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鑰啓榮丸
YU YAO QI R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廣嗣紀語》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4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玉鑰啓榮丸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導致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而人參可以補益心脾,增強氣血,從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 扶正固本: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以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對於心脾兩虛的患者,抵抗力往往較差,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人參的加入可以增強患者抵抗力,防止病情反覆。
玉鑰啓榮丸方中使用白朮,主要源於其兩方面的功效: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方中以白朮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以改善氣血生化不足,從而促進腎氣的恢復。
- 固腎止瀉: 白朮亦能固腎止瀉,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起到固腎止瀉、補益腎氣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朮在玉鑰啓榮丸中,發揮著補脾益氣、固腎止瀉的功效,為治療腎虛遺精提供了重要保障。
玉鑰啓榮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或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刺激或副作用。
- 增強藥效:甘草本身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材發揮功效,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因此,甘草在玉鑰啓榮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和藥性,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之效。方中加入當歸,可補益心血,改善心氣不足所致的胸悶心慌,同時活血化瘀,緩解經絡阻塞,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 滋養肝腎,改善腎虛:當歸亦有滋陰補血、潤燥養肝的功效。腎虛常伴有血虛,當歸補血同時能滋養肝腎,改善腎氣不足,進而改善因腎虛所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
總之,玉鑰啓榮丸中加入當歸,旨在通過補血活血、滋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心腎不足,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赤石脂,主要是由於其具備以下兩方面功效:
- 固澀止瀉: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胃,固澀止瀉。玉鑰啓榮丸主治脾腎虛寒、久瀉不止,赤石脂可收斂腸道,減少腸液分泌,起到止瀉作用。
- 收斂止血:赤石脂亦有止血作用,可收斂血管,減少出血。玉鑰啓榮丸中可能存在因脾腎虛寒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癥狀,赤石脂可起到止血的作用,輔助緩解病症。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川芎,一方面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另一方面可以行氣止痛,緩解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
川芎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方中加入茯苓,可助脾胃運化水溼,消除痰飲,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爲啓榮之關鍵。
- 寧心安神:茯苓亦具寧心安神之效。方中加入茯苓,可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失眠等精神症狀,使心神安寧,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玉鑰啓榮丸中使用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肝鬱脾虛: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方中加入白芍,可緩解肝鬱氣滯,疏肝理氣,同時滋養脾胃,改善脾虛所致的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白芍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香附等配合,共同發揮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肝鬱脾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狀的功效。
玉鑰啓榮丸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熟地黃,這是其療效的重要基礎。熟地黃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一味藥材,性味甘、微寒,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它能夠有效地滋養肝腎,增強體內的陰液,有助於改善因陰虧而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虛勞、失眠、口渴等。熟地黃所含的豐富營養成分,如氨基酸和多糖,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提升整體健康。同時,熟地黃在玉鑰啓榮丸中,有助於調和其他藥材的作用,增強其療效,促進藥物的整體協同效應。這使得玉鑰啓榮丸在臨牀上的應用更加廣泛,涵蓋了多種病症的治療需求,特別是對於補益虛弱、強化身體功能非常有效。因此,熟地黃的加入,無疑為該方劑的療效提供了重要支持。
玉鑰啓榮丸中添加牡丹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和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其清熱涼血之效,可瀉心火、清肝熱,用於治療熱病煩躁、心煩不寐、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同時,牡丹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因此,玉鑰啓榮丸中加入牡丹皮,旨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玉鑰啓榮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閉經、子宮肌瘤等,而這些疾病往往伴有氣血瘀滯、疼痛等症狀,沒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沒藥味辛,能引導藥力下行,直達病竈,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玉鑰啓榮丸中包含多種藥物,如當歸、川芎、白芍等,沒藥的加入可以促進這些藥物的吸收和利用,使藥效更佳。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通竅止痛的功效。玉鑰啓榮丸用於治療鼻淵、鼻塞不通、頭昏腦脹等症,而白芷能疏散風寒,通利鼻竅,有助於改善鼻塞症狀,緩解頭痛。
- 祛風除濕: 白芷亦具祛風除濕之效。鼻淵常與風寒濕邪入侵有關,白芷能祛除風寒濕邪,使鼻腔通暢,改善鼻淵症狀。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藁本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藁本,可有效緩解因風寒阻滯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達到通竅止痛的目的。
-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藁本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等配伍,可以相互協同,增強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效果,提高整體療效。
玉鑰啓榮丸中加入白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白薇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能清熱解毒,利溼通淋,對於溼熱蘊結下焦,導致小便不利,或淋漓不盡等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玉鑰啓榮丸主治癥瘕積聚,或溼熱下注,小便不利,白薇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作用,幫助改善病患的症狀。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白薇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導致腹痛、腫脹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玉鑰啓榮丸中加入白薇,可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輔助治療癥瘕積聚等病症。
玉鑰啓榮丸方中加入延胡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方中加入延胡索,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悶、心痛、腹痛等症狀,以達到止痛之效。
- 調和營衛:延胡索不僅能行氣止痛,還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增強機體抵抗力。玉鑰啓榮丸治療的是氣虛血瘀所致的癥候,延胡索能幫助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達到調和營衛、增強體質的作用。
玉鑰啓榮丸方中使用香附,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性味辛溫,具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調和脾胃,健脾消食:香附能理氣健脾,增強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脾胃虛弱症狀。
因此,玉鑰啓榮丸方中使用香附,旨在通過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和調和脾胃,達到改善肝脾失調所致的各種症狀,進而恢復人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玉鑰啓榮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女子無他疾,經事調勻,容顔不損,但久無胎孕」,即針對氣血平和、月經規律且無明顯虛損症狀,卻長期不孕的女性。其核心在於「平調氣血,鼓作微陽」,意指透過溫和調理氣血,激發體內微弱的陽氣(生殖機能),以助胎孕形成。
二、方劑組成與邏輯推析
(1)氣血雙補,奠定根基
-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君子湯基礎):健脾益氣,補後天之本,助氣血生化。
- 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四物湯結構):養血調血,針對女子以血為本的生理特質,充盈衝任二脈。
- 赤石脂:固澀下焦,防氣血漏泄,與補益藥共奏「固本培元」之效。
(2)活血通絡,促胞宮氣機
- 沒藥、玄胡索:活血散瘀,疏通胞宮脈絡,化解潛在氣滯血瘀。
- 牡丹皮:涼血散瘀,平衡溫補藥之燥性,防郁熱內生。
(3)升陽祛風,調和衝任
- 白芷、藁本:辛溫升散,祛風除濕,中醫認為風藥能「鼓舞陽氣」,助氣血上達下注,調節衝任氣機。
- 白薇:清虛熱兼通血脈,防久服溫藥傷陰,亦助血脈流通。
(4)疏肝解郁,理氣為樞
- 香附(重用15兩):為「氣病之總司」,疏肝理氣,解鬱調經。其醋製後專入肝經,能調節情志壓力所致之氣機不暢,為「助孕」關鍵藥物。
(5)煉蜜為丸,緩補持久
以蜂蜜和藥製丸,取其甘緩補益之力,適合長期調理,逐步激發生殖機能。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補氣養血」為基礎,結合「疏肝活血」與「升陽祛風」,形成多層次調理:
- 補養氣血:直接滋養胞宮,提供胎孕所需物質基礎。
- 活血通絡:改善胞宮微循環,解決「暗滯不通」之不孕病機。
- 風藥升陽:借風藥輕揚之性,活化氣血運行,類似「風動則木榮」之理,間接激發腎陽(生殖之火)。
- 調肝為要:重用香附理氣,因肝主疏泄,掌管衝任氣機,肝氣調達則月事順而易孕。
全方看似平和,實則暗藏「靜中寓動」之妙,針對「無明顯虛證卻不孕」的複雜病機,展現中醫「以通為補」的辨治智慧。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白朮1兩,甘草1兩,當歸1兩,赤石脂1兩,川芎1兩,茯苓1兩,芍藥(俱要白者)1兩,熟地1兩,牡丹皮1兩,沒藥1兩,白芷1兩,藁本1兩,白薇1兩,玄胡索1兩(除石脂、沒藥另研外,其餘用醇酒浸3日,焙,曬乾,為細末,足15兩),香附(去皮毛,水醋浸3日,炒乾,為細末)15兩。
平調氣血,鼓作微陽。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瓷器中封固。
每服50丸,空心溫酒或白湯送下,以乾物壓之。待月事調勻受好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玉鑰啓榮丸, 出處:《廣嗣紀語》。 組成:人參1兩,白朮1兩,甘草1兩,當歸1兩,赤石脂1兩,川芎1兩,茯苓1兩,芍藥(俱要白者)1兩,熟地1兩,牡丹皮1兩,沒藥1兩,白芷1兩,藁本1兩,白薇1兩,玄胡索1兩(除石脂、沒藥另研外,其餘用醇酒浸3日,焙,曬乾,爲細末,足15兩),香附(去皮毛,水醋浸3日,炒乾,爲細末)15兩。 主治:平調氣血,鼓作微陽。主治:女子無他疾,經事調勻,容顔不損,但久無胎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