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Hibiscus syriacus L.
Shrubalthea Flower
- 別名:白木棉花,朝開幕落花,白槿花,苦松花,藩籬花,白麵花,扁狀花,木紅花,水昌花,碗蓋花,里梅花,槿樹花,桐樹花,喇叭花,木荊花,白水綿花,水槿花,燈盞花,瘧子花,芭壁花,籬障花,大碗花,三七花,肉花,打碗花,白玉花,白棉花,旱蓮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白飯花,扦金花,新米花,飯湯花,槿鈴花
- 藥品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選晴天早晨,花半開時採摘,曬乾。
- 道地藥材:河北, 陝西, 台灣, 華東地區, 中南地區, 西南地區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木槿花的傳統功效
1. 涼血解毒
木槿花性味甘、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咳血、白帶、瘡癤癰腫等症。此外,木槿花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木槿花的花蕾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美白、抗衰老的功效,可製成化妝品或藥品使用。
2. 清熱利濕
木槿花具有清熱利濕的功能,可用於治療腸風瀉血、赤白下痢、痔瘡出血等症。此外,木槿花還具有止血、降血壓、抗氧化、抗菌等功效。木槿花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木槿花中的槲皮素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木槿花中的花色素苷具有降血壓作用,可以降低血壓。
木槿花的古代典籍
- 《 日華子諸家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日華子諸家本草》中的記載,木槿花具有以下療效:
1. 治療腸風瀉血:木槿花可用於治療因腸道出血所導致的瀉血癥狀。
2. 處理赤白痢:對於赤白痢(即帶有黏液或血液的腹瀉)也有一定的療效。
3. 焙乾入藥:將木槿花焙乾後可加入藥方中,增強其治療效果。
4. 泡湯代茶治風:將木槿花泡製成湯飲,可以代替一般的茶飲,對於風濕、風寒等疾病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總結而言,《日華子諸家本草》認為木槿花在治療腸道出血、腹瀉及風濕類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
- 《 本草綱目》: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綱目》的記載,木槿花具有以下功效:
1. 消瘡腫:木槿花能幫助消除皮膚上的瘡痛和腫脹,可能因為它有抗炎作用。
2. 利小便:它有利尿效果,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廢物,對泌尿系統有益。
3. 除濕熱:木槿花能清除體內的濕熱,對改善因濕熱引起的各種不適有幫助,如濕疹、黃疸等。
- 《 本草匯言》:根據中醫古書《本草匯言》的記載,木槿花有著清熱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去除各種熱氣。它具有滑潤通利的特性,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積滯物。特別是在治療赤白痢疾(即大便帶血或黏液)方面,木槿花顯得非常有效,尤其是當患者感到大便乾澀,排便困難,甚至有便意卻無法順利解出時。
在使用上,《本草匯言》提議將新鮮的木槿花搗碎成汁,再與生白酒混合,溫熱後飲用,這種方式能更好地發揮其治療效果。
- 《 醫林纂要》:根據中醫古書《醫林纂要》的記載,木槿花這種中藥對於有肺熱咳嗽並伴有吐血的患者來說特別適合。它不僅能治療肺部疾病,還因為其具有甘甜補益及淡滲利濕的功效。
此外,木槿花中的白色和紅色花朵可以分別用來治療不同類型的痢疾。這是基於中醫理論中,認為大腸與肺、小腸與心相互關聯。痢疾主要由這兩個腸道的濕熱所導致,而木槿花能夠幫助滑利腸胃,去除濕熱,從而達到治療痢疾的效果。
- 《 本經逢原》:《本經逢原》這本書對於中藥「木槿花」的解釋是這樣的:
如果木槿花是紅色的,它能用來治療腸風和出血性痢疾。換句話說,當人體內的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導致便血或是血液混雜在糞便中的情況,紅色的木槿花可以作為治療的藥材。
而白色的木槿花,則是專門用來處理白帶過多和白色痢疾的問題。白帶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分泌的白色物質過多,而白色痢疾則是指一種呈現為白色粘液的痢疾。因此,白色木槿花對於這兩種疾病有其治療效果。
總結來說,《本經逢原》指出木槿花的顏色不同,其治療的範圍也會有所不同,紅色木槿花主要針對腸風血痢,而白色木槿花則適用於白帶過多和白色痢疾的治療。
木槿花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鮮者30-60g。外用:適量,研末或鮮品搗爛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木槿花的食用禁忌
- 木槿花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 木槿花有收斂作用,孕婦不宜食用。
木槿花的食用注意事項
- 木槿花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引起腹瀉。
- 木槿花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 木槿花有收斂作用,孕婦不宜食用。
木槿花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臟病腎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咳血全身性水腫大便膿血咳嗽痢疾白帶痔瘡損傷癤癰低血壓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