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杉的傳統功效
1. 消腫止痛
三尖杉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三尖杉鹼,具有消炎、止血、鎮靜、抗菌等藥理作用。可用於治療胃痛、腸炎、跌打損傷、骨折等症。此外,三尖杉還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對多種癌症、病毒性感染、心血管疾病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
三尖杉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抗血栓形成:三尖杉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 改善微循環:三尖杉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通,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緩解淤血的症狀。
3. 清熱解毒
三尖杉的清熱解毒功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清肺熱:三尖杉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咳喘等症。
- 解毒:三尖杉含有杉木醇、杉木酮等成分,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蛇蟲咬傷、瘡瘍腫毒等症。
- 利尿:三尖杉具有利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三尖杉性寒,不宜過量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三尖杉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三尖杉中的多種生物鹼,包括總生物鹼及其中的主要成分H和HH,都展現出廣泛的抗腫瘤活性。在動物實驗中,這些成分能有效抑制小鼠肉瘤S180和大鼠肉瘤W256的生長,並顯著延長小鼠白血病L615的生存期。針對小鼠腦瘤B22,抑制率可達53%。進一步研究發現,H、HH、DH和IH等成分對多種動物移植性白血病(P388、L1210、L615)以及Lewis肺癌均有抑制作用。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三尖杉酯鹼混合物在抑制黑色素瘤B16方面的效果甚至優於常用的化療藥物VCR和VLB。H和HH不僅對L615、L1210、耐6-MP的L615株白血病有效,還能有效抑制小鼠腦瘤B22、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W256癌肉瘤。
體外實驗也證實了三尖杉成分對多種人類癌細胞的抗癌活性,包括肉瘤、乳房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腺癌以及黑色素瘤等。半合成的三尖杉酯鹼在抑制L1210、P388、S180、W256和Lewis肺癌方面的效果與天然三尖杉酯鹼相當。雖然表三尖杉酯鹼本身沒有直接的抗腫瘤活性,但它可能增強H的療效。HH甚至對動物移植性結腸癌C和乳腺CD8F1具有治癒作用。
在針對人類白血病和淋巴瘤細胞的實驗中,HH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HL60的抑制效果遠強於對急性原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作用,差異高達70倍。
近年研究顯示,H能顯著抑制小鼠G422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且抑制率與給藥劑量呈現正相關。具體來說,連續給予1mg/kg劑量的H,持續13天,對腫瘤的生長抑制率可達71.9%。單次給予不同劑量的H(2.0mg/kg、1.75mg/kg和0.86mg/kg),其腫瘤生長抑制率分別為38.3%、32.2%和17.4%。此外,H與BCNU或順鉑聯合使用時,對G422膠質瘤的生長抑制效果顯著提高,聯合用藥組的療效明顯優於單藥組。
HH對人膀胱癌細胞BT5637或EJ系列的生長也具有明顯的抑制和殺傷作用,且這種作用呈現出劑量和作用時間依賴性。在6小時內即可觀察到生長抑制和細胞死亡,並且這種效應隨作用時間和HH濃度的增加而增強。化療藥敏試驗表明,人頭頸癌對HH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僅次於平陽霉素。
2. 其他功效
1. 眼科應用:抑制眼內纖維增生,預防白內障
- 機制: 高三尖杉酯鹼 (HH) 能有效控制眼內纖維增殖,防止視網膜脫離。其有效治療量不會對正常眼組織造成毒性損害。
- 實驗證據: 在兔眼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中,灌注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三尖杉酯鹼 (H),術後觀察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晶體後囊透明度更好。
- 結果: H 可作為預防後發性白內障的安全有效藥物,且晶體後囊前無明顯晶體上皮細胞增殖和炎性細胞吸附,角膜內皮等眼內組織無明顯病理改變。
2. 增強骨髓造血功能
- 機制: 適當劑量的 H (三尖杉酯鹼) 能增強骨髓造血機能。
- 實驗證據: 雙盲實驗表明,H 具有促進骨髓 CFU-E (紅系集落形成單位) 和 BFU-E (爆發形成單位) 增殖的作用。
- 注意: 劑量過大反而會起抑制作用。
3. 藥物動力學特性
- 吸收、分布和排泄: H 和 HH 具有相似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特點。靜脈注射後,H 主要分布在腎臟,其次是肝、骨髓、肺、心、腸及脾;HH 主要分布在骨髓,其次是腎、肝、脾、肺、心及胃腸。肌肉和腦中濃度較低。
- 組織濃度變化: 給藥後 2 小時,兩藥在各組織中的濃度迅速下降,但骨髓中的濃度下降較慢。
- 半衰期: 兩藥的半衰期相似,快相約 3 分鐘,慢相 50 分鐘左右。
- 排泄途徑: 主要經腎臟和膽道排泄,並存在肝腸循環。24 小時內的排出量佔給藥總量的 50% 左右,其中經尿排出的 H 和 HH 分別佔 30.2% 和 42.2%,而經糞便排出者分別佔 16.6% 和 6.3%。
- 藥物原型: 排出物中,原型藥 H 佔 1/2,HH 佔 1/3。
- 吸收方式: 兩藥均可以肌注或口服吸收,但吸收較慢且不完全。
4. 白血病治療
- 療效: 對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療效較好。
-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HH 對晚期慢性期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CML) 患者有治療作用。
- 臨床研究: 在針對 CML 晚期慢性期患者的研究中,持續輸注 HH 治療,達到血液學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H 與阿糖胞苷聯合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也顯示出較高的完全緩解率和有效率。
5. 其他腫瘤相關應用
- 腦腫瘤: H 與氨甲蝶呤或卡氮芥 (BCNU) 聯合,可用于腦血管內化療治療惡性腦瘤。
- 其他腫瘤: HH 可用于頭頸部腫瘤的化療。
6. 其他疾病
- 陰莖硬結症和銀屑病: H 局部注射可用於治療陰莖硬結症和銀屑病。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HH 可用於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3. 抗氧化
三尖杉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歸因於其含有豐富的三尖杉酯醇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的作用,從而延緩衰老。此外,三尖杉還含有其他抗氧化成分,如酚類化合物和類黃酮,進一步增強其抗氧化作用。
4. 免疫調節
三尖杉的免疫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 增強免疫細胞活性:三尖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如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淋巴細胞等,從而提高機體清除病原體的能力。
- 調節細胞因子分泌:三尖杉可以調節細胞因子分泌,如介白素-2、腫瘤壞死因子-α和干擾素-γ等,這些細胞因子在免疫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
- 抑制炎症反應:三尖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的發生和發展,從而減輕組織損傷。
- 抗腫瘤作用:三尖杉的免疫調節功能也與其抗腫瘤作用密切相關。三尖杉可以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
5. 抗癌
- 三尖杉的抗癌作用機制可能與其生物鹼成分有關,如紫杉醇,它能抑制癌細胞生長並誘導凋亡。
- 三尖杉提取物已被開發成抗癌藥物,如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癌症。
- 三尖杉的抗癌作用已在多項研究中得到證實,但其使用須謹慎,因其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和過敏反應。
三尖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一般提取其中生物鹼,製成注射劑使用,具體參見「制劑」與現代臨訂研究「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品的毒性反應主要是對造血系統的抑製作用,還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
三尖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三尖杉含有的化學成分
三尖杉鹼(cepha-lotaxine), 表三尖杉鹼(Epicephalotaxine), 左旋乙酰三尖杉鹼(Levo-acetylcephalotaxine), 右旋乙酰三尖杉鹼(Dextro-acetylcephalotaxine), 粗榧鹼(harringtonine), 高粗榧鹼(homoharringtonine), 異粗榧鹼(isoharringtonine), 脫氧粗榧鹼(deoxyharringtonine), 11-羥基三尖杉鹼(11-Hydroxycephalotaxine), 去甲基三尖杉鹼(Desmethylcephalotaxine), 橋氧三尖杉鹼(drupacine), 三尖杉酮鹼(Cephalotaxinone), 去甲基三尖杉酮鹼(demethylcephalotaxinone), 4-羥基三尖杉鹼(4-Hydroxycephalotaxine), 海南粗榧新鹼(Hainanensine), 異三尖杉酮鹼(Isocephalotaxinone), 臺灣三尖杉鹼(wilsonine), 表臺灣三尖杉鹼(Epiwilsonine), 福建三尖杉鹼(Cephalofortuneine), 三尖杉種鹼(Fortuneine), 表福建三尖杉鹼(Epicephalofortuneine), 3-表謝漢墨異次鹼(3-Epischelhammericine), 3-表甲基謝漢墨異次鹼(3-Epimethylschelhammericine B), 海南粗榧內酯(hainanolide), 海南粗榧內酯醇(Hainanolido), 芹菜素(Apigenin), 金聖草素(Chrysoeriol), 紅杉醇(Sequoyitol), D-1-O-甲基粘肌醇(D-1-O-methylmucoinositol), 蒎立醇(pinit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