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根

磨盤根

MO PAN GEN

  • 英文名稱: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Sida indica L.] Indian Abutilon Root
  • 別名:磨盤草根,帽仔盾頭
  •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磨盤草的根。[]採收和儲藏:4月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 道地藥材:廣東, 廣西
  • 生長環境:砂地, 河谷, 山坡, 路旁, 平原, 曠野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磨盤根的傳統功效


1.

磨盤根,味甘淡,性涼。其在中醫學中常歸為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品。現代研究觀察到其水提液能抑制肉芽腫形成及炎症反應,降低促炎因子,這與傳統醫學中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不謀而合。此顯示磨盤根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壅滯,緩解因熱毒或瘀滯引起的腫痛問題。

2. 清熱利濕

磨盤根味甘、淡、涼,此藥性組合使其具備卓越的清熱利濕功效。味甘能緩急,味淡具滲濕利水之功,性涼則能清除體內鬱熱,此三者相協,共同發揮清利濕熱的效用。磨盤根歸屬於肺、胃、大腸經,故能針對這些經絡所循行之處的濕熱病症進行治療。其清熱利濕之功,尤其體現於治療濕熱內阻所致的胃痛、腹痛及洩瀉。此藥能透過其淡滲利濕作用,將濕邪排出體外,同時以其涼性,清除濕邪所伴隨的熱象,從而達到調和臟腑,止痛止瀉之效。

3. 利水滲濕

磨盤根,歸於脾、腎二經,味甘性寒,為傳統中醫藥中利水滲濕的著名藥材。其卓著的利水滲濕功效,乃通過其獨特的藥性作用於人體水液代謝的關鍵臟腑。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液代謝與氣化,磨盤根入此二經,正能協調其功能。它能增強脾胃功能,健運脾陽,有助於脾臟更好地運化水濕,化濕祛痰,確保水液正常輸布與排出。同時,其涼潤之性亦可間接清除因濕熱所致的鬱滯。磨盤根本質在於促進體內水液的正常運轉,將多餘水濕從體內排出,從而有效緩解水腫等濕邪停滯的症狀,使其成為治療水腫、利水滲濕的良藥,充分體現中醫「通利小便以實膀胱」的治則精神。

4. 活血化瘀

磨盤根,性味苦寒,歸肝、腎經,其活血化瘀之功,深植於其藥性。中醫理論載,苦味能瀉能燥,有通行之力;寒性則能清熱涼血。瘀血阻滯常與熱邪相兼,磨盤根之苦寒恰能清熱散瘀,消散凝滯。肝主疏泄,藏血,其功能失調易致血瘀;腎主藏精,又關乎胞宮沖任,影響婦人經產。磨盤根入肝經,能助肝氣條達,理氣活血,使肝經瘀阻得解。入腎經則可調暢下焦氣血,利於瘀血排出,故善治跌打損傷、經閉、產後瘀血腹痛等症。正因其通利血脈、消散癥結之性,如《本草綱目》所述「散瘀血,定疼痛」,乃透過其苦寒通利之效,清理血脈,消散阻滯,使氣血暢通,瘀去痛消。

5. 清熱瀉火

磨盤根味甘、性寒,其清熱瀉火之效,根植於其寒涼藥性。中醫認為,甘寒之品能直入臟腑,清除內蘊之火熱病機。其「清熱」體現於化解熱病邪氣所致之發熱、口乾舌燥等實熱症狀。磨盤根之性寒涼,可直折熱邪,緩解身體因熱毒熾盛所引發的炎症反應,清除熱毒對肌膚瘡瘍造成的影響。

而「瀉火」之功,則更針對病理性之熾盛火邪。磨盤根尤擅「涼肝平肝」,此乃針對肝經火熱亢盛之專效。肝屬木,易生風化火,所致之火氣上擾,可見火乘肝旺、目赤腫痛、煩躁不安,甚或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磨盤根以其寒性直降肝火上炎,使肝經之熱邪得以下降,從而平抑因肝火熾盛及肝經濕熱所引起之諸般火熱症狀。其甘潤特性亦有助於緩解因熱病而導致的津液耗傷,兼顧扶正祛邪。

磨盤根的古代典籍


磨盤根的現代功效


1. 抗骨關節炎

磨盤根水提液在現代藥理學中,展現顯著抗骨關節炎功效。其機制包括:抑制軟骨細胞的炎症反應,透過下調白細胞介素-1β(IL-1β)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表達,減輕關節炎症。同時,它保護軟骨細胞免受損傷,並促進其增殖分化,修復受損軟骨組織。這些作用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症狀,提升關節靈活性及活動範圍,為骨關節炎治療提供新方向。

2. 保護肝腎

磨盤根水提液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對肝腎具顯著保護功效。其主要作用機制,在於所含黃酮類化合物與三萜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展現出卓越的抗氧化及抗炎特性,能有效對抗氧化應激、抑制炎症反應,從而減輕肝腎細胞損傷。臨床研究亦指出,磨盤根能顯著降低血清轉氨酶、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標,有助於改善肝腎功能,促進受損器官的恢復。此藥理作用為其傳統補益肝腎、清熱解毒功效提供了現代科學依據。

3. 保護心腦血管

磨盤根水提液對心腦血管具顯著保護作用,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及腦缺血症狀。現代藥理分析其機制涵蓋多方面:其一,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藉此改善血脂代謝,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其二,可降低血糖,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並改善抵抗性,增強機體葡萄糖利用。其三,通過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及降低阻力來降低血壓。其四,具強效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脂質過氧化,保護心腦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4. 抗腫瘤

磨盤根水提液具抗腫瘤功效,能顯著延緩腫瘤生長。現代藥理研究揭示其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此外,它亦能提升機體免疫功能,進而抑制腫瘤的發展與轉移。其抗腫瘤作用機制,可能源於其所含的皁苷、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此藥材作為天然抗腫瘤潛力分子,展現良好發展前景。

5. 抗氧化

磨盤根的水提物展現出顯著的抗氧化活性,其藥理基礎在於清除體內過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從而減輕細胞所承受的氧化壓力。此抗氧化作用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特別是黃酮類化合物與生物鹼。這些化合物具有高還原電位,能有效與自由基電子配對,使其失去活性,中和其對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損害,進而保護細胞膜、DNA及蛋白質等關鍵結構免受破壞。此外,磨盤根中亦含有酚類化合物及多醣體等天然抗氧化劑。它們協同作用,進一步強化整體抗氧化防禦系統,提升機體對抗自由基攻擊的能力。此綜合效應有助於延緩細胞衰老過程,並可能透過調節免疫反應,間接支持免疫功能。

磨盤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磨盤根注意事項

  1. 妊娠女性及哺乳期婦女禁用:磨盤根具有滑胎作用,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
  2. 脾胃虛弱者慎用:磨盤根性涼,脾胃虛弱者服用後可能加重腹瀉症狀。
  3. 高血壓患者慎用:磨盤根具有降血壓作用,高血壓患者服用後可能導致血壓過低。
  4. 服用抗凝劑者慎用:磨盤根含有 kumarin 成分,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會增強抗凝劑的藥效,增加出血風險。
  5. 手術前後應暫停服用:磨盤根會影響凝血功能,在手術前後服用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
  6. 與某些藥物相互作用:磨盤根可能會與某些藥物,例如:抗血小板藥物、抗凝劑、華法林產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安全性。
  7. 長期服用可能損傷肝臟:磨盤根中含有吡咯裡西定生物鹼,長期服用可能會損傷肝臟。
  8. 服用過量可能導致肝毒性:服用磨盤根過量可能會導致肝毒性,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9. 避免長期連續服用:磨盤根建議間歇性服用,避免長期連續服用,以降低肝臟損傷風險。
  10. 使用前諮詢合格醫療人員:在使用磨盤根前,應諮詢合格的醫療人員,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和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

磨盤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耳鳴前列腺炎胰臟炎耳聾腹股溝疝氣中耳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大腸激擾綜合症咳嗽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耳朵痛腹痛痔瘡動脈損傷動脈粥樣硬化口乾疼痛低血糖低血壓吐血

磨盤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香樹脂醇(β-Amyrin), 生物鹼(Alkaloids), 棕櫚酸(Palmitic acid), 辛酸(Caprylic acid), 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 十八碳一烯酸(Oleic acid (18:1)), 脂肪(Fat)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