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蒾

莢蒾

JIA MI

  • 英文名稱: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Linden Viburnum Stem
  • 別名:檕迷,酸湯桿,孩兒拳頭,挈檀,羿先
  •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莢蒾的莖、葉。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 道地藥材:山西, 陝西, 山東, 河南,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 生長環境:丘陵, 灌木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莢蒾的傳統功效


1.

莢蒾的抗炎作用主要體現在其果實、根皮和葉子中。果實中的鞣質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小鼠的急性炎症。此外,莢蒾根皮中的木犀草素和葉子中的生物鹼也具有抗炎作用。這些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從而減輕炎症反應。莢蒾的抗炎作用在醫學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可以作為抗炎藥物或保健品使用。

2. 活血

莢蒾的活血功效主要來自於其葉子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成分。維生素C可以增強血管韌性,防止血管破裂,而胡蘿蔔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因此,莢蒾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跌打骨折、產後傷風等症。此外,莢蒾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

3. 清熱解毒

莢蒾的根皮所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改善炎症反應,從而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在臨牀上,莢蒾根皮常被用於治療癰腫、瘡瘍等化膿性疾病,以及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等炎症性疾病。此外,莢蒾根皮還具有利尿、止瀉、止血等作用,在臨牀上也有所應用。

4. 疏風解毒

莢蒾果實中的揮發油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可緩解風熱感冒的症狀。鞣質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治療腹瀉。生物鹼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療疔瘡發熱等症。此外,莢蒾果實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療暑熱煩渴、口舌生瘡等症。

莢蒾的現代功效


1. 免疫調節

莢蒾的免疫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其果實中所含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成分。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提高機體對抗感染的能力。胡蘿蔔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是維持上皮細胞正常功能的重要營養素,可以增強機體的黏膜屏障,防止病原體的入侵。此外,莢蒾中的其他成分,如多酚類物質和皁苷類物質,也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2. 抗腫瘤

抗腫瘤機制: 莢蒾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調節細胞凋亡的功能。研究發現,這些化合物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此外,莢蒾中的其他成分,如三萜類化合物和多醣類化合物,也具有抗腫瘤作用。

應用前景: 莢蒾的抗腫瘤作用為其開發抗癌藥物提供了理論基礎。目前,一些研究正在進行中,旨在進一步探索莢蒾中抗腫瘤成分的藥理作用及其臨牀應用價值。

3. 抗菌

莢蒾果實中的揮發油具有抗菌作用,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多種細菌的生長。研究顯示,莢蒾果實提取物能夠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並降低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率。莢蒾根皮和葉子中的活性成分也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並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莢蒾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外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莢蒾性味辛、苦,有小毒,不宜過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莢蒾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甲狀腺腫感冒腹瀉胃潰瘍

莢蒾含有的化學成分


莢蒾螺內酯(Dilactone), 谷甾醇(Sitosterol), 熊果酸(ursolic acid), 谷甾醇-β-D-葡萄糖苷(sitosteryl-β-D-glucoside), 異槲皮苷(Isoquercitrin), 對-羥基苯基-β-D-阿洛糖苷(p-Hydroxyphenyl-β-D-alloside), 對羥基苯基-6-O-反-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Hydroxyphenyl-6-O-trans-caffeoyl-β-D-glucoside), 熊果苷(Arbutin), 呋喃卡苷(Furcatin), 毛柳苷(Salidroside), 乙酰膽鹼(Acetylcholine), 山奈酚(kaempferol), 槲皮素(Quercetin), 左旋表兒茶素/右旋表兒茶素((−)-Epicatechin/(+)-Epicatechin), 山奈酚-3-O-刺槐二糖苷(Kaempferol-3-O-robinobioside), 山奈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 山奈酚-3-O-(2G-鼠李糖基)芸香糖苷(Kaempferol-3-O-(2G-rhamnosyl)rutinoside), 山奈酚-3-O-龍膽二糖苷(Kaempferol-3-O-gentiobioside), 芸香苷(Rutin), 槲皮素-3-O-(2G-鼠李糖基)芸香糖苷(Quercetin-3-O-(2G-rhamnosyl)rutinosid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