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玉露散

JIA WEI YU LU SAN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3%
胃經 21%
脾經 15%
腎經 13%
心經 11%
膀胱經 11%
小腸經 1%
肝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胃腸諸熱,暑濕吐瀉,頭暈自汗,腹痛口渴。

傳統服藥法

桂枝1錢半, 石膏1兩, 豬苓4錢, 澤瀉4錢, 藿香3錢, 朱砂2錢, 琥珀2錢, 甘草2錢, 滑石8錢, 白朮6錢, 雲苓6錢, 寒水石6錢。
和胃止嘔,利濕止瀉。
上為極細末。
成人每服2錢,小兒3分至1錢,白開水送下。
孕婦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性辛甘溫、主治發汗解表、調和營衞、溫經通脈止痛、助心陽且通陽利水、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豬苓性甘淡、平。主治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泄瀉、淋濁、帶下。

澤瀉性味甘、淡、寒。主治利水、滲濕、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藿香性味辛、性微溫。主治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琥珀性甘、平、無毒。主治鎮驚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用於驚風癲癇、驚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婦女閉經、產後停瘀腹痛、癰疽瘡毒、跌打創傷。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滑石性甘淡、寒、無毒。主治利水通淋、清解暑熱、祛濕斂瘡。用於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寒水石性辛鹹,寒。主要功效清熱降火;利竅;消腫。主時行熱病;壯熱煩渴;咽喉腫痛;水腫;尿閉;口舌生瘡;癰疽;丹毒;燙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腹痛胰臟炎嘔吐暈眩腹瀉汗出(身體易出汗)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玉露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組成:桂枝1錢半,石膏1兩,豬苓4錢,澤瀉4錢,藿香3錢,朱砂2錢,琥珀2錢,甘草2錢,滑石8錢,白朮6錢,雲苓6錢,寒水石6錢。 主治:和胃止嘔,利濕止瀉。主治:胃腸諸熱,暑濕吐瀉,頭暈自汗,腹痛口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桂苓甘露散

相似度 76%

桂苓白朮散

相似度 75%

桂苓甘露飲

相似度 70%

薷苓益元湯

相似度 70%

加減甘露飲

相似度 69%

三和甘露飲

相似度 66%

加味香薷丸

相似度 64%

甘露散

相似度 63%

利水益元散

相似度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