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金丹

SHENG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十八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8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17%
肺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3%
腎經 9%
大腸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1

方劑組成解釋

勝金丹方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是為了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清熱涼血的作用可緩解因熱毒內盛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而活血化瘀則能改善因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

在勝金丹中,牡丹皮與其他藥材配合,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勝金丹方劑中加入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藁本性溫,味辛,歸肝經、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之功效。勝金丹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眩暈、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藁本可有效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緩解患者不適。
  2. 解毒消腫:藁本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功效,可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勝金丹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補血安神之功效。勝金丹方劑常用於治療氣虛、血虛所致的各種病症,而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病症。

2. 扶正固本: 勝金丹方劑多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的患者,而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以增強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體質,達到治本的效果。

勝金丹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化瘀之效。勝金丹方劑常用於治療血虛、氣滯、經閉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改善血運,促進氣血流通,有利於改善病症。

二、 調和藥性:勝金丹方劑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而當歸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弊的作用,使藥效更趨平和,避免寒涼之氣損傷陽氣,更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勝金丹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勝金丹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而脾虛濕困常導致心神不安,茯苓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有助於心神的安定。
  2. 滲濕利水: 茯苓能滲濕利水,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這對於心悸失眠等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心悸失眠與心氣不足、水氣停滯有關,茯苓能通過利水滲濕,改善心臟功能,從而緩解心悸失眠症狀。

勝金丹方中含有赤石脂,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止瀉: 赤石脂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止瀉止痢的功效。勝金丹主治金傷火熱,症狀常伴有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腹痛便溏等,赤石脂能清熱降火,緩解腸胃熱證,起到止瀉作用。
  2. 固澀止汗: 赤石脂入腎經,具有固澀止汗的功效。金傷火熱易導致汗出不止,赤石脂可收斂固澀,減少汗液分泌,幫助恢復體液平衡。

因此,赤石脂在勝金丹中發揮著清熱止瀉、固澀止汗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金傷火熱的目的。

勝金丹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白芷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勝金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鼻淵、鼻塞、流涕等症,而白芷能疏散風寒,通利鼻竅,減輕鼻塞和鼻淵的症狀。
  2. 宣通鼻竅,改善嗅覺:白芷具有芳香開竅的功效,能宣通鼻竅,改善嗅覺功能。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引起的鼻塞、嗅覺下降等症,白芷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氣和嗅覺功能,提高療效。

勝金丹方劑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陽,溫脾胃: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腎、脾經,具有溫補腎陽、溫通脾胃的功效。勝金丹作為溫補腎陽的方劑,使用肉桂可以增強藥效,溫通脾胃,促進藥物吸收。

2. 溫通心陽,化瘀止痛: 肉桂還可溫通心陽,活血化瘀,對於心陽不足、心血瘀阻所致的胸痛、心悸、氣短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勝金丹用藥方向也包括溫通心陽、化瘀止痛,故而採用肉桂。

勝金丹中包含白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白薇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勝金丹主治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如鼻衄、吐血、尿血等。白薇的清熱涼血作用可有效緩解熱毒,並抑制出血。
  2. 利水消腫,通淋止痛:白薇亦具利水消腫、通淋止痛之效。勝金丹中常與其他利水滲濕藥物配合,可促進水液代謝,消除水腫,改善血尿、淋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薇在勝金丹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水消腫等多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

勝金丹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疼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延胡索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疼痛和腫脹。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延胡索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勝金丹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頭暈目眩、情緒煩躁等症狀。勝金丹主治肝火上炎,而白芍能平肝熄風,協調肝氣,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陰。
  2. 配合其他藥物:勝金丹方劑中常配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功效的藥物,如黃芩、梔子等。白芍能夠緩解這些藥物可能引起的脾胃虛寒、腹瀉等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減少對患者的負擔。

勝金丹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勝金丹以治脾胃虛弱,水濕停滯之證為主,白朮能補脾胃之氣,利水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達到止瀉止痢、消腫止痛之效。
  2. 助藥力,增強療效:白朮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蒼朮、茯苓等相配伍,能增強其燥濕利水、健脾益氣之效,達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

勝金丹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勝金丹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熱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的作用,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2. 保護脾胃: 甘草具有一定的健脾益氣作用,可以保護脾胃功能,避免其他藥材對脾胃造成損害。勝金丹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對脾胃有刺激作用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保護脾胃、減輕藥物對脾胃的負擔的作用。

總之,甘草在勝金丹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保護脾胃,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勝金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沉香,這是因為沉香具有多重藥用價值,能有效提升方劑的療效。沉香所含的揮發油成分,具備良好的行氣、舒鬱功能,能幫助改善氣滯造成的不適,增強身體的整體協調性。此外,沉香還有顯著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對於一些由於內部積熱或濕氣引起的疾病,能起到良好的調理效果。沉香的芳香特性也能促使心情愉悅,減少焦慮和壓力,對修復身心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加上沉香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珍貴的藥材,能促進氣血流通,讓整個方劑的藥效更加平衡、有力。因此,勝金丹中納入沉香,不僅是對方劑組成的精心選擇,也是對中醫藥理的深刻理解,體現了傳統中藥對於調和身心的追求。

勝金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跌打損傷、瘀血阻滯等引起的疼痛,符合勝金丹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的功效。
  2. 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還具有生肌止血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修復損傷組織,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傷口快速恢復,達到治癒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勝金丹主治功效分析

勝金丹一方,從古至今醫家記載頗多,應用廣泛,主要針對婦科及內科雜病。 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主治功效:

1. 婦科疾病

  • 月經不調: 古文記載「月水湛濁不通」、「經水過多」、「經阻逆竅」,勝金丹能調理月經,改善月經量、色、質的異常。
  • 不孕症: 古文指出「久無嗣息」,「血枯不孕」,該方可治療因血虛、血瘀、宮寒等因素導致的不孕。
  • 產前產後諸疾: 包括「胎前產後血滯血暈,惡露不快,敗血為疾」、「產後胎結疼痛」、「子死腹中」等,勝金丹有助於產後恢復,促進惡露排出,緩解產後疼痛。
  • 帶下病: 「崩漏帶下」、「淋瀝諸疾」、「淋濁赤白帶下」,該方對白帶異常、陰道炎等有一定療效。
  • 經行腹痛: 古文提到「血癖氣痛」、「血作腰痛」、「臍腹冷疼」,表明勝金丹能緩解經期腹痛、腰痛等症狀。

2. 內科雜病

  • 積聚、癥瘕、痞塊: 古文記載「治諸積聚,癥瘕,痞塊」,「積年冷氣,腹下盤痛,絞結衝心」,勝金丹可用於治療腹部腫塊、疼痛等症狀。
  • 氣滯血瘀諸痛: 「兩脅徹背,連心疼痛,氣繞臍下,狀如蟲咬不可忍」,勝金丹能行氣活血,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各種疼痛。
  • 水腫: 「四肢浮腫」、「十種水氣」,勝金丹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作用。
  • 虛勞: 「虛煩勞悶,面色萎黃」、「寒熱蒸勞」、「黃瘦」,該方可補虛扶正,改善虛勞症狀。
  • 痰證: 「痰盛頭疼」、「痰擾心包」,勝金丹有助於化痰,緩解痰相關症狀。
  • 其他: 還包括「嘔逆心疼」、「瀉痢」、「血暈」、「筋攣」、「咳嗽喘急,咯血」、「頭疼齒痛」、「腳手痹頑」、「半身不遂」等症狀,勝金丹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 風證: 古文記載「治中風涎潮」、「血風,腳手痹頑,積年血風,半身不遂」,勝金丹對風證亦有療效。

治療原理:

從所提供的藥物組成和功效來看,勝金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活血化瘀: 牡丹皮、當歸、白薇、延胡索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痛經、癥瘕、產後腹痛等。
  2. 補氣養血: 人參、當歸、熟地等藥物能補氣養血,改善氣血虛弱導致的月經不調、面色萎黃、虛勞等症狀。
  3. 溫陽散寒: 肉桂、藁本等藥物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治療宮寒不孕、腹痛、水腫等寒證。
  4. 利水消腫: 茯苓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改善水腫症狀。
  5. 理氣止痛: 延胡索、香附等藥物能疏肝理氣,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
  6. 清熱解毒: 牡丹皮、白薇等藥物能清熱涼血,治療血熱妄行之證。
  7. 固澀收斂: 赤石脂具有固澀收斂的作用,可止血、止帶。
  8. 祛風通絡: 白芷、藁本等藥物能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可治療風寒痹痛、頭痛等症狀。
  9. 湧吐: 古文提到多個醫家使用勝金丹加入砒霜,綠豆,急性子等湧吐藥物,用於湧吐痰涎,治療痰火,積食等病症。
  10. 攻下: 古方中亦有加入巴豆,大黃等攻下藥物,用於治療便秘,積食等病症。

綜上所述,勝金丹是一首具有多種功效的複方製劑,主要通過活血化瘀、補氣養血、溫陽散寒、利水消腫、理氣止痛、清熱解毒等作用,達到治療婦科疾病和內科雜病的目的。其具體應用還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雌黃2兩(兼子者,炒令紫色,細研如粉),黃丹2兩(炒令紫色)。
以人乳拌勻,濕飯甑上蒸一炊久,乳腐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丸,以金銀湯送下,當瀉出病根;若病多年,每日空心服3-5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勝金丹是一首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功效的方劑,孕婦、月經量過多、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咳血腰骶痛膀胱炎肺氣腫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貧血心絞痛月經不調陰道炎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胰臟炎月經腹痛癲癇白帶半身不遂

相同名稱方劑


勝金丹,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六。 組成:茄子(通黃極大者)。 主治:肌膚傷損,青腫。

勝金丹, 出處:《串雅內篇》卷二。 組成:血竭3錢,乳香3錢,沒藥3錢,地龍10條,自然銅1兩,無名異5錢,木鱉子5個。 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生肌長肉。主治:夾打損傷。

勝金丹, 出處:《辨證錄》卷十三。 組成:麝香3錢,血竭3兩,古石灰2兩,海螵蛸1兩,自然銅(末,醋浸、燒7次)1錢,乳香1兩,沒藥1兩,花蕊石3錢,冰片1錢,樟腦1兩,土狗子10個,地虱(乾者)1錢,土鱉(乾者)1錢,人參1兩,象皮3錢,琥珀1錢,兒茶1兩,紫石英2兩,三七根(末)1兩,木耳炭1兩,生甘草(末)5錢。 主治:接骨。主治:諸般傷損腫痛。

勝金丹, 出處:《婦科玉尺》卷三。 組成:人參1兩半,白芍1兩半,赤芍1兩半,川芎1兩半,丹皮1兩半,肉桂2兩半,茯苓2兩半,牛膝2兩半,當歸4兩,白薇4兩,藁本3兩(以上藥合一處,酒浸1日,井水淘出,焙末),4制香附末1斤,熟地4兩(打和一處),赤石脂2兩,白石脂2兩,乳香1兩,沒藥1兩,琥珀5錢,朱砂5錢。 主治:下死胎。主治:虛勞婦人臨産,子宮虛冷不育,積年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崩帶、産後等疾。男子五勞七傷。

勝金丹,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大黃3兩(用米醋浸2宿,以竹刀子細切,于甑上蒸9度,研爲糊),地龍(去土,醋內炒過)半兩,芫花1分(醋炒令黃色,于銀器內炒,不得犯鐵器),蓬莪朮半兩(炮),川芎半兩,當歸半兩,蒲黃、延胡索半兩(于銀器內炒),杜牛膝半兩,官桂(去皮)半兩,赤芍藥半兩,乾地黃半兩(以醋微炒),劉寄奴1分(略炒)。 主治:婦人血海虛冷,臍腹冷疼,肌肉黃瘦,飲食進退,時多困倦,四肢發煩,産前産後諸疾。

勝金丹, 出處:《百一》卷十八。 組成:牡丹皮1兩,川藁本1兩,人參1兩,川當歸1兩,白茯苓1兩,赤石脂(别研)1兩,香白芷1兩,官桂1兩,白薇1兩,京藭1兩,玄胡索1兩,白芍藥1兩,白朮(米泔浸1宿)1兩,甘草(炙)半兩,沉香(不見火)半兩,沒藥(别研)半兩。 主治:安胎催生。主治:婦人月水湛濁不通,久無嗣息,血癖氣痛,四肢浮腫,嘔逆心疼,虛煩勞悶,面色萎黃,崩漏帶下,寒熱蒸勞,頭疼齒痛,血下無度,淋瀝諸疾;産後胎結疼痛,傷寒煩渴,瀉痢血暈,血勞筋攣,痰盛頭疼,敗血上衝,血刺泄瀉,咳嗽喘急,咯血,血塊起伏,氣痞氣膈,血作腰痛,小便不禁,子死腹中,失蓋汗不出,血風,腳手痹頑,積年血風,半身不遂,凡産後諸疾並皆治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