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藤的傳統功效
1.
刺果藤,性涼味甘澀,歸肺、肝、腎經。其涼性,輔以甘澀之味,使其具備清熱解毒之功,可化解體內熱毒蘊結。入肝經則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脈,配合其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瘀滯所致的腫脹疼痛有良好作用。
此藥善於處理風濕痹痛,尤其針對熱痹或兼有熱象之痹症,因其清熱利濕;對於腰肌勞損及跌打骨折,則藉其活血散瘀、通經止痛之力,促進局部氣血流通,緩解疼痛,助益傷處恢復。現代研究提及刺果藤苷、刺果藤素等成分具抗炎作用,這從現代科學角度驗證了其中醫清熱、消腫、止痛的功效,互為印證。
2. 祛風濕
刺果藤於傳統中藥學觀點,首重其獨特之祛風濕、祛濕濕功效。此二者義指其能驅除侵襲人體經絡關節之風邪與濕邪。風濕之邪,常引發痺證,其臨床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麻木、腫脹或屈伸不利。
刺果藤之祛風濕作用,乃在於其能透達經絡,疏通氣血瘀滯,從而解除風濕阻滯所致之疼痛與不適。其兼具祛濕濕之力,則能進一步化解濕邪凝滯所致之腫脹或重著感。故此藥於治療風濕性疾病,正是秉承其驅邪通絡之效,使氣血得以暢行,關節恢復靈活,直指病機核心。
3. 強筋骨
刺果藤性味辛、甘、涼,其強筋骨之效,在中醫觀點下,可從多面向分析。甘味具補益作用,能滋養肝腎,因「腎主骨生髓」,故可補益腎精、充實骨骼。辛味則有行氣活血之功,助其活血通絡,使氣血暢達,筋骨得養,減少痺阻與痠痛,對應現代醫學提及的促進骨骼修復、強化韌性。涼性則能清熱,兼具祛風濕之效,祛除侵襲筋骨的風濕邪氣,從根本上改善筋骨痿弱、腰背痠痛等症,達到強筋壯骨的目的。
4. 止咳化痰
刺果藤,味辛性苦,藥性寒涼,入肺、大腸經。其辛味能開宣肺氣,有助於疏散肺鬱,理順氣機,從而止咳;苦味則有清泄、燥濕之功,利於痰涎化解排出。刺果藤的寒涼之性,使其善於清宣肺熱及宣散風熱,使肺氣清肅。因此,此藥主要用於治療因外感風熱或肺熱壅盛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例如肺熱咳嗽、百日咳等。傳統中醫觀點認為,諸多咳嗽、多痰病症皆與肺失宣降或痰熱內結有關。刺果藤透過其宣肺、清熱、化痰之效,有助於肺氣復常,痰熱得清,達到止咳平喘之功效。
5. 祛風除濕
刺果藤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其祛風除濕之效,係依其藥性發揮。味苦能燥濕,有助於清除體內因濕邪積聚而引起的重滯、腫脹;味辛則可行散,能發散風邪,舒暢經絡,緩解遊走性疼痛。微溫之性,則有助於溫經通絡,散寒逐濕,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關節疼痛、麻木等痺證表現。
其入肝、腎二經,亦是其祛風除濕的重要機制。肝主筋,腎主骨,風濕痺痛往往侵犯筋骨關節。刺果藤直達肝腎,能強化筋骨,同時清除侵襲筋骨的風濕邪氣。苦辛溫的藥性協同作用,使刺果藤在臨床上善治風濕痺痛,如關節屈伸不利、疼痛、僵硬,以及腰膝酸軟等症,正是其祛風除濕功效的體現。此藥透過其特有的性味歸經,達到驅散外邪、通利關節、強健筋骨的目的。
刺果藤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刺果藤的抗腫瘤功效展現廣泛的現代藥理機制。研究顯示,其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增殖,這可能涉及阻斷癌細胞的細胞週期進程或干擾其DNA複製合成。更為關鍵的是,刺果藤能顯著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即啟動癌細胞的程序性死亡,從而達成對異常細胞的選擇性清除,此為其抗癌作用的核心路徑。此外,刺果藤亦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能透過活化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T淋巴細胞或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提升宿主對腫瘤的識別與清除能力,發揮免疫監控作用。這些複合作用共同賦予刺果藤臨床抗腫瘤的潛力。
2. 抗骨質疏鬆
刺果藤中之刺果藤皂苷、多糖及黃酮等活性成分,是其抗骨質疏鬆功效的現代藥理基礎。刺果藤皂苷可能透過刺激成骨細胞增殖與分化,同時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從而調控骨代謝平衡與促進骨形成。其多糖與黃酮類化合物則具顯著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能有效降低骨細胞所承受的氧化壓力與炎症反應,此兩者皆為骨質流失的重要觸發因子。透過多靶點作用,刺果藤有望改善骨微結構,提升骨密度與骨強度。
3. 鎮痛
刺果藤的鎮痛作用,現代藥理學分析其機制主要涉及抗炎、改善微循環及對疼痛傳導的潛在調控。其在中醫的「清熱解毒」功效,可對應到現代藥理中的抗炎作用。刺果藤可能含有黃酮類、三萜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質的生成與釋放,如降低環氧合酶-2(COX-2)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並抑制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達。此外,它可能還能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等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從而減輕由炎症引起的疼痛,例如關節炎或組織損傷痛。
「活血止痛」的功效,則體現在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刺果藤可能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血液流動,改善組織灌注,進而緩解因氣血瘀滯或局部缺血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或肌肉勞損。良好的微循環有助於清除局部致痛物質並加速修復。
至於「祛風除濕」的鎮痛效果,則可能與其調節免疫功能、減少自體炎症反應,或直接影響痛覺神經末梢的敏感性有關。這類作用有助於緩解風濕痹痛,減輕關節的腫脹、僵硬和疼痛,顯示出其在不同疼痛類型中的多重效益。
4. 止痛功效
刺果藤的止痛作用,源於其所含生物鹼及揮發油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能直接作用於疼痛通路,抑制神經痛覺傳導。同時,其亦具改善局部微循環之效,促進組織氧氣與營養供應,有助緩解因組織損傷或代謝物積聚引發之疼痛。此機制亦可能涉及抗炎作用,對於風濕性或創傷後炎症引起的疼痛具有潛在療效。
刺果藤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具有毒性:刺果藤含有皁苷等有毒物質,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中毒。
- 孕婦禁用:刺果藤會刺激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早產。
- 哺乳期婦女慎用:刺果藤中的有毒物質可能會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
- 長期服用會導致蓄積:刺果藤中的有毒物質會在體內蓄積,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肝腎等器官損傷。
-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刺果藤可能會與某些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藥物效果或安全性。
刺果藤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