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 [= Pteris latiuscula Desv.]
Rhizome of Eastern Bracken Fern
- 別名:小角,蕨雞根,蕨粉,烏角
- 藥品來源:為蕨科植物蕨的根莖。採收和儲藏:秋、冬挖取,洗淨,曬乾。
- 生長環境:林緣, 山坡, 草地, 山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蕨根的傳統功效
1.
蕨根的抗炎作用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多糖成分。這些多糖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產生和促進炎症消退的作用。研究表明,蕨根多糖可抑制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產生,並促進巨噬細胞吞噬炎症物質,從而減輕炎症反應。此外,蕨根多糖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組織損傷,進一步緩解炎症。
2. 解毒消腫
蕨根中的生物鹼成分具有抗炎、鎮痛和抗氧化作用,能夠有效地緩解炎症和腫脹。此外,蕨根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因此,蕨根不僅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還具有增強免疫力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3. 平肝安神
蕨根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良好的平肝安神作用,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神經興奮,改善睡眠質量。此外,蕨根還含有生物鹼、酚類、皁苷等成分,也具有鎮靜安神、養心益氣的功效。
4. 利濕
蕨根中的鉀離子和鈉離子濃度都很高,能增加腎絲球濾過率,促進尿液的生成,從而起到利尿消腫的作用。此外,蕨根中還含有揮發油和樹脂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幫助清除尿路感染,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
5. 清熱
蕨根的清熱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蕨根中的多糖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從而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 蕨根中的氨基酸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減少熱性病的發生。
- 蕨根中的維生素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從而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蕨根的清熱功效在臨牀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肺炎等熱性病症。
蕨根的古代典籍
- 《 本草綱目》: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蕨根燒成灰後,可以和油調合,用來敷在被蛇咬或是蟲咬傷的地方。
這句話說明瞭蕨根在古代中醫學中的應用方式,主要是在外傷治療上,特別是針對蛇類或昆蟲咬傷的情況,蕨根燒成的灰與油混合後,可作為外敷的藥物使用。
- 《 分類草藥性》:根據中醫古書《分類草藥性》的記載,蕨根這種中藥主要用於調理女性的月經不調問題,如紅色崩漏(月經量過多)和白帶異常;同時,它也適用於治療男性的咳嗽症狀。
在古代的中醫學中,蕨根被視為一種具有調節生理機能、止血及清熱作用的藥材。對於女性而言,其能幫助調節子宮功能,改善月經失調的情況;而對男性來說,則可用於緩解因肺部熱氣引起的咳嗽問題。
- 《 嶺南採藥錄》:根據中醫古書《嶺南採藥錄》的記載,蕨根是一種具有清熱退燒功效的中藥。它可以治療黃疸,也就是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的肝臟疾病;能緩解由風邪引起的腫痛,如風濕痛等;對於眼睛疼痛也有療效。此外,蕨根還可用來治療咽喉部位的炎症,包括因熱毒導致的咽喉紅腫、疼痛。在處理傷寒和溫病等傳染性疾病時,蕨根也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藥材。
換句話說,《嶺南採藥錄》認為蕨根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特別是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方面有顯著效果,適用於黃疸、風濕性疼痛、眼疾、咽喉炎以及某些傳染病的治療。
- 《 廣州植物志》:根據中醫古書《廣州植物誌》的記載,蕨根這種中藥有多種功效。首先,它可以驅散風濕,對於因風濕所導致的身體不適有著良好的緩解效果。其次,蕨根有利尿作用,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廢物,對改善水腫等問題有所幫助。再者,它具有解熱功能,對於發燒、熱性疾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外,《廣州植物誌》還指出,蕨根可以治療脫肛,即直腸或肛門部位的組織膨出,這在古代醫學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最後,蕨根還具有驅蟲效果,能夠清除體內的寄生蟲,對維護腸道健康有益。
總結來說,《廣州植物誌》認為蕨根是一種具有驅風濕、利尿、解熱、治脫肛以及驅蟲等多重功效的中藥。
- 《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根據中醫古書《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的記載,蕨根這味中藥具有多種功效。首先,它能強壯我們的脾胃,對提升消化系統的健康有幫助。其次,蕨根還能減緩心煩意亂的情緒,使人心情平靜,精神安定。再者,它對維護我們五臟的運作平衡亦有良好作用,有助於整體健康。最後,《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還指出,蕨根能用來治療婦女的白帶問題,顯示其在婦科疾病上的應用價值。
總的來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認為蕨根是一種非常全面且有益的中藥,對身心健康都有正面影響。
蕨根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蕨根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損傷,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此外,蕨根還含有其他抗腫瘤活性成分,如多糖、萜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可以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等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
2. 抗氧化
蕨根中的黃酮類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和芹菜素等,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蕨根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如沒食子酸和鞣花酸等,也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減少氧化應激的發生。因此,蕨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預防和延緩衰老,減少疾病的發生。
3. 抗菌
蕨根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抑制細菌生長和繁殖的作用。研究表明,蕨根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細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此外,蕨根提取物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抵抗感染和清除自由基,從而增強免疫力。
蕨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粉或炙灰調敷。
蕨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痔瘡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脫肛大腸激擾綜合症咽喉痛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皮膚顏色發黃咳嗽腹痛痢疾白帶黃疸腹瀉感冒損傷肺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