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參

拳參

QUAN CAN

  • 英文名稱:Polygonum bistorta L. Polygonum bistortale P. lapidosumkitag Rhizoma Bistortae
  • 別名:紫參,馬行,重傷,地蝦,音腹,疙瘩參,地蠶子,鳶頭雞,蝦參,山蝦,地蜂子,紅內消,回頭參,拳頭參,紅蒼朮,破傷藥,牡蒙,銅羅,馬尾七,刀槍藥,一口血,童腸,山蝦子,澀疙瘩,活血蓮,眾戎,紅蚤體,紅三七,紅重樓,土馬蜂,草河車,紅地榆,伏菟,刀剪藥
  • 來源:蓼科植物拳參的乾燥根莖。春初發芽時或秋季莖葉將枯萎時採挖,除去泥沙,曬乾,去鬚根。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山西, 河北, 陝西, 遼寧, 吉林, 山東, 西北地區, 河南, 江蘇, 浙江, 湖北
  • 生長環境:山坡, 草叢, 山坡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拳參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拳參性寒味苦,深具清熱解毒之效。其寒性直清內蘊之熱邪,苦味善於泄降、燥濕,故能有效應對身體各類熱證。舉凡熱痢、熱瀉因腸腑熱毒積聚,拳參可涼血解毒、清利濕熱以止瀉;肺熱咳嗽乃肺經熱盛為患,此藥則能清瀉肺熱,從而緩解咳嗽。此外,其清熱解毒之力亦用以治療癰腫、口舌生瘡等外感熱毒所致局部炎症,及內熱熾盛所引發的驚癇、抽搐。透過其寒涼苦降之性,直達病竈,疏泄熱毒,使熱邪消散,毒勢得解。

2. 利水滲濕

拳參具利水滲濕之效,從中醫角度觀之,其能宣通三焦水道,使體內停滯之水濕循尿道排出。此乃因濕邪內盛,阻礙脾腎膀胱氣化功能所致。拳參藉其藥性,助脾運水、腎氣蒸騰,利小便以實化濕,從根本上解決濕邪困擾。故對於水腫、尿少及淋證等症,拳參能通利排濕,改善病機。

3. 止瀉

拳參味苦澀、性溫,主要歸入脾、大腸經,其止瀉功效深植於中醫藥理論。其味「澀」者,具收斂固澀之性,能直接約束腸道,斂固腸腑,防止水液流失過度,達到止瀉固腸之效。

脾主運化,大腸主傳導,腹瀉多與脾失健運或大腸傳導失常有關。拳參入脾、大腸二經,能直接作用於與腸道運作息息相關的臟腑,調和氣機。其「益氣健脾」之功,能補益脾氣,提升脾的運化功能,使水濕得以及時運化,脾升胃降得宜,從而改善因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

此外,拳參性「溫」,對於脾胃虛寒或感受寒濕所致的腹瀉,可起溫中散寒之效,有助於驅散腸道內積聚的寒濕邪氣,使腸道功能恢復正常。綜合而言,拳參透過其收斂、健脾、溫中等多重作用,從標本兼治的角度發揮其止瀉功效。

4. 利水消腫

拳參,性味甘、寒,歸入肺、腎二經。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甘」味有助於和緩藥性,而「寒」性則能清利濕熱,對於因濕熱鬱結或水液代謝失調所致的水腫、浮腫具有調和與消導作用。肺主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拳參入肺經,能輔助肺氣宣降,疏通水液運行通路,使水濕下輸。腎主水,為水之下源,司二便,主司水液的蒸騰氣化與排泄。拳參入腎經,則能助腎氣固攝與蒸化水液之功,促進多餘水濕從小便排出,從而達到利水消腫之效。此藥性配伍,正合中醫「上通下利,調和水液」之原則,使體內瀦留之水濕得以順暢排除。

5. 止血

拳參止血,乃緣其活血化瘀之功。此藥能通滯祛瘀,使血行暢通,化解瘀阻所致之出血。其抗炎抗氧化之性,亦助減少血管損傷,穩定血絡,從而奏效止血。

6. 清熱瀉火

拳參,在中醫傳統觀點中,其清熱瀉火之功顯著。此藥善於清解體內之熱毒與邪火。據《廣西中藥志》所載,拳參能有效治療腸胃濕熱所致之病症,尤其對赤痢兼有火毒者,可達瀉火解毒之效。其清熱之性,能肅清腸道濕熱之邪,而瀉火之力,則直指赤痢所挾帶之火毒。外用方面,拳參亦展現其清熱瀉火之能。無論是口糜之熱證,癰腫之火毒,抑或火傷灼熱,拳參皆能藉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速除病灶之熱勢與毒邪。更為可貴者,拳參之清熱瀉火,不同於一般苦寒之品。其特色在於清熱而不傷正氣,瀉火而不耗陰液,因此民間亦能作為產後補血之輔助。此乃拳參清熱瀉火之獨特處,達至扶正祛邪之平衡。

拳參的古代典籍


拳參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拳參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保肝利膽功效主要歸因於活性成分。拳參多醣能顯著抑制氧化損傷與炎症反應,此為其保護肝臟細胞、減少受損的關鍵機制。研究顯示,拳參粉末能有效降低肝臟損傷指標,並減輕肝臟纖維化與脂肪堆積等病理變化,有助於受損肝細胞修復。此作用機制支持肝臟排毒功能,間接亦有利於膽汁分泌及流暢,維護整體肝膽健康。

2. 降血糖

拳參的降血糖功效,現代藥理分析歸因於其蘊含的多醣類及三萜皂苷等複合活性成分。這些成分能從多個層面調控血糖代謝。其一,它們有效刺激胰臟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提升血漿胰島素濃度。其二,拳參成分能增強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與利用,促進葡萄糖從血液進入細胞進行代謝,從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拳參顯著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亦是其降血糖機制的重要環節。在高血糖環境下,體內易產生過量活性氧自由基並引發慢性炎症反應,這些均會損害胰島細胞功能。拳參能有效減輕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進一步保護胰島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完整性,維護其正常分泌胰島素的能力。現代研究已支持此觀點,例如透過多醣注射可顯著降低實驗動物的血糖,且作用時效長。臨床數據亦顯示,口服拳參多醣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3. 防癌抗腫瘤

拳參的防癌抗腫瘤功效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日益受到關注。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拳參多醣、三萜皂苷以及多種皂苷類化合物,這些成分是其抗腫瘤作用的物質基礎。這些活性成分能從多個層面發揮抗癌作用,例如它們可以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增殖,對肝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多種類型癌症展現出一定的治療效果。

在作用機制上,拳參不僅能夠有效刺激並增強宿主的免疫系統功能,以此間接對抗腫瘤細胞;更能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本身,促進其凋亡或抑制其增殖。此外,拳參的活性成分被證實具有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的能力,同時也能促進正常細胞的增殖與再生,有助於維持機體健康平衡。臨床研究數據也支持了這些發現,例如口服拳參多醣已被證明能顯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並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綜合而言,拳參因其多靶點、多機制的抗腫瘤特性,被視為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潛力,可用於腫瘤的預防或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4. 提升免疫力

拳參的免疫增強效用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多醣體與皂苷類化合物。這些生物活性成分能顯著活化體內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及B淋巴細胞,促進其增殖與分化,並提升其吞噬功能與細胞毒性活性。多醣體能作為免疫調節劑,透過結合細胞表面受體,誘導細胞激素(如介白素、腫瘤壞死因子)的釋放,從而廣泛調節免疫反應,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辨識與清除能力。

此外,拳參中的皂苷類物質展現出多重免疫調節作用,不僅能協同多醣體增強免疫細胞功能,部分研究亦指出其具備輔助免疫反應(adjuvant)的潛力。此類成分同時能有效抑制過度的炎症反應,透過調節NF-κB信號通路與減少炎症介質的生成,避免慢性炎症對免疫系統造成的抑制與損害。其抗氧化特性則能清除自由基,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壓力損傷,維持其正常功能與長期穩態。綜合而言,拳參透過活化免疫細胞、優化細胞激素網絡、抑制炎症及抗氧化等多面向機制,顯著提升機體的整體免疫防禦能力。

5. 預防心血管疾病

丹參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現代藥理機制廣泛。其「調節血壓」作用主要源於其擴張血管的能力,尤其是冠狀動脈和周邊血管,這歸因於活性成分如丹參酮(Tanshinones)和丹參酚酸等能改善內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從而放鬆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有助於平穩血壓。

在「降血脂」方面,丹參的多元化合物能抑制膽固醇合成,促進膽固醇轉化與排泄,並可能提升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的活性,加速LDL清除。同時,其強效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減少脂質過氧化,進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展。

至於「抗血小板凝集」,丹參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參素(Danshensu)和脂溶性丹參酮IIA等能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同時增加前列環素(PGI2)的釋放,兩者共同作用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從源頭上預防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從而全面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

拳參的炮製


  • 除去雜質
  • 洗凈
  • 略泡
  • 潤透
  • 切薄片
  • 乾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拳參注意事項重點

  1. 無實火熱毒者不宜:具有陰虛火旺、氣虛下陷之體質者,不宜服用。
  2. 孕婦禁用:孕婦使用拳參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或導致流產。
  3. 出血症患者禁用:拳參具有止血作用,出血症患者使用拳參可能會加重出血癥狀。
  4. 低血糖患者慎用:拳參具有降血糖作用,低血糖患者使用拳參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產生頭暈、昏迷等不適症狀。

拳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甲狀腺腫胃腸出血牙齦出血吐血咳嗽痔瘡損傷低血糖糖尿糖尿病肝臟損傷肝癌腸炎

拳參含有的化學成分


澱粉(Starch), 醣類(Sugars), 果膠(Pectin), 樹膠(Gum), 粘液質(Mucilage), 樹脂(Resin), 可水解鞣質(Hydrolyzable tannins), 縮合鞣質(condensed tannin), 沒食子酸(Gallic acid), 並沒食子酸(Ellagic acid), 6-沒食子酰葡萄糖(6-Galloylglucose), 葡萄糖(Glucose), β-谷甾醇異構體(β-Sitosterol isomers), 鞣質(Tan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