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
Hempleaf Negundo Chastetree
- 藥品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根。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洗淨,切片,曬乾。
- 道地藥材:河北, 湖北, 貴州, 湖南, 四川, 廣西, 廣東, 華東
- 生長環境:低山, 路邊, 灌叢, 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牡荊根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牡荊根清熱解毒的機制可能與其所含有的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有關。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緩解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另外,牡荊根中的生物鹼還具有鎮靜、鎮痛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咽喉腫痛等症狀。
2. 除濕止痛
牡荊根的除濕止痛功效主要歸因於其所含有的生物鹼、揮發油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可以緩解風濕痹痛、牙痛等症狀。此外,牡荊根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從而起到預防風濕病復發的作用。
3. 祛風解表
牡荊根性微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發散風寒、解表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其發散風寒的功效主要是通過辛溫的藥性,使毛孔疏鬆,促進汗液排出,祛除體內風寒之邪。此外,牡荊根還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水腫等症。
牡荊根的古代典籍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牡荊這種植物有著苦味,而苦味在中醫學上認為具有降氣的作用;同時它又有辛溫的特性,辛溫能散寒驅風。當它降氣時,便能幫助化痰;而當它散寒時,則能祛風。因此,對於風痰這類疾病來說,牡荊是個合適的選擇。
牡荊的另一個功效,即解肌發汗,卻少有人知曉。根據《王氏奇方》的記載,有一人患有風濕症多年,後來服用由七葉黃荊的根皮、五加的根皮以及接骨草等量煎煮而成的湯藥,結果病情得到了康復。這可能就是利用了牡荊的上述特性。以上便是《本草綱目》對牡荊根的解釋。
- 《 名醫別錄》:根據中醫古書《名醫別錄》的記載,牡荊根主要用於治療長時間的腹瀉,也就是所謂的「久痢」。此外,它也被用來處理霍亂引起的轉筋症狀,這種情況常伴隨著嚴重的肌肉痙攣。
牡荊根還適用於治療血淋,這是一種尿液中帶有血液的病症。同時,對於下體部位的皮膚病變,如瘡瘍等,牡荊根也有一定的療效。
最後,牡荊根還被認為可以緩解腳部浮腫及全身水腫的問題,對於改善由腳氣病所引發的腫脹有幫助。
以上為《名醫別錄》中對牡荊根的解釋與應用範圍,並未涉及現代醫學觀點或使用建議。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牡荊這種植物有著苦味,而苦味在中醫學上認為具有降氣的作用;同時它又有辛溫的特性,辛溫能夠散寒驅風。當它降氣時,便能幫助化解痰濕;而當它散寒時,又能驅除風邪,因此對於風痰類的疾病非常適用。
牡荊還有一種能解肌發汗的功效,但這一點在當時似乎並未被世人所熟知。根據《王氏奇方》中的記載,曾有一人患有風濕症多年,後來使用了七葉黃荊的根皮、五加的根皮以及接骨草,三種材料等量煎煮成湯,每日服用,結果病情得以康復。由此可見,牡荊的這種功效應該就是基於這個道理。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認為牡荊能化解風痰,且具有解肌發汗的效果,這點在古人的實踐經驗中得到了驗證。
- 《 名醫別錄》:根據中醫古書《名醫別錄》的記載,牡荊根這味中藥,可以用水煮來服用。其主要療效是針對心風、頭風以及身體各部位的風濕症狀,能有效地解除肌肉緊繃,促進發汗,有助於改善相關的不適症狀。這說明瞭牡荊根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範圍及作用,特別強調其對風濕類疾病的治療效果。
牡荊根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牡荊根的抗腫瘤作用機制包括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和轉移等。研究表明,牡荊根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和萜類化合物等具有抗腫瘤活性。此外,牡荊根還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這些作用也有助於其抗腫瘤效果。
2. 降血壓降血糖
牡荊根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皁苷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活性、增加一氧化氮生成等作用,從而達到降血壓、降血糖的效果。另外,牡荊根還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改善糖代謝、增強免疫力。
3. 抗菌抗炎
牡荊根的抗菌抗炎作用主要體現在其所含有的生物鹼和揮發油成分。生物鹼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繁殖。揮發油成分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能緩解感染部位的炎症反應。此外,牡荊根還含有皁苷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能幫助機體抵抗感染。
牡荊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原發性高血壓精神分裂症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感冒頭痛牙齒痛風濕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