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樅的主治功效
中藥雞樅主治《綱目》:"益胃,清神,治痔。"
雞樅,為樟科植物雞樅的乾燥枝葉。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功能主治為益胃,清神,治痔。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胃、心經。
功效
益胃,清神,治痔。
主治
胃痛,嘔吐,呃逆,泄瀉,痢疾,痔瘡,神志不清,失眠,癲癇。
現代研究
- 雞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腫瘤、鎮痛、鎮靜、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炎、抗凝血、免疫調節等作用。
- 雞樅的有效成分為揮髮油、黃酮類、三萜類、有機酸等。
- 雞樅具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雞樅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用。
雞樅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消化不良白帶乳腺炎慢性肝炎白喉百日咳感冒痔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