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醫方考》~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伏龍肝

伏龍肝者,灶中之土也。土性可以益脾,久於薪火,可以溫中,脾胃虛弱者,藥內宜加入之。

2. 傷食門第二十九

敘曰:食以養生,夫人之所急也。食以傷生,夫人之所失也。炎帝教民耒𦬆,為養生也。既而品嚐百藥,懼傷生也。養生之中,而有傷生之患,此君子所以慎口體之奉也。今考方藥十九首,衛生者其小補哉!

3. 升陽順氣湯

升麻柴胡當歸,草豆蔻,陳皮(各一錢),黃耆(四錢),半夏人參(各三錢),甘草(炙),柏皮(炒,各五分),神麯(炒,各一錢五分)

食飲胸膈飽脹,大便溏泄者,此方主之。

《內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由飲食傷脾,不能運化,失其升清降濁之令故耳。是方也,用升麻、柴胡以升其清陽之氣,用柏皮以降其濁陰之䐜,用半夏、陳皮以利其膈,用豆蔻、神麯以消其食,用人參、黃耆、當歸、甘草以益其脾。如此則清氣升,濁氣降,滯氣利,食氣磨,而脾胃之氣復其常矣。

4. 保和丸

山楂肉(二兩),神麯,半夏茯苓(各一兩),蘿蔔子,陳皮連翹(各五錢)

飲食內傷,令人惡食者,此丸主之。

傷於飲食,故令惡食,諸方以厲藥攻之,是傷而復傷也。是方藥味平良,補劑之例也。故曰保和。山楂甘而酸,酸勝甘,故能去肥甘之積。神麯甘而腐,腐勝焦,故能化炮炙之膩。卜子辛而苦,苦下氣,故能化面物之滯。陳皮辛而香,香勝腐,故能消陳腐之氣。連翹辛而苦,苦瀉火,故能去積滯之熱。

半夏辛而燥,燥勝濕,故能消水穀之氣。茯苓甘而淡,淡能滲,故能利濕傷之滯。

5. 枳朮丸

白朮(二兩土炒),枳實(一兩,麩炒)

荷葉包陳米飯,煨乾為末糊丸。

健脾消痞,此方主之。

一消一補,調養之方也。故用白朮以補脾,枳實以消痞,燒飯取其香以益胃,荷葉取其仰以象震。象震者,欲其升生甲膽之少陽也。此易老一時之方,來東垣末年之悟,孰謂立方之旨易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