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鼻鼽」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指鼻流清涕。《素問.金匱真言論》:「春善病鼽、衄。」《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所至為鼽、嚏。」《素問玄機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鼻鼽兼見鼻癢、噴嚏,呈急性、間歇性發作,甚則頭痛,耳鳴者,可用溫肺止流湯。鼻鼽可見於感冒、鼻炎等病。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京骨

京骨

1.《針灸大成》:「主頭痛如破,腰痛不可屈伸,身後側痛,目內眥赤爛。白翳俠內眥起,目反白,目眩。發瘧寒熱,喜驚,不飲食,筋攣,足䯒,髀樞痛,頸項強,腰背不可俯仰,傴僂,鼻鼽不止,心痛。」


風池

風池

1.《針灸大成》:「主洒淅寒熱,傷寒溫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頭痛,痎瘧,頸項如拔,痛不得回顧。目淚出,欠氣多,鼻鼽衄,目內眥赤痛,氣發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傴僂引頸筋無力不收,大風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昏危,癭氣。」

2.《針灸甲乙經》:「頸痛項不得顧,目泣出,多眵䁾,鼻鼽衄,目內眥赤痛,氣厥耳目不明,咽喉僂引項筋攣不收,風池主之。」


攢竹

攢竹

1.《針灸甲乙經》:「頭風痛,鼻鼽衄,眉頭痛,善嚏,目如飲脫,汗出寒熱,面赤頰中痛,項椎不可左右顧,目系急,瘛瘲,攢竹主之。」


二間

二間

1.《針灸甲乙經》:「多臥善唾,肩髃痛,寒,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身熱,喉痹如梗,目眥傷,忽振寒肩疼,二間主之。」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喎。」


偏歷

偏歷

1.《針灸甲乙經》:「癲疾,多言耳鳴,口僻頰腫,實則聾齲,後痹不能言,齒痛,鼻鼽衄,虛則痹,鬲俞、偏歷主之。」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寒熱瘧。風汗不出。目視䀮䀮。癲疾多言。耳鳴。口喎。齒齲。喉痹。嗌乾。鼻鼽衄血。」


上星

上星

1.《針灸甲乙經》:「鼻鼽衄,上星主之。」


迎香

迎香

1.《針灸甲乙經》:「鼻鼽不利,窒洞氣塞,喎僻多洟,鼽衄有癰,迎香主之。」


水溝

水溝

1.《針灸甲乙經》:「鼻鼽不得息,不收洟,不知香臭,及衄不止,水溝主之。」


合谷

合谷

1.《子午流注說難》:「證治:療寒熱瘧。鼻鼽衄。熱病汗不出。目視不明。頭痛。齒齲。喉痹。痿臂。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