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
Hempleaf Negundo Chastetree Juice
- 別名:荊瀝,牡荊汁,黃荊莖瀝
- 藥品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莖用火燒灼而流出的液汁。
- 道地藥材:河北, 湖北, 貴州, 湖南, 四川, 廣西, 廣東, 華東
- 生長環境:低山, 路邊, 灌叢, 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牡荊瀝的傳統功效
1. 行氣血
牡荊瀝的行氣血功能主要體現在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方面。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瘀滯的狀況,從而緩解胸腹脹痛等症狀。此外,牡荊瀝還具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2. 通經洛
牡荊瀝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淤堵,緩解經閉、痛經等症狀。牡荊瀝還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組織修復,對跌打損傷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牡荊瀝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外用於治療瘡瘍腫痛、皮膚瘙癢等症。
3. 化痰涎
牡荊瀝的化痰涎功效主要體現在其能祛除痰熱、化解痰涎方面。它性微寒,味辛、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散結消腫的功效。臨牀常被用於治療痰熱咳嗽、痰多不爽、咳喘氣促等症。此外,牡荊瀝還能清熱解毒,抑制細菌生長,對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也有較好的療效。
4. 除風熱
牡荊瀝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腫痛等症。此外,牡荊瀝還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扭傷、挫傷等症。另外,牡荊瀝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皮膚感染、瘡癤腫痛等症。
牡荊瀝的古代典籍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牡荊瀝是一種能化痰祛風的絕佳藥物。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千金翼》一書中提到,對於風病患者,如果症狀伴有熱象,應經常服用由竹瀝、牡荊瀝及薑汁按五合比例混合均勻後的熱飲,持續服用直至病情好轉為止。
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大家陶弘景也曾經表示,牡荊汁在治療心風方面效果最佳。而在《延年祕錄》這本書裡,則有這樣的記載:當病患體內熱氣較重時,應使用竹瀝;而當寒氣較重時,則應該選擇牡荊瀝來進行調理。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對於牡荊瀝的描述,強調了其在化痰祛風方面的優秀療效,並引用了多位古代醫學大家的觀點,說明瞭牡荊瀝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方式。
- 《 丹溪心法》:根據中醫古書《丹溪心法》的記載,對於中風的治療,主要認為是因為血液不足並伴有痰濕。在處理痰濕問題上,如果病患體力充沛且食慾正常,可以使用牡荊瀝來治療。然而,若病患體力較弱且食慾不佳,則應選擇竹瀝作為治療手段。無論使用哪種瀝液,都必須加入薑汁來輔助治療效果。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牡荊瀝是一種能化痰祛風的絕佳藥物。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千金翼》一書中提到,對於風濕病患者,尤其是有熱症的患者,可以將竹瀝、牡荊瀝與薑汁各五合混合均勻後加熱服用,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此外,南朝梁代的醫學家陶弘景也認為,牡荊瀝在治療心風(一種精神疾病)方面效果最佳。《延年祕錄》這本書則指出,在治療上,若是屬於熱性疾病的,應使用竹瀝;而若屬寒性疾病的,則應該使用牡荊瀝。
- 《 本草述鉤元》:根據《本草述》這本書中的記載,它引用了《延年祕錄》的一段描述,提到在治療熱病時多使用竹瀝,而在處理寒症時則多使用牡荊瀝,這似乎暗示了牡荊瀝具有溫暖的性質。然而,牡荊的葉子被描述為苦寒,而牡荊瀝是從牡荊的莖葉中提取的,這樣來說,我們可以認為牡荊瀝是溫性的嗎?
事實上,根據陶弘景(隱居)的說法,牡荊汁是冷且甜的。再看朱丹溪的觀點,他認為氣虛無法進食的人應使用竹瀝,而氣實能進食的人則應使用牡荊瀝,這進一步表明牡荊瀝的性質並非溫熱而是偏涼。
此外,牡荊葉用於治療九竅出血,似乎能夠在陽中調和陰氣,正如陶弘景所說,牡荊瀝能夠治療心風。再者,牡荊瀝用於心虛驚悸的治療,並非單純以寒克熱。據醫書記載,牡荊瀝也可用於治療肝風、心神煩熱、語言蹇澀以及失眠等症狀,這顯示出牡荊瀝在保持心神清靜方面的作用。
由此可見,前人將牡荊瀝視為治療心風的最佳選擇,顯然有其深遠的見解。然而,牡荊瀝和竹瀝各自適用於不同的病情,我們在使用時必須加以區別,不能僅僅根據氣虛或氣實來劃分。
- 《 本草拾遺》:根據中醫古書《本草拾遺》的記載,牡荊瀝這種中藥具有多種功效。飲用牡荊瀝可以幫助緩解心情悶鬱,消除身體的煩熱感,對頭痛、頭暈及視線模糊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此外,它還能緩和心頭不適、有嘔吐感的情況,以及突然失聲的問題。對於小兒因心熱引起的驚癇情況,牡荊瀝亦有一定的舒緩效果。
牡荊瀝同時也具有止渴的功效,能幫助控制口渴的感覺,並有助於減少痰液和口水的分泌。更為特別的是,牡荊瀝還能讓人精神集中,不易感到疲倦,有助於保持清醒狀態,不易進入睡眠。以上皆是《本草拾遺》對牡荊瀝功效的描述。
- 《 丹溪心法》:
牡荊瀝通過其獨特的藥性,能有效打開堵塞的經絡,讓氣血得以順利流通,從而達到調理身體、增強體質的效果。在古代,牡荊瀝常被用於治療因氣血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
總結而言,《丹溪心法》對牡荊瀝的描述突出了其在疏通經絡和促進氣血循環方面的功效,這也是其在中醫臨牀應用中的主要價值所在。
- 《 本草綱目》:根據中醫古籍《本草綱目》的記載,牡荊瀝這種中藥有多種功效。首先,它能去除風熱,也就是說,對於由風邪和熱邪引起的疾病有療效。其次,牡荊瀝可以開通經絡,改善人體的循環系統,讓氣血運行更順暢。再者,它具有導痰涎的作用,即幫助排出體內的痰濕,改善呼吸道相關的問題。
此外,《本草綱目》還提到牡荊瀝能夠促進血氣運行,對調節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幫助。最後,牡荊瀝也具有解熱痢的效果,可緩解因熱毒導致的腹瀉症狀。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認為牡荊瀝是一種能祛風清熱、開通經絡、化痰利濕、調血氣以及解熱痢的中藥,對於多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牡荊瀝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沸水衝,30-60ml。外用:適量,塗敷;或點眼。
牡荊瀝的炮製
夏、秋採新鮮牡荊粗莖0.3m左右,兩端架於磚上,其下以火燒之,則莖汁從兩端瀝出,以器取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牡荊瀝的注意事項
- 牡荊瀝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 牡荊瀝不宜長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牡荊瀝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口苦、便祕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牡荊瀝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中藥,在臨床上有廣泛的應用。但是,在使用牡荊瀝時,一定要注意它的禁忌,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牡荊瀝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腦中風角膜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精神分裂症暈眩眼睛紅痛牙齒緊閉口張不開損傷癤頭痛感冒咳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