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香附桃仁丸
HUANG LIAN XIANG FU TAO RE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71)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是利用吳茱萸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吳茱萸能夠溫中散寒、止痛,對於治療腸胃寒濕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腸胃寒濕導致的相關症狀。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是為了增強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效。益智仁具有 健脾益智、溫腎暖脾、行氣止痛 的功效,與黃連、香附、桃仁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此外,益智仁還能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促進藥物吸收和療效發揮,進一步增強黃連香附桃仁丸的整體療效。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包含萊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積化滯:萊菔子性溫,味辛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痰滯之功效。方中以黃連、香附清熱解鬱,桃仁活血化瘀,但若脾胃虛弱,積滯不消,藥效難以發揮。萊菔子的加入,可助消化,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增強藥效。
- 潤腸通便:萊菔子能潤腸通便,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出瘀血,配合桃仁活血化瘀,更有效地清除血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疼痛等症狀。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方中黃連清熱燥濕,香附疏肝解鬱,桃仁活血化瘀,但可能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加入川芎可促進氣血運行,防止瘀血阻滯。
- 調和藥性: 川芎味辛,可調和方中黃連的苦寒之性,使其寒涼之性不至於過於強烈,避免損傷脾胃,更能達到藥效平衡。
黃連香附桃仁丸方劑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方中加入梔子,可協同黃連清熱瀉火,減少肝鬱氣滯所致的煩躁易怒、口苦咽乾等症狀,並可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腫脹。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梔子入肝經,可疏肝理氣,與香附、桃仁等藥物共同作用,有助於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改善肝鬱氣滯所導致的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三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三稜性味苦辛,具有行氣止痛、破血消癥的功效。方中香附、桃仁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為主,而三稜可增強其行氣止痛的作用,幫助緩解肝氣鬱結、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
2. 消瘀散結:三稜能破血消癥,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形成的腫塊、包塊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配合桃仁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並改善局部組織循環。
在中藥方劑「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莪朮,主要是利用莪朮破血逐瘀、消積止痛的功效。莪朮能夠破血逐瘀、消積止痛,對於治療瘀血阻絡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瘀血導致的相關症狀。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麥芽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方中加入麥芽,可助於消解積滯,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血行,達到治療血瘀的效果。
- 調和藥性:方中黃連苦寒,香附辛散,桃仁活血化瘀,藥性偏寒涼。加入甘平的麥芽,可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服用。
在中藥方劑「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神麴,主要是利用神麴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的功效。神麴能夠消食化積、健脾和胃,對於治療食積不化、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脾胃功能紊亂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功效。方劑中以黃連清熱瀉火、香附疏肝解鬱,搭配桃仁,可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潤腸通便: 桃仁潤腸通便,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配合香附理氣消脹,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解鬱,調和氣血的功效。方中黃連苦寒,可清熱解毒,但容易傷胃氣,而香附可佐之理氣,防止藥性過寒。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香附還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桃仁活血化瘀,與香附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在中藥方劑「黃連香附桃仁丸」中加入山楂,主要是利用山楂消食化積、降脂的作用。山楂能夠消食化積、降脂,對於治療食積不化、高血脂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脾胃功能紊亂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連香附桃仁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黃連香附桃仁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小兒食積、痰飲、血塊在兩脅動作,雷鳴,嘈雜,眩運,身熱時作時止。
- 婦人血塊如盤 (孕婦慎用)。
治療原理分析
黃連香附桃仁丸的治療原理可從其組成藥物的功效來推敲:
消食化積、行氣導滯: 方中萊菔子、麥芽、神麯皆能消食化積,其中萊菔子更能行氣利水,有助於推動積滯排出。山楂肉也具有消食化積之功效。
活血化瘀、破癥消塊: 桃仁、川芎、三稜、莪朮皆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其中桃仁能潤肺止咳兼能活血;川芎能活血通絡、調經止痛;三稜、莪朮破癥瘕之力較強,可以消散兩脅之血塊。
清熱燥濕、理氣止痛: 黃連清熱燥濕為主藥,針對熱積;香附子理氣止痛,可以緩解胸脅脹滿不適;梔子清熱利濕、和胃降逆;莪朮、蓆朮燥濕化痰、理氣止痛,可消除痰飲引起的雷鳴嘈雜等症狀。
溫中散寒: 方中黃連部分與吳茱萸、益智仁同炒,借吳茱萸的溫胃止痛、散寒除濕和益智仁的健脾開胃、補腎固精之性,以制約黃連的苦寒之性,並增強溫中散寒的作用,針對寒濕所致的食積、痰飲。
綜合來看,黃連香附桃仁丸以消食化積、活血化瘀、清熱燥濕、理氣止痛為主要治療方向,通過多種藥物配伍,達到消除食積、痰飲、血塊,緩解胸脅不適、眩暈、身熱等症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黃連(1半用吳茱萸半兩同炒,去茱萸;1半用益智仁同炒,去益智)1兩半,萊菔子(炒)1兩半,台芎5錢,山梔仁5錢,三稜5錢,莪朮5錢(2味醋煮),麥芽5錢(炒),神曲5錢(炒),桃仁(去皮尖)5錢,香附子1兩(童便浸,焙乾),山楂肉1兩。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以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香附桃仁丸, 出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組成:黃連(1半用吳茱萸半兩同炒,去茱萸;1半用益智仁同炒,去益智)1兩半,萊菔子(炒)1兩半,台芎5錢,山梔仁5錢,三棱5錢,莪朮5錢(2味醋煮),麥芽5錢(炒),神曲5錢(炒),桃仁(去皮尖)5錢,香附子1兩(童便浸,焙乾),山楂肉1兩。 主治:小兒食積、痰飲、血塊在兩脅動作,雷鳴,嘈雜,眩運,身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