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煎丸

TAO REN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4%
肺經 13%
心經 11%
大腸經 9%
胃經 8%
腎經 6%
小腸經 5%
膀胱經 4%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仁煎丸方劑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苦甘,性微溫,入心、肺、大腸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桃仁,旨在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胸痛、腹痛、經閉、癥瘕等症狀。

2. 改善循環: 桃仁可以改善血流循環,促進血液運行,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緩解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

桃仁煎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容易造成血熱,生地黃可起到清熱涼血的作用,防止瘀血化熱。

2. 滋陰潤燥: 桃仁煎丸主治血瘀證,常伴有血虛、陰虛等症。生地黃滋陰潤燥,可補益陰血,與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滋陰養血的效果。

桃仁煎丸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活血化瘀,引導藥力向下: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引血下行的功效。配合桃仁、紅花等活血藥,能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並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症。
  2. 引血下行,消腫止痛:川牛膝能引血下行,散瘀消腫,對於血瘀阻滯所致的腫痛,如乳房腫塊、子宮肌瘤等,也有一定的療效。配合桃仁煎丸中其他消腫止痛藥,可更有效地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桃仁煎丸方中加入蜂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桃仁煎丸以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為主,性偏寒涼。蜂蜜味甘性平,能緩解藥性寒涼,使藥力更易於平和運行,避免寒涼傷脾胃。
  2. 潤燥滑腸: 桃仁煎丸主治血瘀阻滯所致的胸痺、腹痛、經閉等症,蜂蜜具有潤燥滑腸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藥物吸收,並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更利於血瘀的消除。

總而言之,蜂蜜在桃仁煎丸中起到調和藥性、潤燥滑腸的作用,使其藥效更加溫和,療效更佳。

桃仁煎丸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 鱉甲味甘鹹、性涼,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效。與方中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相合,可加強其活血化瘀之功,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所致的胸悶、心悸、肢體麻木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鱉甲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方中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血瘀所致的炎症反應,如紅腫熱痛等,起到緩解作用。

桃仁煎丸方中加入三稜,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三稜性溫,味苦,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止痛的功效。與桃仁、紅花等藥材配合,可促進血流通暢,改善瘀血阻滯,對於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經閉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 消積化癥:三稜亦可消積化癥,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癥瘕積聚。與其他藥材如白芍、甘草等配合,可緩解肝氣鬱結、脾胃失調等症狀,促進整體氣血循環,達到整體療效。

桃仁煎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環: 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之效,而當歸則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兩者合用,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治療血瘀引起的各種病症。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 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有補血養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桃仁則性平,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作用。兩者相配,可起到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桃仁煎丸方劑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延胡索性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桃仁煎丸主治血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癥狀,而延胡索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協同桃仁、紅花等藥物,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血瘀,改善經絡不通的狀態。
  2. 行氣止痛:延胡索除了活血化瘀,還具備行氣止痛的作用。桃仁煎丸常用於治療胸脅疼痛、腹痛等症,延胡索的止痛作用可減輕疼痛感,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達到舒緩疼痛的目的。

桃仁煎丸為一傳統中醫方劑,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胸脅脹痛、婦科疾病等。在該方劑的組成中,乾漆是一味重要藥材。乾漆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破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由於其強烈的活血化瘀作用,故常被用於治療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腫塊。

在桃仁煎丸中加入乾漆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破血散結的功能,以增強整個方劑的活血化瘀效果。此方以桃仁為主藥,配合其他輔助藥材,共同達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乾漆的存在使得該方更適合於那些瘀血較重、病情頑固的患者。然而,由於乾漆藥性較烈,使用時需謹慎,尤其對於體質虛弱或有特殊病史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桃仁煎丸中加入芫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芫花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配合桃仁、紅花等藥物,可加強活血化瘀之功,緩解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
  2.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芫花辛溫走散,可溫經散寒,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疼痛。對於寒凝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芫花能起到溫經止痛、消腫散結的作用。

因此,桃仁煎丸中加入芫花,可有效地加強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的作用,達到止痛消腫、改善病情的目的。

桃仁煎丸方劑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水蛭性寒,入血分,具有破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引導藥力: 水蛭性滑,能引導藥力直達病竈,加強其他藥材的療效。在桃仁煎丸中,水蛭配合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能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改善血瘀狀況。

因此,水蛭的加入不僅能直接化瘀,還能引導其他藥材發揮最大功效,達到協同作用,有效改善血瘀病症。

桃仁煎丸方中包含虻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虻蟲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其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症狀,如血瘀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消腫止痛: 虻蟲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瘀血引起的腫脹疼痛。在桃仁煎丸中,虻蟲與桃仁、紅花等藥材配合使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協同作用。

桃仁煎丸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助桃仁活血化瘀:檳榔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積,並能助桃仁活血化瘀,促進瘀血消散。
  2. 瀉下通便,利水消腫:檳榔具瀉下通便之效,可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積滯,同時能利水消腫,改善因瘀血阻滯導致的腫脹。

因此,檳榔在桃仁煎丸中起著行氣消積、活血化瘀、瀉下通便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瘀血阻滯、腹痛便祕等症狀的效果。

桃仁煎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瀉熱通便:桃仁煎丸以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大黃具有瀉熱通便之效,可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瘀血積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大黃性寒,可抑制桃仁的溫熱之性,防止其過於溫燥傷陰,同時可與桃仁、紅花等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改善血瘀症狀。

總而言之,大黃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桃仁煎丸的活血化瘀功效,同時也平衡了藥性,使其療效更加完善。

桃仁煎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血脈,散寒止痛:桃仁煎丸以活血化瘀爲主,而桂枝性溫,具有溫通血脈、散寒止痛之功效。加入桂枝,可以幫助活血化瘀藥力更好地發揮,並緩解因瘀血阻滯導致的寒痛。
  2. 配合桃仁,增強活血化瘀之力:桂枝與桃仁相配,可以起到“相須”的作用。桂枝溫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桃仁則破血行瘀,兩者共同作用,可以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達到治療瘀血阻滯之症的目的。

桃仁煎丸方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方中桃仁、紅花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加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2. 安神定志,改善心悸失眠: 琥珀亦可安神定志,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方中桃仁、紅花等藥物活血化瘀,而琥珀安神定志,兩者相輔相成,可改善血瘀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主治功效


桃仁煎丸主治功效分析

桃仁煎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病症:

  • 血瘕、血積、經候不通: 多部醫書如《世醫得效方》、《女科百問》、《太平聖惠方》皆指出桃仁煎丸可治血瘕、血積,導致的月經不通。
  • 產後惡血,結成癥塊,羸瘦無力: 《太平聖惠方》明確指出此方可治產後惡血結塊,導致身體虛弱無力的症狀。
  • 氣滯,月水久不通: 《太平聖惠方》中亦提及此方可治婦人氣滯導致的月經久不通。
  • 五心煩熱,身體壯熱潮熱,月經不調,阻滯不通: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提出此方可治五心煩熱、身體壯熱潮熱,以及月經不調、阻滯不通。
  • 息賁氣,右脅下結硬如杯,心胸脹痛,不能飲食,胸膈壅悶,咳嗽喘促: 《太平聖惠方》指出此方可治息賁氣,表現為右脅下結硬、心胸脹痛、飲食困難、胸膈壅悶、咳嗽喘促等症狀。
  • 諸積: 《赤水玄珠》提到「鱉甲桃仁煎丸」可用於治療各種積聚病症。

治療原理分析:

從方劑組成和古文記載來看,桃仁煎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活血化瘀,破血消癥: 桃仁、大黃、虻蟲、三稜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的作用,可以消除體內的血瘀、血積、癥塊等病理產物。例如,《世醫得效方》中記載服用此方後可「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雞肝、蛤蟆衣狀」,說明此方具有較強的破血作用。

  2. 行氣導滯,通經活絡: 方中的川牛膝、延胡索、木香、青皮等藥物具有行氣導滯、通經活絡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促進經血流通,從而達到通經的目的。

  3. 軟堅散結,消積化癥: 鱉甲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以軟化堅硬的癥塊,與桃仁、三稜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消積化癥的效果。

  4. 滋陰補虛,調和氣血: 生地黃、當歸、蜂蜜等藥物具有滋陰補虛、調和氣血的作用,在破血消癥的同時,可以顧護正氣,防止過度攻伐。

總結:

桃仁煎丸是一個以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為主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血瘀、血積、經閉、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同時也可用於治療氣滯、積聚等病症。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活血化瘀、行氣導滯、軟堅散結、滋陰補虛等多種途徑,達到消除癥瘕積聚、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以酒3升同硼砂煎成膏),硼砂1兩半(不夾石膏,細研),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紫菀半兩(去苗土),豬牙皂莢半兩(去皮子,塗酥炙令焦黃),防葵半兩,木香3分,檳榔3分,乾薑(炮裂,銼)。
上為細末,入桃仁、硼砂煎中溶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食前以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咳嗽身體消瘦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桃仁煎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組成: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以酒3升同硼砂煎成膏),硼砂1兩半(不夾石膏,細研),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紫菀半兩(去苗土),豬牙皂莢半兩(去皮子,塗酥炙令焦黃),防葵半兩,木香3分,檳榔3分,乾薑(炮裂,銼)。 主治:息賁氣。右脅下結硬如杯,心胸脹痛,不能飲食,胸膈壅悶,咳嗽喘促。

桃仁煎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桃仁49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生地黃汁1升,生牛膝汁1升,白蜜5兩(以上4味,同于石鍋中,慢火熬如稀餳),鱉甲1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襕),京三棱1兩(微煨,銼),當歸1兩(銼,微炒),延胡索1兩,乾漆1兩(搗碎,炒令煙出),芫花半兩(醋拌炒乾),水蛭49枚(炒令黃),虻蟲49枚(去翅足,微炒),檳榔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桂心2兩,琥珀1兩。 主治:産後惡血,結成癥塊,羸瘦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