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兒腸

大鵝兒腸

DA E ER CHANG

  • 英文名稱:
  • 別名:黑牽牛,老鸛精,大種鵝兒腸,寸金草,通經草
  • 藥品來源:為石竹科植物大繁縷的全草或根。夏、秋採收
  • 道地藥材:陝西, 貴州
  • 生長環境:草地, 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大鵝兒腸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大鵝兒腸」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能夠清熱解毒,在中醫上常被用來治療各種炎症,如感冒、咽喉腫痛、痢疾等。此外,大鵝兒腸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大鵝兒腸性寒,脾胃虛寒者應慎服。

2. 消積

「大鵝兒腸」具有消積化食、健脾和胃的功效。其消積化食作用在於幫助消化吸收、促進胃腸蠕動,可緩解積食、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此外,它還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3. 止痛

大鵝兒腸具有止痛功能功效,可以緩解疼痛、消腫脹;不僅可外用,內服亦可,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大鵝兒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4. 活血

  • 大鵝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磷、鈣等營養成分,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中醫認為,大鵝腸性味甘平,入肺、脾、腎經,具有補氣益血、活血化瘀、散瘀消腫的功效。
  • 實驗研究表明,大鵝腸提取物具有抗凝血、溶血栓、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 臨牀應用上,大鵝腸常被用於治療氣血虛弱、貧血、月經不調、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5. 化濕

化濕是「大鵝兒腸」的重要功效之一。濕邪為中醫病因之一,可分為內濕、外濕兩種。內濕多由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所致,常表現為脘腹脹滿、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等症狀。外濕多由風雨寒濕之邪侵襲肌膚而致,常表現為頭痛、身重、關節痠痛等症狀。

「大鵝兒腸」性味辛、甘,入脾、胃經,具有化濕健脾、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祛除體內濕邪,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緩解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從而緩解食積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6. 理氣

大鵝兒腸味辛、苦,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理氣行血、通經解毒、化濕熱積滯的功效。在理氣方面,它可以疏通肺氣,緩解胸悶氣短、咳嗽氣喘等症狀;在行血方面,它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 circulation ,緩解痛經、閉經等症狀;在通經解毒方面,它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狀;在化濕熱積滯方面,它可以化濕熱,清熱利濕,緩解暑濕感冒、濕疹、瘡瘍等症狀。

大鵝兒腸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敷。

大鵝兒腸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皮膚顏色發黃大便出血月經不調黃疸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