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健散

SHEN J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五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8%
心經 14%
胃經 12%
肝經 10%
腎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健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增強體力: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神健散主要針對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狀,人參能補益正氣,增強體力,提高免疫力,從而達到改善症狀的效果。

2. 扶正祛邪,提高藥效: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神健散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材,人參的加入能增強這些藥材的藥效,起到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健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氣血不足,神疲乏力。白朮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從而改善神疲乏力之症。
  2. 燥濕止瀉:白朮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虛濕困所致的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神健散中常與其他燥濕止瀉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因此,神健散中加入白朮,旨在通過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等功效,改善神疲乏力、腹瀉等症狀,達到健脾益氣、改善神經系統功能的目的。

神健散方中使用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神健散多用於治療因熱毒壅滯、血瘀阻絡所致的各種疾病,而牡丹皮可有效清除熱毒,化解瘀血,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症狀。
  2.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牡丹皮還有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的作用。神健散中若因肝氣鬱結、氣血不暢導致的症狀,牡丹皮可以疏解肝鬱,調和氣血,促進氣機順暢,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神健散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肺降氣: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降氣止咳的功效。神健散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而桑白皮可以幫助清除肺熱,緩解氣喘,使呼吸通暢。
  2.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神健散中若含有其他利水消腫的藥物,桑白皮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神健散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滋陰潤燥: 當歸還能滋陰潤燥,改善氣血不足、津液虧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有助於整體身體的調和與平衡。

因此,神健散中加入當歸,可以起到補血活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神健散中包含柴胡,主要是因其具備疏肝解鬱、升陽解表之功效。

柴胡為疏肝解鬱之要藥,能疏通肝氣,調暢氣機,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抑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柴胡還具有升陽解表之功,可促進陽氣上升,驅散外邪,適用於風寒束表、寒濕內阻等症。

因此,神健散中加入柴胡,旨在通過其疏肝解鬱、升陽解表之功效,達到調節氣機、驅散外邪、恢復機體健康的目的。

神健散中包含枳殼,主要基於其行氣消積的作用。枳殼味苦、辛,性寒,歸脾、胃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積、降逆止嘔之效。

方中以枳殼配伍,一方面可緩解氣機鬱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另一方面,枳殼亦可降逆止嘔,對於因氣機阻滯而引起的嘔吐有緩解作用。

總之,枳殼在神健散中,發揮着疏肝理氣、消食化積、降逆止嘔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

神健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肺氣、祛痰止咳的功效。神健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而桔梗的宣肺利咽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利氣消腫: 桔梗還具有利氣消腫的功效。神健散中常含有其他利氣消腫的藥物,例如川芎、白芷等,桔梗的加入可以加強這些藥物的功效,促進氣血流通,消散腫脹。

神健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神健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偏寒或熱的藥物,甘草可以中和這些藥性,使藥物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抗炎等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例如,甘草可以增強補氣藥物的補氣作用,也可以減輕某些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神健散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神健散主治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症,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狀,使肺氣通暢。
  2. 宣肺化痰: 杏仁亦具宣肺化痰之功,能幫助痰液的排出。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杏仁的宣肺化痰作用能有效疏通肺氣,使痰液易於咳出,改善呼吸道功能。

總之,神健散中加入杏仁,旨在通過潤肺止咳、宣肺化痰的作用,幫助患者緩解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呼吸道症狀,達到療效。

神健散中加入旋覆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降逆止嘔: 旋覆花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降氣止嘔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噁心,以及咳嗽痰多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化痰止咳: 旋覆花善於宣肺降氣,可化痰止咳,且對於風寒咳嗽、痰多色白等症狀效果更佳。神健散中加入旋覆花,能增強其化痰止咳的療效,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

神健散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消腫: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神健散多用於治療濕熱內蘊、小便不利、水腫等症,澤瀉的利水作用可協助排除體內濕熱,達到消腫利尿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澤瀉亦能清熱解毒,對於神健散中常見的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亦具緩解作用。

神健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神健散通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各種疾病,茯苓可幫助健運脾胃,化解濕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達到祛濕健脾之效。
  2. 安神定志: 茯苓還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神健散可能因應一些伴隨脾虛濕盛的症狀,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茯苓可安神寧心,改善睡眠質量,提升精神狀態。

神健散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源於其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的功效。

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濕阻所致的痰多咳嗽、嘔吐、腹脹等症狀有較佳的療效。

此外,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胃氣上逆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神健散中加入半夏,能有效地 祛除痰濕、降逆止嘔,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神健散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其活血行氣的特性,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對於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如頭風、頭痛、肢體麻木等,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同時,川芎還能疏散風寒,對於因風寒入侵導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神健散中加入川芎,可有效改善因氣血瘀滯、風寒入侵引起的各種疼痛症狀。

主治功效


神健散主治功效分析

神健散出自張銳所著《雞峰普濟方》,主治傷寒。其組成為:人參、白朮、牡丹皮、桑白皮、當歸、柴胡、枳殼、桔梗、甘草、杏仁、旋覆花、澤瀉、茯苓、半夏、芎藭。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記載神健散能「解利傷寒」,表示其主要功效為解表、利濕,用以治療傷寒病症。

方中包含數種解表藥物:

  • 柴胡: 疏肝理氣,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對於傷寒初起,邪在少陽者尤為適宜。
  • 桔梗: 宣肺祛痰,也有助於發散外邪。

同時,方中亦包含多種利濕藥物:

  • 白朮: 健脾化濕,利水消腫,可以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濕。
  • 桑白皮: 清熱燥濕,可以清除體內的濕熱。
  • 澤瀉: 利水滲濕,主要作用於下焦,可以幫助排泄水濕。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有助於化解濕邪,穩定病情。
  • 半夏: 燥濕化痰,可以清除體內痰濕。

此外,方中還有:

  • 人參: 補氣養血,增強免疫力,扶助正氣以抗邪。
  • 牡丹皮: 活血止痛,解毒殺菌,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熱毒。
  • 當歸: 調經止痛,滋陰潤燥,可以調和氣血,改善身體的陰陽平衡。
  • 枳殼: 行氣寬胸,舒筋活絡,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胸悶等症狀。
  • 甘草: 益氣生津,緩急止咳,調和諸藥,使藥效更加平和。
  • 杏仁: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以緩解咳嗽、便秘等症狀。
  • 旋覆花: 降氣、化痰、止咳、行水,可以幫助清除痰飲,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芎藭: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可以緩解頭痛、身痛等症狀。

綜上所述,神健散通過解表藥物和利濕藥物共同作用,達到發散外邪、清除體內濕邪的目的,從而治療傷寒。同時,方中還配伍了補氣、活血、行氣等藥物,以扶助正氣,調理氣血,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態,提升身體抵抗力。這符合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通過增強身體自身抵抗力來驅除外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菖蒲1兩,赤石脂1兩,乾薑半兩。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神健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等。因此,在服用神健散前,最好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神健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 組成:菖蒲1兩,赤石脂1兩,乾薑半兩。 主治:妊娠下痢,及水瀉不止,米谷不消化者。

神健散, 出處:《雞峰》卷五。 組成:人參、白朮、牡丹、桑白皮、當歸、柴胡、枳殼、桔梗、甘草、杏仁、旋覆花、澤瀉、茯苓、半夏、川芎各等分。 主治:解利傷寒。主治:傷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