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香

八角香

BA JIAO XIANG

  • 英文名稱:Cacalia ainsliaefora (Franch.) Hand.-Mazz. [syn. Senecio ainsliae-florus Franch.] Star Anise
  • 別名:蜘蛛草,羊角天麻
  • 來源:為菊科植物白花蟹甲草的塊莖。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 道地藥材:湖北, 貴州, 湖南, 四川
  • 生長環境:林緣, 草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八角香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八角香之清熱解毒功效,依傳統中醫觀點,乃指其能清除體內積聚之熱毒邪氣。在中醫理論中,熱毒是導致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表現為發炎、紅腫、感染等症狀。八角香透過其獨特藥性,能發揮清除熱毒、清熱涼血的作用,有助於平息體內過盛之火熱,緩解或消除因熱毒侵擾所引起的疾病症狀,例如改善感染性病症。此乃其應對體內熱盛病機之關鍵作用。

2. 解毒

八角香的解毒功效,依傳統中醫觀點分析,主要源於其辛溫的藥性。它能歸入脾、胃、大腸經,透過溫中行氣、消積導滯的作用 Pathways,推動體內氣機的運行與血脈的暢通。這種「解毒」並非單純的清熱,而是藉由其宣散和溫通之力,以化解體內因寒凝、氣滯所形成的積聚與瘀毒,或是因外邪侵襲導致的毒性反應。因此,它能針對無名腫毒、瘌癬等因氣血凝滯、邪毒內蘊所致的病症,以及蛇蟲咬傷等外來毒素引起的局部腫痛,發揮其化濕、散瘀、消腫排毒的功效,使邪毒得以消散或排出體外。

3. 通經絡

八角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肝經。其通經絡功效,主要體現於溫中散寒、活血通絡。辛溫發散之性,能溫暖經絡,祛除寒邪,並可推動氣血運行,疏通瘀滯。因此,八角香對於因寒邪、氣滯、血瘀等因素導致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之病症,能有效發揮治療作用,使其暢達無礙,故為通經絡之常用藥。

4. 活血化瘀

八角香性溫味辛,歸肝、脾、腎經。其活血化瘀之效,根植於中醫理論。因其溫性可溫通經脈,散寒除濕,蓋寒凝則血瘀,得溫則行。辛味則具行散、疏通之功,能理氣通絡,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故能推動血液運行。復因其歸肝經,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氣機條達則血脈暢通,瘀血自除。故此藥方可活血止痛,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等症。

5. 祛風除濕

八角香,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其顯著功效之一便是祛風除濕。中醫認為,風為陽邪,善行數變;濕為陰邪,其性重濁黏滯,風濕二邪合而侵襲人體,常痹阻經絡關節,致筋脈拘攣,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甚至屈伸不利。八角香憑藉其辛溫之性,能溫散風寒、化濕通絡。

其「辛」能開散透發表層之風邪,並兼具行氣之功;其「溫」可溫化體內凝滯之寒濕,使濕邪得溫而化,隨氣機運行消散或排出。正如《本草綱目》所言,八角香「辛溫芳香,走而不守,能通行三焦」,這精闢地闡明了它祛風除濕的機制。「走而不守」意指它藥性流動迅速,不易滯留,能快速將病邪從體內驅逐;「通行三焦」則說明其作用能遍及全身水道,促進水濕之運化與排泄。因此,八角香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諸如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症。

6. 驅蟲殺蟲

八角香,性味辛溫,毒性明顯,歸肺、胃經。傳統中藥學認為其功效明確包含殺蟲解毒。從中醫觀點分析,八角香憑藉其辛散溫通與以毒攻毒的特性,能有效驅殺體內外之蟲積。古籍記載其用於治療「蟲積腹痛」,即腸道寄生蟲所致病症,以及「外治蟲瘡」,顯示其內服外用皆具驅蟲殺蟲之效。其「有毒」之性,正是其能發揮強效殺蟲作用的關鍵,使其在中藥應用中成為重要的驅蟲殺蟲藥材。

八角香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磨汁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角香食用注意事項:

  1. 孕婦慎用:八角香性溫燥,可能導致孕婦腹痛、出血等症狀,應避免使用。
  2. 陰虛火旺者慎用:八角香性溫熱,陰虛火旺者食用後可能加重症狀,如口乾舌燥、失眠等。
  3. 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八角香性燥,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導致陰虛、血燥等症狀,應遵醫囑適量使用。

八角香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精神分裂症痰核流注損傷腹痛頭痛疼痛腰痛無名腫毒感冒低血壓霍亂嘔吐類風濕性關節炎痢疾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