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咖啡

KA FEI

  • 英文名稱: Coffea arabica L. 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Froehn. Coffee
  • 別名:咖啡豆
  •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種子。
  • 道地藥材:華南地區, 西南地區, 海南, 廣東, 雲南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02-05

咖啡的傳統功效


1. 延緩衰老

咖啡苦辛溫散,善能提神醒腦,助陽氣升發,使神志清明。其性開郁行滯,可活血化瘀,祛濕化痰,有助消解體內積滯,促進氣血流暢。此等作用有益於減輕臟腑負擔,改善代謝,從而減少因瘀濁內生及痰濕阻滯所致之衰老。尤其對於改善思緒遲鈍與氣血運行不暢,顯現其延緩衰老之效。

2. 健胃

咖啡,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健胃之效多體現於「行氣、消食、化濕」層面。咖啡因能刺激胃黏膜,助胃酸分泌,此為「助消化」之用,有助於化解食積。其所含成分亦能增強胃腸蠕動,此屬「行氣止滯」範疇,對脘腹脹悶、食慾不佳者有所裨益。膽汁分泌的促進,則間接助脂肪消化,有「疏肝利膽」之效,肝氣條達則脾胃運化更暢。部分情況下,咖啡透過調整脾胃氣機而緩解胃脹氣,這亦是其「理氣消脹」之功。然而,咖啡的燥濕與辛散特性,雖能暖胃化濕,但若體質偏熱、胃陰不足者,長期飲用則可能耗傷津液,反致胃部不適。故咖啡能健胃,乃針對脾胃虛寒、氣滯食積之證,非適用於所有胃疾。

3. 解酒利尿

咖啡性味苦、溫,歸肝、胃經。其苦味能化濕利水,有助排出酒濕;溫性則溫通氣機,助肝疏泄,加速酒精代謝。咖啡辛散升提,可開清陽、醒神解困,疏解酒後濕濁蒙蔽,故具解酒利尿之功。

4. 醒神

咖啡,其味苦性辛溫,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醒神功效可歸結於能振奮一身陽氣,使清陽之氣上達頭面。當人感到精神委靡、疲倦嗜睡時,多為濕濁內困,蒙蔽清竅,或陽氣不足,清陽不升所致。咖啡之苦味有助於洩濕降濁,辛溫之性則能溫通開竅,使鬱滯之氣機得以暢通,濕濁得以降化,心神開朗,故能驅散蒙昧,使人警覺性提高,思緒清晰,有效提升專注力。此即為西醫所述咖啡因刺激中樞神經,阻斷腺苷作用,提升警覺性之體現。此外,咖啡亦有助於疏通氣機,調暢情志。當氣機條達,臟腑功能協調,則心神自安,氣血旺盛,身體充滿活力,情緒亦隨之改善。這與西醫分析咖啡因能增加多巴胺分泌,改善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總體而言,咖啡的醒神作用,是其助陽、燥濕、行氣、開竅等綜合藥性的體現,使清陽升舉,神機活躍。

5. 活絡止痛

若以中醫活絡止痛角度剖析「咖啡」效用,其振奮提神之性,或可視為助陽氣升發,疏通氣機。參考資料提及咖啡能暫緩疼痛並增加血流,此則與中醫「活血化瘀」、「行氣通絡」之理相符。氣血得行,經絡通暢,則「不通則痛」之症自能緩解,達到活絡止痛之效。此乃借助其辛散溫通之性,促進周身氣血運行。

6. 健脾胃

咖啡因刺激胃液蠕動,助脾胃受納腐熟、運化水穀,促進腸道通降,故能加速通便,助清除積滯。其亦增膽汁分泌,利脂肪消化,減輕脾胃負擔。綠原酸可保護胃黏膜,維繫脾胃健康。單寧酸具收斂作用,在腸胃過亢導致腹瀉時,能助固攝止瀉,平衡脾胃功能。整體而言,咖啡能調暢脾胃氣機,促進消化吸收與排泄。

7. 清熱利尿

咖啡,味苦,性溫燥,入心、肝、脾經。其提神醒腦之效,乃因能助氣機提升,促進陽氣運行。從清熱利尿角度觀之,其「利尿」作用在中醫可歸於「淡滲利濕」範疇。苦味有下降、瀉火、燥濕之功,若體內有濕熱鬱結,如濕阻下焦,咖啡藉由利尿通暢水道,將濕邪排出,間接有助於清解濕熱。此與西醫所指咖啡具利尿效果,飲用後尿排量增加、身體水分代謝提升相符,如研究發現攝取咖啡者尿量較多,短期內呈現水分負平衡狀況,此則為其促進水液排出之體現。然而,因其性屬溫燥,過量飲用亦可能耗傷陰津,並非所有熱證皆宜,尤其陰虛火旺體質者,更需慎用。

咖啡的現代功效


1. 預防糖尿病

咖啡被多項研究指出,其獨特的藥理成分對預防糖尿病展現顯著潛力。其中,咖啡所含的綠原酸和咖啡因是關鍵活性物質,它們能協同作用以提升身體的胰島素敏感性,進而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這種改善機制直接干預了第二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生理過程,顯著降低了發病風險。

此外,咖啡中的咖啡因對於葡萄糖代謝具有直接影響。它能抑制肝臟進行糖質新生,減少肝臟釋放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同時,咖啡因亦被觀察到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這兩者結合,有助於改善整體的葡萄糖耐受性,使血糖水平得以維持在更為穩定和健康的範圍內,從而減輕胰臟β細胞的負擔。

在體重管理方面,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基礎代謝率,並促進脂肪的分解與燃燒,有助於減少體重增加或維持健康體重。鑑於肥胖是引發胰島素阻抗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咖啡的此項作用間接為糖尿病預防提供了額外支持。

更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富含豐富的抗氧化劑,例如多酚類化合物,這些物質能有效對抗氧化壓力。氧化壓力被廣泛認為是導致胰島素阻抗以及胰臟β細胞功能障礙的關鍵因素。透過中和自由基,咖啡能保護胰臟細胞免受損傷。同時,咖啡也展現了抗炎特性,能減輕體內的慢性炎症反應。慢性炎症與胰島素阻抗及糖尿病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咖啡的抗炎作用進一步強化了其預防糖尿病的藥理基礎。

2. 預防心血管疾病

咖啡作為日常生活中普遍的飲品,其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藥理效益正日益受到科學界關注。研究發現,適量攝取咖啡(約每日三至五杯)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所關聯。此效益主要歸因於咖啡中多種活性化合物,例如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綠原酸)及咖啡因。

這些天然成分協同作用,能顯著改善血管功能。抗氧化劑能有效中和自由基,抵禦氧化應激,並減少體內炎症反應,從而保護血管內壁免受損傷,促進血管舒張,維持其彈性與通暢。

就血脂而言,綠原酸已被證實有助於調節血中脂肪組成,它能降低被視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同時提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進而優化整體血脂狀況。這對於預防膽固醇堆積、減少心血管負擔十分關鍵。

此外,咖啡中的抗氧化及抗炎物質有助於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展。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血管變窄及硬化的主要病理過程,透過減少此類病變,咖啡降低了心臟病和中風發生的潛在風險。咖啡因亦透過降低周邊血管阻力,促進血管平滑肌鬆弛,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調節血壓,進一步助益於整體心血管健康。

3. 降低膽固醇

咖啡對於降低膽固醇的藥理功效,主要體現在其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壞膽固醇)含量,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膽固醇)。此作用機制歸因於咖啡內含的兩大活性成分:咖啡因與綠原酸。

咖啡因的作用機制是刺激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這兩種激素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率,加速體內多餘脂肪的分解與燃燒,從而間接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的效果。

綠原酸在膽固醇代謝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它能直接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過程,減少膽固醇的生成。同時,綠原酸也有助於膽汁的正常排泄,而膽汁是身體排出膽固醇的重要途徑。此外,綠原酸還能有效抑制腸道對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降低其進入血液的量,並幫助將膽固醇排出體外。

咖啡的攝取亦能增加高密度膽固醇(HDL)的含量。HDL被視為「好膽固醇」,其主要功能是從周邊組織中清除多餘的壞膽固醇(LDL),並將其運送回肝臟進行代謝與排出,有助於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4. 調節情緒

咖啡,作為一種日常飲品,其對情緒調節的藥理作用已受到廣泛關注。適量攝取咖啡後,咖啡因能顯著影響多種神經傳導物質,進而改善人類的情緒狀態,甚至有助於緩解抑鬱和焦慮的症狀。

其核心機制之一在於咖啡因能有效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被譽為「快樂荷爾蒙」,與愉悅感及幸福感息息相關。當多巴胺水平提升時,個體會體驗到更積極的情緒回饋。同時,咖啡因亦能阻斷腺苷的作用。腺苷是一種會引發疲倦感的物質,透過抑制其活性,咖啡因使人保持清醒與警覺,這種精神的振奮感本身便有助於提升心境。

此外,咖啡因還能刺激血清素的釋放。血清素是維護情緒穩定和促進幸福感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的血清素水平對於預防情緒波動和維持心理平衡至關重要。透過這些化學層面的影響,咖啡不僅直接作用於情緒中心,也間接提升了個體的認知功能。例如,咖啡因能增強專注力與工作效率,當人們在任務中表現出色並獲得成就感時,自信心隨之提升,這對整體情緒健康亦是莫大的助益。

由上述機理可知,咖啡對於緩和焦慮和抑鬱症狀或具有潛在益處。這可能是因為咖啡因活化了腦內部分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甚至促進了特定區域神經元的生長。這些綜合效應共同促成了咖啡在適度飲用下,對調節情緒所展現的積極作用。

5. 抗氧化

咖啡作為一種普及的日常飲品,其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及其對人體的藥理功效,已成為醫學與營養學界廣泛關注與深入研究的焦點。咖啡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抗氧化劑是綠原酸,這是一種高效的多酚類化合物,其作用機制不僅體現在抗炎特性上,能有效緩解體內炎症反應;亦展現出抗菌效果,有助於維護腸道微生物平衡;更為重要的是,綠原酸已在多項研究中被發現具備抑制癌細胞增殖的潛在抗癌效益。

咖啡因雖然以其中樞神經興奮劑角色聞名,能顯著促進新陳代謝、提升精神警覺性並改善認知功能與記憶力,但它本身亦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它能參與清除體內自由基的過程,從而減少其對細胞的氧化損傷。除了上述兩種主要成分,咖啡還蘊含其他多酚類物質,如原花青素和丁香酚。這些多元的抗氧化劑形成協同作用,共同為細胞構築一道保護屏障,有效抵禦活性氧物質(自由基)的破壞,維護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

咖啡的綜合抗氧化功效,已被諸多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證實與一系列正面健康效應緊密相關。長期適量飲用咖啡,有助於顯著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特定類型癌症的風險。這是由於咖啡中的抗氧化劑能有效降低全身性的氧化應激水平。研究數據指出,規律攝取咖啡能顯著增加體內循環血液中的抗氧化劑濃度,進一步減少自由基介導的細胞損傷,從而對多種慢性疾病產生預防作用,提升整體健康韌性。

6. 改善大腦功能

咖啡對大腦功能的藥理作用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咖啡因。咖啡因透過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顯著提升人體的警覺性及注意力。這種興奮作用促使神經細胞活性增加,使飲用者感到更為清醒,並能更有效地集中精神,從而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及記憶力。

具體而言,咖啡因能夠優化多項認知功能。它不僅增強了注意力的集中度,有助於維持長時間的專注,還能提升即時記憶力與反應速度,使個體在處理資訊和執行任務時表現更為高效。這對於需要迅速決策或進行複雜思考的情境尤為裨益。

此外,咖啡在情緒調節方面也展現其潛力。咖啡因能促進大腦中多巴胺的釋放。多巴胺作為一種與愉悅感和獎勵機制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其水平的提升有助於改善情緒狀態,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抑鬱情緒,使人感到更加積極和愉快。

從長遠角度看,咖啡因可能還具備神經保護效應。部分研究指出,規律攝取咖啡因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這種保護作用被認為是咖啡因在大腦中發揮的抗氧化及抗炎反應所致,對維持神經元的健康和功能完整性具有潛在益處。

咖啡的炮製


咖啡豆製程:

  1. 乾製法:
    • 將鮮果曬乾或烘乾。
    • 利用脫殼機脫去果皮和種皮。
    • 篩去雜質。
  2. 濕製法:
    • 使用脫皮機將鮮果脫皮。
    • 分離豆粒與果皮。
    • 將脫皮豆粒浸泡水中脫膠。
    • 洗淨豆粒。
    • 乾燥豆粒。
    • 脫去種皮。
    • 取得商品咖啡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咖啡」注意事項重點:

  1. 骨質流失:咖啡因有利尿效果,長期大量飲用會導致骨質流失,增加婦女骨質疏鬆風險。
  2. 中樞神經影響:咖啡因過量會引起失眠、焦慮和激動等中樞神經症狀。
  3. 循環系統影響:咖啡因過量會導致心動過速、期外收縮等循環系統症狀。
  4. 呼吸加快:咖啡因過量會使呼吸加快。
  5. 致死風險低:眼用咖啡因致死的現象罕見。

咖啡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損傷帕金森氏症腹瀉心臟病胃潰瘍疼痛糖尿肌肉痙攣低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腸炎經常疲勞想睡食後疲倦想睡頭昏精神不佳前額頭痛後頭痛頭頂痛頭痛頭脹痛

咖啡含有的化學成分


咖啡鹼(Caffeine), 可可豆鹼(Theobromine), 茶鹼(Theophyllin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豆甾醇(Stigmasterol), 菜油甾醇(Campesterol), 膽甾醇(Cholesterol), 5-燕麥甾-烯醇(Δ5-Avenasterol), 7-燕麥甾烯醇(Δ7-Avenasterol), 7-豆甾-烯醇(Δ7-Stigmasterol),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花生酸(Arachidic acid), 東茛菪素(Scopoletin), 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香草酸(Vanillic acid), 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 阿魏酸(Ferulic acid),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咖啡酸(caffeic acid), 熊果酸(ursolic acid), 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 3-O-阿魏酰奎寧酸(3-O-Feruloylquinic acid), 3-O-阿魏酰-4-O-咖啡酰奎寧酸(3-O-Feruloyl-4-O-caffeoylquinic acid), 3-O-咖啡酰-4-O-阿魏酰奎寧酸(3-O-Caffeoyl-4-O-feruloylquin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