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門冬丸

ZI SHI MEN D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18%
肺經 15%
腎經 14%
脾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4%
膽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紫石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紫石英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適用於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
  2. 利濕退黃,化痰止咳: 紫石英亦可利濕退黃,化痰止咳。對於濕熱鬱積,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黃疸等症,亦有一定療效。

因此,紫石英在紫石門冬丸中,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化痰止咳等作用,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

紫石門冬丸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潤肺: 天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肺燥津傷引起的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

2. 降低燥熱: 紫石門冬丸本身屬於滋陰清熱的方劑,而天門冬的寒涼性質可以進一步降低方劑的燥熱之性,使其更加適合陰虛肺燥的患者使用。

總而言之,天門冬的加入不僅能發揮其滋陰潤肺的功效,同時也能平衡方劑的寒熱屬性,使之更加協調,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重要作用: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甘草性平和,味甘,能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度刺激或損傷。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甘草與門冬、石斛等藥材配合,能增強滋陰潤肺的功效。

總之,甘草在紫石門冬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還能增強藥效,提高療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陽氣生髮:門冬性寒,長期服用易傷陽氣。桂枝性溫,可溫陽散寒,補益心陽,協同門冬滋陰,避免寒涼傷陽,使陰陽調和。
  2. 調和藥性,促進藥效:紫石門冬丸主要用於滋陰清熱,但若單用門冬,易寒凝氣滯,影響藥效。桂枝性溫,可調節藥性,使藥力通暢,更好地發揮滋陰清熱之效。

總之,桂枝的加入,既能溫陽助陽氣生髮,又能調和藥性,促進藥效,使紫石門冬丸的藥效更加全面。

紫石門冬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由於寒濕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其中包含烏頭。烏頭,具有較強的藥效,具有解毒、止痛的作用,適合用於寒症及疼痛的治療。其主要成分中含有毒性物質,若使用不當可能引起中毒,因此在方劑中需謹慎使用。紫石門冬丸中添加烏頭,主要是利用其驅寒的特性,使得方劑能夠更有效地舒緩由寒濕引起的不適。此外,烏頭的熱性能夠中和體內寒邪,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藥效。儘管烏頭的使用受限,但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其在治療寒濕症狀方面仍然具有顯著效果。在制劑過程中,應確保烏頭的用量及加工方法妥當,以降低其毒性風險,讓其有效發揮治療作用。這使得紫石門冬丸成為一款具有良好療效的中藥方劑。

紫石門冬丸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生津潤燥的功效。此丸藥主治血熱妄行、陰虛火旺、心煩失眠、口渴咽乾等症,生地黃可滋養陰液,清瀉虛熱,平衡陰陽,緩解症狀。

二、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紫石英、門冬等藥物配伍,可增強其清熱滋陰、養陰潤肺的功效,達到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辛夷花,主要是基於其宣通鼻竅的功效。辛夷花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止頭痛的功效。

方中門冬、麥冬等滋陰潤肺,但容易導致痰濕阻滯,影響肺氣宣發。辛夷花則能溫肺散寒,開通鼻竅,利於痰濕排出,使肺氣得以宣發,達到滋陰潤肺、通竅止痛的目的。

紫石門冬丸中包含石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生津,養胃生津: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生津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麥冬、天冬等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因陰虛津虧導致的口乾舌燥、咽乾、胃津不足等症狀。

2. 增強免疫,抗衰老: 石斛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衰老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紫石英、丹參等共同作用,可增強身體抵抗力,延緩衰老。

紫石門冬丸方中加入卷柏,主要基於其止血利水的功效,以輔助方劑整體療效。

卷柏性寒,味苦,入肺、肝經,具有收斂止血、利水消腫之效。此方以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爲主,而卷柏的止血作用可以防止肺陰損傷導致的咳血,利水作用則能輔助消除體內濕熱,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從而增強方劑整體療效。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禹餘糧,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禹餘糧性寒,味甘,入肺、腎經,能滋陰降火,清肺熱,且能利尿滲濕,有助於改善因肺熱燥咳、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2. 配伍協調:紫石門冬丸中,石斛、麥冬、天冬等藥材均滋陰潤燥,而禹餘糧加入其中,則能加強滋陰降火之效,並使方劑整體功效更加協調,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紫石門冬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養血,潤燥生津: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潤燥生津之功效。紫石門冬丸以滋陰潤燥為主,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使滋陰潤燥的效果更佳,避免單純滋陰而導致氣虛血虧。
  2. 活血化瘀,促進藥效: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藥物吸收,使藥效更易發揮。紫石門冬丸中包含石斛、麥冬等滋陰藥物,加入當歸可促進其藥效的發揮,提高療效。

紫石門冬丸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方中以紫石英、門冬等滋陰清熱藥為主,可避免寒涼之性,而川芎的加入可改善氣血運行,緩解藥性寒涼對陽氣的影響,使藥力更趨平和。
  2.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川芎可疏肝解鬱,調節肝氣,配合門冬滋陰養血,可協調肝腎陰陽,改善肝腎同源之失調,達到治療肝腎陰虛,頭昏耳鳴,腰膝痠軟等症狀的效果。

總而言之,川芎的加入不僅能促進藥物吸收,更能調節藥性,使紫石門冬丸的功效更加全面,治療效果更佳。

紫石門冬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海螵蛸,這是一種珍貴的海洋藥材,具有多種藥用價值。海螵蛸主要是指烏賊的外殼,富含碳酸鈣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補鈣效果。藉由其堅硬的外殼,能夠為紫石門冬丸增添穩定性,並有助於豐富方劑的整體療效。

海螵蛸在中醫中有收斂止血、平肝潛陽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虧、失眠、心煩等症狀,其獨特的性質可使紫石門冬丸在調理身體時更加全面。整體而言,海螵蛸的加入不僅使紫石門冬丸的組方更加完備,也進一步強調了其在滋補肝腎、調理氣血方面的重要性,確保方劑能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提供全方位的調理和支持。這種藥材的精妙運用凸顯了中醫藥方劑組成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下行: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引血下行之效。與紫石門冬丸中其他藥物如石決明、天冬等相配,可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更好地治療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膝痠軟等症。
  2. 補腎強筋: 川牛膝具有補腎強筋之效,與石決明、天冬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改善肝腎功能,增強筋骨力量,進一步改善頭暈目眩、腰膝痠軟等症狀。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山藥,主要是基於其補腎益精、滋陰潤燥的功效。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三經,具有補脾養胃、滋腎益精、健脾止瀉的功效。其補腎益精的作用,可以協同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

此外,山藥還具有潤燥止渴、健脾益肺的功效,可以緩解藥物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使藥效更平和穩定。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桑寄生,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 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石斛、麥冬等共同作用,可加強補益肝腎之效,並改善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
  2. 祛風濕,止痛: 桑寄生還具有一定的祛風濕、止痛作用。對於因風濕痺痛引起的腰腿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桑寄生可以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並配合其他藥物如川芎、羌活等,共同發揮祛風濕止痛的效果。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氣血: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門冬、紫石英等藥材偏寒涼,加入人參可起到中和寒性,溫補脾腎,增強藥效的作用。
  2. 協同增效:人參與門冬、紫石英等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人參補氣血,促進腎陰生化,配合門冬滋陰潤肺、紫石英清熱化痰,可有效改善肺腎陰虛、燥熱咳嗽等症。

紫石門冬丸方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歸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加入牡丹皮,可以有效緩解因熱毒瘀血所致的諸症,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胸悶氣短、小便赤澀等。

二、 配伍增效: 牡丹皮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石斛、麥冬、生地等,共同發揮清熱滋陰、養血潤燥的作用,相輔相成,增強藥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陽化氣:門冬、石斛等藥材性寒,容易損傷陽氣,導致脾胃虛寒。乾薑性溫,辛散溫通,可溫脾胃,助陽氣,防止寒涼藥性損傷脾胃陽氣,使藥效得以更好地發揮。

二、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材如石斛、麥冬等,偏於滋陰清熱,乾薑的加入可中和藥性,防止滋陰過度,導致陽氣不足,陰陽失衡。同時,乾薑的辛溫之性,可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消除痰溼: 厚朴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溼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門冬滋陰潤肺,但其性寒涼,易導致痰溼凝聚。厚朴的加入可以中和門冬的寒性,並幫助化解因門冬滋陰而產生的痰溼,避免陰寒凝滯。

2. 調和脾胃: 厚朴還能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幫助吸收藥物有效成分,使藥物發揮更佳療效。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痛之效。紫石門冬丸以滋陰潤燥為主,但肝腎虛弱亦會影響陰虛體質,因此加入續斷可補益肝腎,進一步改善陰虛症狀,同時也能強化筋骨,減少腰膝酸軟等問題。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續斷與其他藥物如紫石英、門冬等,共同發揮滋陰補腎、強壯筋骨、止痛等作用,相輔相成,進一步提升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食茱萸,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燥濕、散寒止痛的功效。

食茱萸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可溫暖脾胃,燥濕化痰,散寒止痛。門冬滋陰潤燥,而食茱萸則可制其滋膩,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同時也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此外,食茱萸的辛溫之性,也能配合其他藥材,協調藥性,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肺化痰: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化痰、散寒止咳的作用。與門冬、石斛等藥材搭配,可有效緩解寒痰阻肺、咳嗽氣喘等症狀,提升藥效。
  2. 助藥力行氣:細辛性溫,能助藥力行氣,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門冬、石斛等藥材偏寒涼,加入細辛可溫和藥性,使藥力更易於滲透,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之,細辛在紫石門冬丸中的加入,既能溫肺化痰,又能助藥力行氣,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肺虛寒痰、咳嗽氣喘等疾病的效果。

紫石門冬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考慮其 滋陰潤燥、寧心安神 的功效。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能滋養心腎,潤燥滑腸,對於心腎陰虛所致的心悸失眠、虛煩不安、腸燥便祕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門冬、石斛等藥材偏於滋陰降火,而柏子仁則兼具滋陰和安神功效,可有效協調藥性,使方劑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紫石門冬丸」

紫石門冬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不孕症。方劑組成包括紫石英、天門冬、甘草、桂枝、烏頭、生地黃、辛夷花、石斛、卷柏、禹餘糧、當歸、川芎、海螵蛸、川牛膝、山藥、桑寄生、人參、牡丹皮、乾薑、厚朴、續斷、食茱萸、細辛、柏子仁。

紫石英

紫石英具有安神、鎮心安神、降逆氣和暖子宮的功效。其中,安神功效源於其含有的矽元素和鐵元素,它們可以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大腦供血,從而起到安神靜心的作用;鎮心安神功效源於其甘、鹹、寒的性味,歸心、腎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降逆氣和暖子宮的功效源於其辛、苦、澀的味道和溫的性味,歸肺、脾、腎經,具有散寒祛濕、下行逆氣、溫經通絡的作用。

天門冬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天門冬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滋補人體,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可治療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疲勞乏力等症狀。同時,天門冬具有清肺熱、利咽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喉嚨痛等疾病。天門冬性微寒,味甘,具有養陰潤燥、清肺止咳、益胃生津之功,能治療肺燥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胃陰不足、嘔吐呃逆等症。天門冬還具有消炎、鎮痛、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治療感冒、咳嗽、喉嚨痛等疾病。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辛夷花

辛夷花性質溫和,辛辣,歸肺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活絡止痛、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頭痛、鼻淵、齒痛、咽喉腫痛、咳嗽、化痰、瘀血、淤血、瘀傷等症狀。辛夷花常用於中醫感冒藥物中,是治療感冒、鼻塞頭痛的常用藥物。

石斛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胃陰不足、胃痛乾嘔、肺燥乾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氣血虛、乏力疲勞、腎精虧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滑精等症狀。

卷柏

卷柏具有止血、排石、益精、止咳化痰、理氣行氣、通經絡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卷柏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皁苷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利尿、通便等作用。卷柏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出血證、尿路結石、咳嗽痰多、肝氣鬱結、經絡不通等疾病。

禹餘糧

禹餘糧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滋陰補腎等功效。禹餘糧性寒、味辛,入肺、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滋陰補腎之功效。禹餘糧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支氣管炎、肺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腎虛腰痛、遺精、滑精等疾病。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海螵蛸

海螵蛸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海螵蛸還具有固澀收斂之功,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此外,海螵蛸的清熱、止血、收斂之功,可治療肺虛久咳不止、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血癥;泄瀉、久痢;肝風內動引起之眩暈、耳鳴、耳聾等症。海螵蛸的辛寒涼性質,可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中風偏癱,口眼歪斜,瘡瘍腫毒,小便不利等症。

川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遠志(去心)2兩,澤瀉2兩,肉蓯蓉2兩,桂心2兩,紫石英3分,天門冬(去心)3分,五味子3兩,禹餘糧1兩,蜀椒(汗)1兩,烏頭(炮)1兩,卷柏1兩,烏賊骨1兩,寄生1兩,石南1兩,當歸1兩,杜仲2兩,甘草(炙)2兩,石斛2兩,柏子仁2兩,辛夷2兩,人參2兩,雲母1兩(燒)。
令人肥悅、有子。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稍加至30、40丸。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鯉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絞痛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石門冬丸, 出處:《外台》卷三十三引《經心錄》。 組成:遠志(去心)2兩,澤瀉2兩,肉蓯蓉2兩,桂心2兩,紫石英3分,天門冬(去心)3分,五味子3兩,禹餘糧1兩,蜀椒(汗)1兩,烏頭(炮)1兩,卷柏1兩,烏賊骨1兩,寄生1兩,石南1兩,當歸1兩,杜仲2兩,甘草(炙)2兩,石斛2兩,柏子仁2兩,辛夷2兩,人參2兩,雲母1兩(燒)。 主治:令人肥悅、有子。主治:風冷在子宮,有子常落;或始爲婦,便患心痛,乃成心疾,月水未曾來者。

紫石門冬丸, 出處:《外台》卷三十三引《經心錄》。 組成:紫石英(7日研之)3兩,天門冬(去心)3兩,紫葳3兩,甘草(炙)3兩,桂心3兩,牡荊子3兩,烏頭(炮)3兩,乾地黃3兩,辛夷仁3兩,石斛3兩,卷柏3兩,禹餘糧3兩,當歸3兩,川芎3兩,烏賊魚骨6分,牛膝6分,薯蕷6分,桑寄生5分,人參5分,牡丹皮5分,乾薑5分,厚朴(炙)5分,續斷5分,食茱萸5分,細辛5分,柏子仁1兩。 主治:婦人立身已來全不生,及斷緒久不産三十年者。

紫石門冬丸, 出處:《準繩·女科》卷四。 組成: 紫石門冬丸(《準繩·女科》卷四。)出處:《準繩·女科》卷四。別名:紫石英丸組成:紫石英3兩,鍾乳石3兩(鵝管通明者,2味各7日研之,得上浮即熟),天門冬3兩,當歸2兩,川芎2兩,紫葳2兩,卷柏2兩,肉桂2兩,乾地黃2兩,牡蒙2兩,禹餘糧(煅,醋淬)2兩,石斛2兩,辛夷2兩,人參1兩半,桑寄生1兩半,續斷1兩半,細辛1兩半,厚朴(薑制)1兩半,乾薑1兩半,食茱萸1兩半,艾葉1兩半,白薇1兩半,薯蕷1兩半,烏賊骨1兩半,甘草(炙)1兩半,柏子仁1兩。主治:求子。 。 主治:求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