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
ZI ZHU
- 性味:甘, 苦, 平, 澀, 寒, 無毒
- 寒熱指數:
0
- 英文名稱: Taiwan Beautyberry Leaf
- 別名:雅目草,白毛柴,紫荊,止血草,白奶雪草,螃蟹目,粗糠仔,鴉鵲板,紫珠草
- 藥品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樹、華紫珠、老鴉糊的葉。採收和儲藏:7-8月採收,曬乾。
- 道地藥材:甘肅, 陝西, 雲南, 湖北, 福建, 貴州, 湖南, 四川, 江西, 浙江, 江蘇, 安徽, 河南, 廣西, 廣東
- 生長環境:山地, 林中, 灌叢, 溪邊, 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紫珠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紫珠的清熱解毒功效主要歸因於其含有紫珠多糖、紫珠皁苷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紫珠還可以用於治療蛇蟲咬傷,因為它具有解毒鎮痛的作用。此外,紫珠還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
2. 收斂止血
紫珠中的鞣酸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是因為它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澱物,從而收縮血管、止血。此外,紫珠還含有其他一些成分,如沒食子酸、槲皮素等,這些成分也具有止血作用。臨牀上,紫珠常與其他止血藥物聯合使用,以增強止血效果。
紫珠的古代典籍
- 《 本草拾遺》:根據中醫古書《本草拾遺》的記載,紫珠這種中藥有著解毒的特性,能對抗各種毒素。它可用於治療癰疽(一種皮膚感染),咽喉痛(喉痹),以及皮膚的毒腫和下瘻(一種慢性潰瘍)。此外,如果遭受到蛇、蟲咬傷,或者被狂犬咬傷,紫珠也能發揮其解毒的功效。
使用方法是將紫珠煮成汁液服用,或者用其汁液清洗傷口或腫瘡。據說,紫珠除了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還能促進皮膚的恢復和生長,使受損的皮膚組織得到修復。
- 《 福建民間草藥》:根據中醫古書《福建民間草藥》的記載,紫珠這種中藥有多種功效。首先,它能"活瘀",也就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除體內的瘀血。其次,紫珠有"止血"的效果,可幫助控制出血的情況。再者,它具有"消炎"的作用,能緩解發炎反應,降低身體的炎症。最後,紫珠還能"解鬱",即舒緩心情,改善情緒狀態。
總結來說,《福建民間草藥》認為紫珠是一種具有活血、止血、消炎及解鬱等多重療效的草藥。
- 《 中國藥植圖鑒》:根據《中國藥植圖鑒》的記載,紫珠這種中藥對於多種出血症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具體來說,它能有效應對因食道靜脈問題導致的出血、腸胃潰瘍引發的出血、鼻出血、外傷造成的傷口出血、肺部出血,甚至是拔牙後的出血。紫珠在這些情況下都能發揮其止血的良好功效。
- 《 閩東本草》:根據《閩東本草》這本中醫古籍的記載,紫珠這種中藥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崩漏(子宮出血不止)和帶下(白帶異常)等疾病,同時也能緩解病患感到的惡寒與發熱症狀。
在古代中醫學中,紫珠被視為一種具有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作用的草藥,適用於多種出血性疾病及婦科問題。《閩東本草》特別強調其對婦女崩漏和帶下的療效,同時指出它能幫助改善因疾病引起的惡寒發熱情況。
總結而言,《閩東本草》認為紫珠是一種對婦女健康極有益處的中藥,特別是在處理出血問題和白帶異常方面,同時還能兼顧到病患體感上的不適,如惡寒與發熱。
紫珠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紫珠的乙醇提取物具有廣泛的抗腫瘤作用,對肺癌、肝癌、胃癌等多種腫瘤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增強免疫功能等有關。此外,紫珠還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這些作用也可能在抗腫瘤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2. 抗病毒
紫珠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的作用,這表明紫珠可能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紫珠中可能含有某些活性成分,如酚酸、黃酮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可能具有抑制病毒複製或感染的能力。此外,紫珠的提取物可能具有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幫助機體抵抗病毒感染。
3. 抗菌
紫珠的乙醇提取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其抗菌機制可能與其所含有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有關。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此外,紫珠提取物還具有抗菌肽,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抑制細菌的生長。
紫珠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紫珠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血尿咳血發燒及發冷吐血大便出血子宮崩漏牙齦出血支氣管炎胃潰瘍肺炎肝癌病毒感染肺癌胃癌
紫珠含有的化學成分
熊果酸(ursolic acid), 植物甾醇類及其葡萄糖苷(Plant sterols and their glucosides), 縮合鞣質(condensed tannin), 中性樹脂(Neutral resins), 糖類(Sugars), 鎂鹽(Magnesium salts), 鈣鹽(Calcium salts), 鐵鹽(Iron salts)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