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A. giraldii Harms var. inermis Harms et Rehd.; Eleutherococcus giraldii (Harms) Nakai] Girald Acanthopanax Bark
- 別名:五爪刺,蜀五加,毛五甲皮,五加皮,刺五甲,刺甲皮,川加皮,刺加皮
-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紅毛五加的莖皮或根皮。採收和儲藏:6-7月間,砍下莖枝,用木棒敲打,使木部與皮部分離,剝取莖皮曬乾。
- 道地藥材:河北, 甘肅, 陝西, 四川, 河南, 湖北
- 生長環境: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紅毛五加皮的傳統功效
1. 散風寒
紅毛五加皮,性味辛溫,氣味芳香,在中醫傳統觀點中,其主要功效為散風寒。因其長於祛散風寒之邪,故常被用於治療感受風寒所引起的頭痛、惡寒等症狀。在臨床應用上,紅毛五加皮常與荊芥、防風等其他具有散風寒作用的藥材一同配伍使用,以增強其療效。正如《醫林纂要》中所述,紅毛五加皮「專治風寒中惡,頭痛發熱,惡寒戰慄」,明確點出了其在驅散風寒方面的獨特作用。
2. 強筋骨
從傳統中醫角度看,紅毛五加皮強筋骨之效,源於其「補腎」作用。中醫理論提及「腎主骨」,腎氣充盈,則骨骼強健。紅毛五加皮透過滋補腎臟,可增強腎氣,進而使筋骨得到充分滋養,變得強壯有力。對於因腎氣不足導致的腰腿無力、筋骨痠軟或風濕痹痛,其「壯筋骨」之功尤為顯著,助益筋骨強健,緩解不適。
3. 活血化瘀
紅毛五加皮,性微溫,味辛、甘,歸肝、腎經,在中醫學中被視為具備顯著活血化瘀功效之藥材。其效用之根源,在於其獨特的藥性配伍。辛味主散、主行,能行氣散血,暢通經絡,化解瘀滯;微溫之性則能溫通血脈,緩解因寒凝所致之瘀血阻滯。兩者相合,使氣機通暢,血行無阻,瘀血得以消散,體現了「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的理論。
此外,紅毛五加皮之甘味,則兼有補益氣血、緩急止痛之功。在活血化瘀的同時,能顧護正氣,促進新血生長及受損組織的修復,避免純粹峻猛攻伐之弊。此特點使其在臨床上廣泛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血腹痛等婦科疾病;或因跌打損傷、瘀血腫痛;亦可處理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冠心病等,亦能發揮其活血通絡之效。其溫和而全面的活血化瘀機制,使其成為中醫治療血瘀證的重要藥物。
4. 利水滲濕
紅毛五加皮,其味辛而苦,性屬溫和。傳統中醫認為,此藥之所以能發揮利水滲濕之功,關鍵在於其溫性通陽、辛味行氣之效。體內水濕的代謝有賴於陽氣的蒸騰氣化及氣機的順暢運行。紅毛五加皮性溫,能溫煦昇發陽氣,助陽氣推動水液代謝,化解因陽氣不足、寒濕凝滯所致的水濕停聚。同時,其辛味能通行氣機,使氣得宣通,氣行則水隨之而行,有效促進體內水濕之排出。此藥溫陽透表,行氣利濕,故對於水濕內停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能起到疏導排出、消除水濕的作用。其所含的揮發油、皁苷等成分,亦被認為是其利水滲濕功效的物質基礎。
5. 祛風除濕
紅毛五加皮性溫味辛,辛能發散外邪,溫能散寒通絡,有助於疏散侵襲人體的風邪。其味苦則能燥濕,祛除體內停滯的濕邪,二者合用能內外兼顧祛除風濕之邪。此藥歸肝、腎二經,肝主筋、腎主骨,外邪風濕常侵犯筋骨關節,導致頭痛、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紅毛五加皮入肝腎經,能直達病所,結合其舒筋活絡之效果,從根本上祛除風濕,並有助於改善因風濕引起的筋骨不適,體現其多方位祛風除濕的傳統藥理。
紅毛五加皮的現代功效
1. 免疫調節
紅毛五加皮的現代藥理研究揭示,其免疫調節功效主要歸因於所含的五加參皁甙、五加皁甙與五加多糖等活性成分。這些化合物能夠多靶點、多途徑地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與免疫因子的分泌。
具體而言,五加參皁甙與五加皁甙被證實具有促進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增殖與分化的能力,從而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它們同時能提升自然殺傷(NK)細胞的細胞毒活性,增強機體對癌細胞與病毒感染細胞的清除能力。此外,這些皂甙類成分能雙向調節細胞因子的分泌,例如影響介白素-2 (IL-2) 和干擾素-γ (IFN-γ) 的產生,以此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
另一方面,五加多糖則展現出顯著的免疫刺激作用。它能有效活化巨噬細胞,提高其吞噬功能,並誘導其釋放多種炎症介質與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和介白素-6 (IL-6),進一步啟動與協調下游免疫反應。
綜合來看,紅毛五加皮藉由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效應器的活性,提升宿主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促進免疫監測。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應用潛力,則反映了它對失調免疫反應的精準調節能力,體現其雙向免疫調節的特性,即能增強低下免疫,亦能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應答。
2. 降血脂
紅毛五加皮的降血脂功效,主要歸因於其內含的豐富活性成分,尤其是皁苷類物質。現代藥理學分析顯示,紅毛五加皮中的皁苷能多方面調節脂質代謝。它們可有效抑制肝臟中脂質的生物合成,例如透過影響脂肪酸合成酶(FAS)或HMG-CoA還原酶等關鍵酶的活性,減少內源性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產生。同時,皁苷類成分亦能促進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加速體內脂蛋白的分解與清除,特別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此外,在腸道內,皁苷能與膳食膽固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複合物,從而阻礙膽固醇從腸道進入血液循環,增加其糞便排泄,進一步降低體內膽固醇總量。除了皁苷,紅毛五加皮中存在的多糖和揮發油成分,也可能透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或抗氧化應激等途徑,協同發揮輔助降血脂作用。這些聯合作用使紅毛五加皮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高血脂症的治療,其降脂效果已在多項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
3. 降血糖
紅毛五加皮的降血糖功效主要源於其含人參皁苷與多糖。這些有效成分能多靶點作用於葡萄糖代謝。一方面,它們能透過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並可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促進細胞(如肝臟、肌肉和脂肪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與利用。另一方面,其或能直接影響糖代謝相關酶活性及葡萄糖轉運蛋白表達,加速血糖清除。此綜合作用有助於改善糖耐量,降低空腹及餐後血糖水平,並潛在減輕糖尿病相關併發症。
4. 抗腫瘤
紅毛五加皮之抗腫瘤功效,主要歸因於其有效成分的多重藥理作用。這些成分能直接抑制癌細胞增殖,透過干擾細胞週期進程;並誘導癌細胞凋亡,活化細胞內調亡途徑。同時,它能顯著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升自然殺手細胞與T淋巴細胞活性,從而促進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與清除。其綜合效應表現為有效抑制腫瘤生長。臨牀應用上,紅毛五加皮對肺癌、肝癌、胃癌等腫瘤具有治療潛力,有助於改善患者生存期及提升生活品質。
5. 抗氧化
紅毛五加皮的抗氧化功效源於其富含的多酚、黃酮類等活性成分。這些物質主要透過直接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與活性氧物質(ROS),或螯合金屬離子來抑制自由基生成,從而有效阻斷脂質過氧化級聯反應,顯著降低氧化應激對細胞造成的損害。其作用機制亦涉及提升內源性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過氧化氫酶CAT)的活性,並能調節相關細胞信號通路,增強細胞自身的抗氧化防禦能力,發揮對心血管內皮細胞、胰島β細胞及其他組織器官的保護作用。
紅毛五加皮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紅毛五加皮的炮製
- 酒洗
- 薑汁炒後入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紅毛五加皮注意事項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紅毛五加皮可能具有興奮子宮的作用,恐導致流產或早產。
- 高血壓患者應慎用:紅毛五加皮具有升高血壓的潛在風險。
- 失眠症患者應避免在睡前服用:紅毛五加皮具有興奮作用,可能會加重失眠症狀。
- 過敏體質者應謹慎使用:紅毛五加皮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或呼吸困難。
- 與某些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紅毛五加皮可能會與華法林(抗凝血劑)、地高辛(強心劑)和環孢黴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影響其藥效或安全性。
- 長期服用應諮詢醫師:紅毛五加皮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肝腎負擔過重,因此應諮詢醫師建議後再長期使用。
- 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部分不合格的紅毛五加皮產品可能含有重金屬或農藥殘留,對人體造成危害。
紅毛五加皮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紅毛五加皮含有的化學成分
丁香樹脂酚(Syringaresinol), 胡蘿蔔甙(daucosterol), 常春藤皁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 齊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 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 常春藤皁甙元-3-O-α-L-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α-L-arabinopyranoside), 常春藤皁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Hedera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常春藤皁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Hedera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常春藤皁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 丁香酚葡萄糖甙(Syringol-glucoside), 胸腺嘧啶(Thymine), 尿嘧啶(Uracil), 黃嘌呤(Xanthine), 腺嘌呤(adenine), 次黃嘌呤(Hypoxanthine), 腺苷(Adenosine), 甘油(glycerol), 鵝掌楸甙(Liriodendrin), 尿囊素(Allantoin), D-甘露醇(D-Mannitol), 多糖(Polysaccharid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