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補陽湯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3.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4. 柴胡: 中藥的傳統代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5.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6.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獨活: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8.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9.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0.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1.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2.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13. 肉桂: 肉桂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14. 生地黃: 生地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5.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16. 澤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17.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補陽湯」,主要成分是:肉桂,知母,當歸,生地黃,茯苓,澤瀉,陳皮,白芍,防風,黃耆,人參,白朮,羌活,獨活,熟地黃,甘草,柴胡, 。具有視正反斜症:一種視覺障礙,患者在看東西時,看到的影像會是上下顛倒或是左右相反。內障: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是由於眼球內的晶狀體變混濁所導致的,患者通常會出現視力模糊、畏光等症狀。效果,在使用時應遵循醫囑,避免自行用藥。

傳統服藥法


黃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連翹1分,蠍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黃耆2分,柴胡2分,當歸身3分,麻黃3分,吳茱萸5分,生地黃5分,地龍5分。
添精神,氣和順,乳食旺。
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盞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後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補陽湯由肉桂、知母、當歸、生地黃、茯苓、澤瀉、陳皮、白芍、防風、黃耆、人參、白朮、羌活、獨活、熟地黃、甘草、柴胡等中藥組成。

肉桂、熟地黃、當歸、白芍、甘草等中藥具有補益肝腎、滋陰補血的功效;

知母、黃耆、人參、白朮、茯苓、澤瀉等中藥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

防風、羌活、獨活等中藥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里的作用。

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補益肝腎、調和陰陽,改善視力減退、視物模糊、視力疲勞、視物旋轉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陽湯是一首補益中藥方劑,陰虛火旺、感冒發熱、腹脹便溏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白內障身體容易出汗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補陽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二。 組成:參、耆、朮、草、五味。 主治:表虛,自汗失斂。

補陽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黃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連翹1分,蠍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黃耆2分,柴胡2分,當歸身3分,麻黃3分,吳茱萸5分,生地黃5分,地龍5分。 主治:添精神,氣和順,乳食旺。主治:小兒大寒證。

補陽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上。 組成:肉桂1錢(去皮),知母(炒)3錢,當歸身(酒洗)3錢,生地黃(酒洗)3錢,白茯苓3錢,澤瀉3錢,陳皮3錢,白芍藥5錢,防風5錢,黃耆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羌活1兩,獨活1兩,熟地黃1兩,甘草1兩,柴胡2兩。 主治:視正反斜症及內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