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定中丸

JIU JI DING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匯抄良方》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22%
肺經 16%
肝經 13%
大腸經 8%
腎經 7%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2%
心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原因有二:

  1. 解表散寒: 紫蘇葉性微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效。救急定中丸主治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白等。紫蘇葉可助藥物解表散寒,緩解患者不適。
  2. 理氣寬中: 紫蘇葉還具有理氣寬中、止嘔的作用。救急定中丸中加入紫蘇葉,有助於緩解患者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胸悶氣短、嘔吐等症狀。

救急定中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救急定中丸主治心腹疼痛、脘腹脹滿,木香可通過行氣止痛,緩解疼痛不適,改善胃腸功能。

二、 理氣和中: 木香能理氣和中,有助於調和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緩解因氣滯、食積引起的胃痛、腹脹等症狀。救急定中丸中其他藥物如香附、陳皮等也具有理氣和中的作用,與木香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救急定中丸中包含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疼痛、胃脘脹痛、腹痛等症狀,香附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香附還能理氣健脾,調和脾胃,促進消化。對於因脾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狀,香附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救急定中丸中包含香附,可以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調理脾胃,從而達到止痛、消脹、和胃的功效。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解暑止嘔的功效。救急定中丸主要用於治療暑濕感冒、脾胃濕困等症,藿香可有效祛除體內濕邪,改善消化功能,緩解嘔吐、腹脹等症狀。
  2. 解表散寒: 藿香除了化濕之外,還兼具解表散寒的作用。對於暑濕夾寒的患者,藿香可以幫助解表散寒,消除寒邪,進一步提升療效。

綜上所述,藿香在救急定中丸中發揮著化濕解表、止嘔和胃的多重功效,有助於迅速改善患者的暑濕症狀。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檳榔,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 檳榔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之效。救急定中丸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昏迷、腹痛等急症,檳榔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恢復意識。
  2. 降逆止嘔: 檳榔能降逆止嘔,適用於中風導致的嘔吐、昏迷等症狀。

總而言之,檳榔在救急定中丸中起到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急症,迅速恢復患者的健康。

救急定中丸中含有厚朴,主要原因有二:

一、厚朴具行氣寬中之功效,可緩解胸悶、胃脹等症狀。因救急定中丸用於急腹症,患者常伴有氣機阻滯,厚朴可疏通氣機,使氣血運行順暢,減輕腹痛。

二、厚朴有燥濕化痰之效,對於因寒濕阻滯所致的急腹症,厚朴可祛除寒濕,化解痰飲,有助於緩解症狀。

厚朴的加入,有助於改善患者氣血運行,解除寒濕痰飲,使救急定中丸更有效地治療急腹症。

救急定中丸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寬胸散結: 枳殼性苦酸,具有疏肝理氣、寬胸散結之功效,可緩解胸悶、腹脹、胃脘疼痛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急性病症。
  2. 降逆止嘔: 枳殼入肝經,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與救急定中丸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止嘔止瀉之效。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具有消食積、化瘀滯的功效。救急定中丸主要用於治療心腹暴痛、嘔吐、腹脹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與食積、胃脘瘀阻有關。山楂能有效消食化積,緩解胃脘脹痛,改善消化功能,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有助於緩解心腹疼痛。救急定中丸中的其他藥物如川芎、延胡索等也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山楂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效果,達到更佳的止痛作用。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麥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麥芽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消食健脾、和胃止嘔之效。救急定中丸主治胸膈痞悶、脘腹脹滿、嘔吐腹痛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食積停滯有關。麥芽能消食導滯,有助於緩解積滯引起的症狀,促進脾胃運化。
  2. 和胃降逆:麥芽除了消食,還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救急定中丸中常配伍香附、枳殼等藥物,共同起到和胃降逆的效果,以緩解嘔吐、呃逆等症狀。麥芽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和胃降逆之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救急定中丸中添加砂仁,主要源於其 溫胃止嘔 的功效。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 溫中散寒醒脾消食,並具有 止嘔 的作用。

當人體受到寒邪侵襲,或飲食不節,脾胃虛寒,導致嘔吐時,砂仁可以溫暖脾胃,化解寒氣,促進消化,從而達到止嘔的效果。此外,砂仁還能 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所致的嘔吐也有輔助作用。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

吳茱萸味辛、性溫,入肝、脾、胃經,能溫中止痛,散寒止嘔,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救急定中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因此,加入吳茱萸,可溫中散寒,緩解寒邪對胃部的侵襲,從而達到止嘔止瀉的效果。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積,和胃氣: 木瓜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消食積、和胃氣之效。對於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所導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木瓜能起到緩解作用,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
  2. 行氣止痛: 木瓜亦具行氣止痛之功效,可舒緩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木瓜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體而言,木瓜在救急定中丸中起到消食積、和胃氣、行氣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急腹痛、胸腹脹滿等症狀的效果。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之效。方中以青皮配合其他藥物,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疏肝理氣: 青皮入肝經,能疏肝理氣,解除肝氣鬱結,有助於緩解胸悶、脅肋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青皮在救急定中丸中扮演着行氣止痛、疏肝理氣的重要角色,有助於緩解急性腹痛、消化不良等急症。

救急定中丸中包含烏藥,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烏藥性辛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烏藥,能有效緩解因氣滯血瘀、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胸悶、嘔吐等症狀,起到快速止痛的作用。
  2. 溫脾暖胃:烏藥還能溫脾暖胃,對於寒邪客胃所致的胃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方劑中加入烏藥,能幫助患者緩解胃寒引起的各種不適,達到溫中散寒、調理脾胃的效果。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胡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化痰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胡椒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起到緩解作用。
  2. 促進藥物吸收:胡椒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滲透,提高藥效。在救急定中丸中,胡椒能促進其他藥物的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瀉火、降濁止渴的功效。

澤瀉性寒,入膀胱、腎經,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利尿排泄,有助於降低體內濕熱,清解暑熱。方劑中加入澤瀉,能有效地針對暑濕內蘊、脾胃不和所導致的發熱、腹脹、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達到清熱利濕、和胃降逆的效果。此外,澤瀉亦可清泄腎火,有助於改善因腎陰不足導致的口渴、尿赤等症狀。

救急定中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止嘔降逆: 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方中因症狀常伴隨嘔吐,而半夏可有效緩解此症狀,安定胃氣,防止病情加重。
  2. 化痰止咳: 半夏亦能化痰止咳,對於伴隨咳嗽的急症,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痛苦。

因此,半夏在救急定中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嘔吐、咳嗽等急症症狀,起到迅速緩解病情的作用。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能理氣解鬱,健脾消食,燥濕化痰,止咳。其辛散之性可疏肝理氣,降逆止嘔;苦燥之性可健脾消食,燥濕化痰;溫燥之性可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因此,在救急定中丸中加入陳皮,可以幫助緩解氣滯、痰濕等症狀,提高藥效。

救急定中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臟腑的作用。救急定中丸藥性較為峻猛,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解疼痛、解毒止咳等功效。在救急定中丸中,甘草可以增強藥物整體療效,提高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更好地緩解心痛、氣喘、腹痛等急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急定中丸」介紹

「救急定中丸」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嘔吐腹瀉,肌肉痙攣之功效。其組成如下: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胡椒: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該方劑組成藥性平和,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臨牀上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紫蘇葉(生,曬)1兩5錢,木香(生,曬)1兩,制香附(炒)2兩,藿香(生,曬)2兩,檳榔(炒)1兩,紫厚朴(薑汁炒)1兩,江枳殼(麩炒)1兩5錢,山楂炭3兩,焦麥芽3兩,砂仁(鹽水炒)8錢,吳茱萸(泡淡)4錢,宣木瓜(炒焦)2兩,青皮(醋炒)8錢,烏藥(生,曬)1兩,白胡椒10粒,澤瀉(鹽水炒)1兩5錢,法半夏1兩5錢,陳皮(炒)1兩,生甘草(曬)3錢,真川連(濃生薑汁炒)1兩。
上為細末,用灶心土4兩,大腹皮3兩(洗淨),煎濃湯泛丸,如椒子大。
每服3錢,重者2服,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和胃止嘔、止瀉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救急定中丸, 出處:《經驗匯抄良方》。 組成:紫蘇葉(生,曬)1兩5錢,木香(生,曬)1兩,制香附(炒)2兩,藿香(生,曬)2兩,檳榔(炒)1兩,紫厚朴(薑汁炒)1兩,江枳殼(麸炒)1兩5錢,山楂炭3兩,焦麥芽3兩,砂仁(鹽水炒)8錢,吳茱萸(泡淡)4錢,宣木瓜(炒焦)2兩,青皮(醋炒)8錢,烏藥(生,曬)1兩,白胡椒10粒,澤瀉(鹽水炒)1兩5錢,法半夏1兩5錢,陳皮(炒)1兩,生甘草(曬)3錢,真川連(濃生薑汁炒)1兩。 主治:吐瀉腹痛,轉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