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Ficus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 [= F. lacor sensu auct. non Buch.-Ham.]
- 藥品來源:為桑科植物黃葛樹的乳汁。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切割樹皮使乳汁流出,隨採隨用。
- 道地藥材:雲南, 貴州, 四川, 廣西, 廣東, 海南
- 生長環境:濕地, 林中, 疏林, 溪邊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黃桷漿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 黃桷漿中的有效成分包括黃酮類化合物和鞣質。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的作用,而鞣質具有收斂和止瀉的作用。這些成分共同作用,可以幫助緩解食物中毒、蛇毒和毒蛇咬傷引起的症狀。
- 黃桷漿的解毒作用已被現代醫學所證實。研究表明,黃桷漿可以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並可以中和某些毒素。
- 黃桷漿的解毒作用可以通過口服或外用來實現。口服黃桷漿可以治療食物中毒、蛇毒和毒蛇咬傷。外用黃桷漿可以治療皮膚感染和炎症。
黃桷漿的古代典籍
- 《 草木便方》:《草木便方》這本中醫古籍中提到,黃桷漿這種中藥主要用於治療疥癩和血風癬這兩種皮膚疾病。疥癩是一種由疥蟲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常見症狀包括劇烈瘙癢、紅斑和丘疹等;而血風癬則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皮膚病名,特徵為皮膚乾燥、脫屑、紅斑和瘙癢等。由此可見,黃桷漿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具有良好的皮膚療效,特別是在處理上述兩種皮膚問題上。
- 《 重慶草藥》:《重慶草藥》這本書對於黃桷漿的描述與應用主要是在治療腮腺炎上。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就是,根據《重慶草藥》這本古籍記載,黃桷漿這種中藥能用於治療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種會導致腮腺腫脹的疾病,而黃桷漿被認為有療效可以對抗此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黃桷漿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過量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黃桷漿。
- 服用黃桷漿期間,應避免飲酒。
黃桷漿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三叉神經痛面部疼痛腮腺炎疥癬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