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鶴的傳統功效
1. 消腫散結
飛來鶴性味苦寒,入肺、肝二經,核心功效在於消腫散結。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苦味善能燥濕泄火,寒性則可清熱解毒。兩者合用,使飛來鶴具備消腫、止痛、散結、排膿之功。方書所載之瘰癧、乳癰、癤腫,皆屬氣滯血瘀、痰凝濕阻所形成的結聚腫塊。飛來鶴正以其苦寒之性,針對此等病機:清熱以降體內鬱火,燥濕以除濕邪凝滯,更將痰瘀化開。透過化解體內凝結之痰濕瘀血,使經絡氣血得以通暢,結塊自能消散,達到顯著的消腫散結效用。
2. 清熱解毒
飛來鶴性溫味辛,具清熱解毒之功。傳統中醫觀點認為,其「辛」能發散,通行氣血,有助疏通鬱滯經絡中的毒邪,使熱毒隨氣血運行而消散。雖其性「溫」,非以苦寒之性直折熱勢,然此溫非助熱,乃因溫能通陽、行氣活血,使體內因寒濕凝滯而蘊結化生之熱毒得以祛除。對於瘰癧、乳癰、癤腫等病症,皆屬熱毒、濕毒、瘀毒內結所致化膿性病變。飛來鶴辛溫之性,正可發散外邪(如瘡癤初起),並能溫化痰濕、散結消腫,將積聚之毒邪(如瘰癧、乳癰之膿腫)消散或促其排出。故其清熱解毒,實為透過其散寒解毒、消腫止痛之機理,以溫散通利之法,清除體內蘊結之毒邪。
3. 健脾胃
飛來鶴性味甘平,歸脾、胃二經。其健脾胃之功效,源於能補脾益氣,協助脾胃恢復運化功能,益氣生津。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水穀精微之運化吸收。若脾胃虛弱,則運化失常,氣血虧乏,百病叢生。飛來鶴健脾益氣,正可補虛扶正,使氣血充盈,從根源上強健後天之本,達致增強體質、百病不侵之效。
4. 止血
飛來鶴,《本草綱目》記載:「止血,散血,消腫,定痛。」從傳統中醫觀點分析,其止血功效不僅直接收斂固血,更獨具「散血」之功。此謂其能活血化瘀,化解局部血瘀,使氣血暢行,防止脈絡損傷或瘀阻引發之再出血。此綜合作用,使其廣泛應用於諸般出血證。
5. 通經絡
飛來鶴,味苦性寒,入肝經,其通經絡之功效,在中醫理論中根源於肝臟的疏泄功能。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經絡自然通暢。
飛來鶴入肝經,能助肝氣條達,解除氣鬱氣滯,使經脈氣血運行無阻。其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亦有助於清除經絡中的熱毒、瘀阻,尤其適用於熱鬱血滯或濕熱阻絡所致之疼痛、麻木、腫脹等症。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本品透過理氣活血、清熱化瘀之途徑,達到通利經脈、止痛消腫之目的。
現代藥理研究提及,飛來鶴所含揮發油具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功效,這與傳統中醫活血化瘀、行氣通絡之說不謀而合,為其通經絡作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飛來鶴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飛來鶴使用注意事項
- 過量服用有毒:飛來鶴性溫有小毒,過量服用可能導致中毒。
-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飛來鶴可能會損害胎兒或嬰兒健康。
- 兒童禁用:兒童體質較弱,不適宜服用飛來鶴。
- 忌辛辣油膩食物:服用飛來鶴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
- 有不適立即停藥就醫:如果服用飛來鶴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飛來鶴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