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醫方考》~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枳實導滯丸

白朮(土炒),茯苓(去皮),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各三錢),澤瀉(二錢),大黃(一兩),枳實(麩炒),神麯(各五錢)

白話文:

  • 白朮(以土炒過)

  • 茯苓(去皮)

  • 黃芩(以酒炒過)

  • 黃連(以酒炒過,各三錢)

  • 澤瀉(二錢)

  • 大黃(一兩)

  • 枳實(以麩炒過)

  • 神麯(各五錢)

傷濕熱之物,不得消化,而作痞滿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傷濕熱之物,不得消化,而作痞滿者,此方主之。

現代白話文: 受了濕熱之物,消化不良,而造成胸腹脹滿者,此方為治療之主方。

濕熱之物,酒面之類也。燥以制濕,淡以滲濕,故用白朮、茯苓、澤瀉。苦以下熱,寒以勝熱,故用芩,連,枳實,大黃。盦造變化者,可以推陳而致新,故用神麯。

白話文:

濕熱之物,就如酒和麵類一樣。燥可以制約濕,淡可以滲化濕,所以用白朮、茯苓和澤瀉。苦可以用來下熱,寒可以用來勝熱,所以用芩、連、枳實和大黃。發酵能造成變化,可以將陳舊的東西轉換為新的東西,所以用神麴。

2. 紅丸子

三稜(醋煮),蓬莪朮(醋煮),陳皮(去白),青皮(麩炒,各五兩),乾薑(炮),胡椒(各二兩)

白話文:

  • 京三稜(用醋煮)

  • 蓬莪朮(用醋煮)

  • 陳皮(去除白色的內皮)

  • 青皮(用麩皮炒過,各五兩)

  • 炮製過的乾薑

  • 胡椒(各二兩)

共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三十丸。

傷寒冷之物,腹痛成積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以艾草末、醋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用明礬水染紅為衣。每次服用三十丸。

用於治療因受寒而引起的腹痛、腹中成積塊的情況。

三稜、莪朮,攻堅藥也,故可以去積,乾薑、胡椒,辛熱物也,故可以去寒,青皮、陳皮,快氣藥也,故可以去痛,而必以醋糊為丸者,經曰酸勝甘,故用之以療肥甘之滯。必以礬紅為衣者,取其咸能軟堅,枯能著癖也!

白話文:

三稜和莪朮,是攻堅藥物,所以可以用來消除積滯。乾薑和胡椒,是辛熱的藥物,所以可以用來去除寒氣。青皮和陳皮,是快氣藥物,所以可以用來止痛。一定要用醋糊來製丸,是因為經文說:「酸勝甘」,所以用醋來治療肥甘引起的停滯。一定要用礬紅來做衣(外衣),是因為礬紅的鹹味能軟化堅硬的物質,並且能使藥粉附著。

3. 附子理中湯

附子(去皮臍,炮),乾薑(炮),人參(去蘆),白朮(炒),甘草(炙)

白話文:

附子 (去掉外皮和肚臍, 炮製):有毒,溫熱,回陽救逆,止痛,祛寒,用於陽虛寒證,如腹痛、泄瀉、虛脫、腎陽虛

乾薑 (炮製):溫熱,發汗,散寒,止嘔,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嘔吐,腹痛

人參 (去掉蘆頭):補氣,生津,益智,安神,用於氣虛,倦怠,口渴,失眠,心悸

白朮 (炒製):健脾,燥濕,止瀉,用於脾虛濕盛,腹瀉,嘔吐

甘草 (炙製):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用於氣虛,倦怠,咳嗽,咽喉腫痛

口食冷物,客寒犯胃,中焦痛甚,脈沉遲者,急以此方主之。

白話文:

若因食用過多生冷食物,導致寒氣侵入胃部,導致中焦劇烈疼痛,脈搏沉且遲緩者,應立即使用此方主治。

凡吞冰飲泉及一切冷物,食之過其分量,則寒氣凝於中焦,故令肚腹大痛。脈來沉者為里,遲者為寒。是方也,乾薑、附子之辛熱,所以溫中散寒。人參、白朮、甘草之甘溫,所以益胃於被傷之後也。

白話文:

凡是吃冰塊飲用泉水和一切生冷食物,常常超過身體承受的極限,就會造成寒氣凝結在消化系統之中,因而令肚腹劇烈疼痛。脈象緩慢沉細,代表病在裡頭。脈象遲緩,則代表是虛寒。該治療方法是以乾薑、附子的辛熱,溫暖體內並去除寒氣。而人參、白朮、甘草的甘甜溫熱能夠幫助受傷的胃氣恢復元氣。

4. 葛花解酲湯

葛花砂仁白豆蔻,木香陳皮(去白),人參茯苓(各五分),神麯(炒),白朮(炒)乾生薑青皮(去穰,炒),澤瀉(各一分)

白話文:

葛花、砂仁、白豆蔻、木香、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人參、茯苓(各取五分)、神曲(炒過)、白術(炒過)、乾生薑、青皮(去除果肉,炒過)、澤瀉(各取一分)

酒食內傷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酒食內傷,此方主治。

葛花之寒,能解中酒之毒。茯苓、澤瀉之淡,能利中酒之濕。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陳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滯。生薑所以開胃止嘔,神麯所以消磨炙膩。而人參、白朮之甘,所以益被傷之胃爾。

白話文:

葛花的寒涼,能解除因飲酒過多而造成的毒素。茯苓、澤瀉的淡味,能利尿,去除因飲酒過多而造成的濕氣。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陳皮的辛味,能促進酒食的運化,排除滯留。生薑能開胃止嘔,神曲能消化油膩的食物。而人參、白朮的甘味,能益氣補胃,治療因飲酒過多而受損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