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榕

石榕

SHI RONG

  • 英文名稱: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
  • 別名:白背風,石壁風,牛奶樹,石難風,大葉榕藤
  • 藥品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芒毛苣苔的全草。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陰乾。
  • 道地藥材:西藏, 雲南, 四川, 廣西, 廣東, 臺灣
  • 生長環境:林中, 溪邊, 山谷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石榕的主治功效


中藥石榕主治寧心;養肝;止咳;止痛。主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咳嗽;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石榕,為桑科榕屬植物石榕(Ficus virens Reinw. ex Blume)的根、莖、葉。分佈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具有寧心,養肝,止咳,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咳嗽,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1.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平。歸肝、心經。

2. 功效

寧心,養肝,止咳,止痛。

3. 主治

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咳嗽,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每次3-6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5. 現代研究

石榕具有鎮靜、抗菌、抗炎、鎮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

6. 注意事項

石榕有小毒,孕婦慎用。

7. 附方

1. 石榕茶

取石榕根、莖、葉各10g,加水煎煮,代茶飲。具有寧心、養肝、止咳、止痛之功效。適用於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咳嗽、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等。

2. 石榕散

取石榕根、莖、葉各10g,研末,每次3-6g,溫水送服。具有鎮靜、抗菌、抗炎、鎮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適用於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咳嗽、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等。

3. 石榕膏

取石榕根、莖、葉各100g,加水煎煮,取汁,加入蜂蜜適量,熬成膏狀。外用塗抹患處,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適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等。

石榕為中醫常用藥,具有寧心、養肝、止咳、止痛之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咳嗽、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等。現代研究表明,石榕具有鎮靜、抗菌、抗炎、鎮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石榕有小毒,孕婦慎用。

石榕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月經腹痛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神經衰弱症咳嗽腰膝軟弱無力慢性肝炎肺結核食道癌腎炎胃癌肺癌肝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