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酒煮當歸丸

JIU ZHU DANG GUI WAN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4%
胃經 17%
肝經 16%
心經 16%
腎經 9%
肺經 7%
膀胱經 2%
三焦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疒頹)疝,白帶下注,腳氣。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重厚綿衣蓋其上,猶寒冷不任,面白如枯魚之象,肌肉如刀割削瘦。小便不止,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自不知不覺,面白目青,藍如菜色,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身重如山,行步倚側,不能安地,腿膝枯細,大便難秘,口不能言,無力之極,食不下,心下痞,煩心懊憹,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惡寒,小便遺而不知,此上中下三陽真氣俱虛竭。胃虛之極,噦嘔不止,脈沉厥緊而澀,按之空虛。小腹下痛。

傳統服藥法

茴香5錢,黑附子(炮製,去皮臍)7錢,良薑7錢,當歸1兩(上四味銼如麻豆大,以上等好酒1升半同煎至酒盡,焙乾),炙甘草5錢,苦楝(生用)5錢,丁香5錢,木香1錢,升麻1錢,柴胡2錢,炒黃鹽3錢,全蠍3錢,延胡索4錢。
升陽勝濕。
上與前四味藥同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淡醋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高良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散寒止痛、溫中止嘔、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苦楝子性苦,寒,有小毒。主要功效行氣止痛;殺蟲。主脘腹脅肋疼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凍瘡

丁香性辛、溫。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脘腹冷痛、腰膝酸冷、陰疽等症。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升麻性味辛、甘、微寒。既可升散、又可清泄、升以升散表邪、更長於升舉清陽之氣、多用於氣虛下陷證、泄則以透散之力、達到瀉火解毒的作用。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麻疹不透。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主治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用於外感發熱、半表半裏寒熱往來、瘧疾、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症。

蠍性。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

延胡索性辛、苦、溫、無毒。主治活血、利氣、止痛。 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撲腫痛。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白帶陰道炎腳氣病大便秘結神經性厭食症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嘔吐子宮頸炎身體沉重睪丸疼痛腫脹胃腸脹氣心胸煩熱背部感覺冷言語障礙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酒煮當歸丸,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茴香5錢,黑附子(炮制,去皮臍)7錢,良薑7錢,當歸1兩(上4味銼如麻豆大,以上等好酒1升半同煎至酒盡,焙乾),炙甘草5錢,苦楝(生用)5錢,丁香5錢,木香1錢,升麻1錢,柴胡2錢,炒黃鹽3錢,全蠍3錢,延胡索4錢。 主治:升陽勝濕。主治:(疒頹)疝,白帶下注,腳氣。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重厚綿衣蓋其上,猶寒冷不任,面白如枯魚之象,肌肉如刀割削瘦。小便不止,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自不知不覺,面白目青,藍如菜色,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身重如山,行步倚側,不能安地,腿膝枯細,大便難秘,口不能言,無力之極,食不下,心下痞,煩心懊憹,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惡寒,小便遺而不知,此上中下三陽真氣俱虛竭。胃虛之極,噦嘔不止,脈沉厥緊而澀,按之空虛。小腹下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丁香楝實丸

相似度 70%

當歸附子湯

相似度 66%

延胡丁香丸

相似度 58%

種子兜肚丸

相似度 57%

海藏當歸丸

相似度 56%

走馬寸金丸

相似度 55%

養血調經膏

相似度 55%

紫桂大丸

相似度 54%

坐藥龍鹽育

相似度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