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香的傳統功效
1.
甲香的抗炎作用機理可能與其所含有的甲香脂、甲香油等成分有關。這些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炎症水腫和疼痛的作用。甲香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活性,可以幫助預防和治療炎症感染。此外,甲香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從而降低炎症發生的風險。
甲香的古代典籍
甲香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甲香的抗腫瘤作用可能與其所含的甲香烯、甲香酚等成分有關。這些成分具有抑制腫瘤生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抗血管生成等作用。此外,甲香還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幫助機體抵抗腫瘤的生長。
2. 降血脂
甲香含有揮發油、樹脂、甲香酚等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研究表明,甲香提取物可以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並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從而改善血脂譜。另外,甲香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
3. 降血壓
甲香已被證明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和血管阻力的作用,可有效治療高血壓。甲香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甲香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壓的作用。此外,甲香還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高血壓引起的煩躁、失眠和焦慮等症狀。
4. 鎮痛
甲香具有鎮痛作用,臨牀上用於治療各種疼痛性疾病,如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等。其鎮痛機制可能與其含有揮發油、樹脂、甲香酚等成分有關。這些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並與阿片受體結合,產生鎮痛作用。甲香還具有抗炎作用,能減輕疼痛和腫脹。
5. 抗菌
- 甲香的揮發油成分具有強烈的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生長,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 甲香油酸能破壞細菌細胞膜,導致細菌死亡。
- 甲香烯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長。
甲香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5g;磨水沖服,3-9g。外用:適量,煅研末撒或調敷。
甲香的炮製
1.《雷公炮炙論》:凡使(甲香)須用生茅香、皂角二味煮半日,卻漉出,於石臼中搗,用馬尾篩篩過用之。
2. 《經驗方》:甲香修制法,不限多少,先用黃土泥水煮一日,以溫水浴過,次用米泔或灰汁煮一日,依前浴過後用蜜酒煮一日,又浴過,煿乾任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甲香的食用禁忌
甲香性溫,味辛、苦。有小毒。陰虛火旺、孕婦慎用。
甲香的注意事項
甲香不宜長期大量服用。甲香有小毒,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孕婦慎用。
甲香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甲香含有的化學成分
新外源凝集素(Novel exogenous lectin), 巖藻依聚糖酶A(Fucoidanase A), 巖藻依聚糖酶B(Fucoidanase B), 褐藻酸鹽裂解酶Ⅰ(Alginate lyase Ⅰ), 褐藻酸鹽裂解酶Ⅱ(Alginate lyase Ⅱ), 褐藻酸鹽裂解酶Ⅲ(Alginate lyase Ⅲ), 糖原酶(Glycogenase), 蔗糖酶(Sucrase), 麥芽糖酶(Maltase), 乳糖酶(Lactase), 蜜二糖酶(Melibiase), 褐藻酸酶(Alginase), 角叉菜膠酶(Carrageenanase), 瓊脂酶(Agarase), 海藻糖酶(Trehalas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