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Bird of Peace, Wild Pigeon, Rock Dove
- 別名:飛奴,鵓鴿
- 藥品來源:為鳩鴿科動物原鴿、家鴿、岩鴿的肉。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捉,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 生長環境:高山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鴿的傳統功效
1. 調經止痛
鴿肉具有調經止痛的功效可能是由於其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鐵質可以幫助女性補充血紅蛋白,改善貧血症狀,緩解月經期間的疼痛。此外,鴿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些物質可以幫助女性滋養氣血,補益肝腎,從而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鴿肉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益氣補腎的功效。
2. 祛風解毒
鴿肉具有祛風解毒的功能,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毒素和風邪,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此外,鴿肉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幫助治療熱毒瘡瘍、腫痛疼痛等症狀。
3. 滋腎益氣
「滋腎益氣」功效分析:
- 鴿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容易被人體吸收,有助於增強體力、改善虛弱的體質。
- 鴿肉中含有鐵、磷、鈣等礦物質,可以幫助補血、強健骨骼,促進生長發育。
- 鴿肉含有維生素B1、B2、B6等,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疲勞。
- 鴿肉性平,適合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的人食用。
- 鴿肉可以燉湯、清蒸、紅燒等,不同的烹飪方法可以呈現不同的風味。
- 鴿肉不宜與牛肉、羊肉等一起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鴿的古代典籍
- 《 食療本草》:在中醫古書《食療本草》中,對於中藥「鴿」的解釋如下:
孟詵提到,鴿子可以調節精氣,增強體力,對治療惡性瘡瘍、疥癬、風瘡、白癜風以及癧瘍風等皮膚病有良好效果。食用方法為將鴿子炒熟後,搭配酒一同服用。
根據《食療本草》記載,鴿子這種食材能夠幫助調理身體的精氣,提升人體的元氣。它對於惡性皮膚病,如瘡瘍、疥癬、風濕性皮膚病、白癜風和癧瘍風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服用方式是將鴿子炒熟,然後與酒一起飲用。
- 《 嘉佑本草》:
根據《嘉佑本草》記載,鴿子主要可用於解除各種藥物中毒的情況,以及長期遭受疥癬困擾的人和馬匹。
在這段古文中,《嘉佑本草》指出鴿子具有解毒的功效,能應對多種藥物引起的中毒現象。此外,鴿子也能用來治療長期受疥癬之苦的人與動物,暗示其可能有舒緩皮膚病變的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的醫學知識需結合現代科學進行合理應用,不可盲目依賴傳統說法。但在此要求下,我們不進一步討論其現代適用性或安全問題。
- 《 本經逢原》:《本經逢原》這本書對於中藥[鴿]的解釋是:對於長時間患有身體虛弱、羸瘦的人來說,食用鴿子是有益處的。換句話說,鴿子可以作為一種滋補品,對體質虛弱,長期病後康復或體力不足的人有補益作用。
- 《 本草再新》:根據中醫古書《本草再新》的記載,鴿子這味中藥主要用於治療與肝臟相關的病症。具體來說,它能夠調理因肝臟功能失調所引起的風熱症狀,也就是所謂的「肝風」、「肝火」。此外,鴿子還具有滋補腎臟、增強體內陰氣的作用,即「滋腎益陰」。在中醫理論中,陰氣代表著身體的滋潤和冷靜,滋腎益陰有助於維持人體陰陽平衡,進而促進整體健康。
- 《 四川中藥志》:根據《四川中藥志》的記載,鴿子這種動物在中醫學裡有其特殊的藥用價值。它被用來治療婦女的一種特殊病症,稱為「乾血勞」,這是一種婦科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月經停止不來。此外,鴿子還能用於防止瘧疾的發作,以及治療一種名為「腸鳳」的病症,其特徵是會出現下血的情況,也就是便血。
在這裡,「治婦女乾血勞」指的是鴿子可以用來治療婦女因血液乾涸導致的身體勞損;「月經閉止」則是指治療月經停止的問題;「截瘧」意指預防或治療瘧疾;而「療腸鳳下血」則是指治療腸道出血的症狀。
- 《 神農本草經疏》:《神農本草經疏》對於「鴿」這種中藥材的觀點如下:
在《本草經疏》中提到,鴿子,根據《本經》的記載,雖然有著調節精氣,提升體力的功效,但它的主要作用更偏向於祛風解毒。然而,它未必能對人體產生全面的好處,因此孟詵曾指出,過量食用鴿子可能會削弱藥物的效果。儘管如此,在現代,許多體虛膽小的人仍會蓄養鴿子,並將其烹煮食用,這實在是不夠恰當的做法。
鴿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糖尿病疥癬貧血鼻塞頭痛疼痛虛弱消化不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