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Nephrite
Lapis Lazuli
- 別名:純陽主,赤玉,玉英,玄真,延婦,天婦,白玉
- 藥品來源:為硅酸鹽類、角閃石族礦物透閃石的隱晶質亞種軟玉,或蛇紋石族礦物蛇紋石的隱晶質亞種岫玉。採收和儲藏:採挖後,除去附著的砂土及雜質。
- 道地藥材:新疆, 吉林, 遼寧, 臺灣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玉的傳統功效
1. 除煩止渴
「玉」具有的除煩止渴功效,可以追溯到古代中醫理論。中醫認為,玉性涼,味甘,歸心、肺經,具有清心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玉中的微量元素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緩解疲勞,從而達到除煩止渴的目的。此外,玉還可以通過與人體皮膚接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從而起到安神益智的作用。
2. 潤肺清胃
玉具有潤肺清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 玉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後,可以增強呼吸系統的免疫力,提高肺部抵抗力。
- 玉性寒涼,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緩解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玉還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動力,改善消化功能,緩解胃脹、胃痛等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玉的潤肺清胃功效雖然顯著,但也不能過量服用,以免傷及脾胃。一般來說,每天服用玉粉或玉液的量不要超過3克。
玉的古代典籍
- 《 海藥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海藥本草》的記載,對於中藥「玉」的產地,書中提及了幾個不同的來源。首先,《異物志》指出,玉產自崑崙山;而《淮南子》則表示,鍾山亦為產玉之地。此外,書中還提到藍田產出的玉質地優美,以及燕口地區盛產一種名為壁玉的玉種。
另外,書中還引用了《別寶經》的描述,教導人們如何辨識藏有玉的石頭。據《別寶經》所述,只要在夜晚將石頭對著燈光觀看,如果石內透出如初升太陽般明亮的紅光,便可斷定該石中藏有玉。
- 《 海藥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海藥本草》的記載,對於中藥「玉」的產地,書中提及了幾個不同的來源。首先,《異物志》指出,玉產自崑崙山;而《淮南子》則表示,玉來自鍾山。另外,書中還提到藍田產出高品質的玉,以及燕口地區產出壁玉。
此外,《海藥本草》還引用了《別寶經》的描述,該書提供了辨識玉藏於石中的方法。據其記載,只要在夜晚將懷疑含有玉的石頭對著燈光觀看,如果石頭內部出現像初升太陽般明亮的紅光,就能確定石中藏有玉。
- 《 本草圖經》:《本草圖經》對於玉石顏色的描述如下:據古籍記載,玉石的顏色應當是:紅色像雞冠一樣鮮豔,黃色像熟透的板栗,白色像切開的豬脂,黑色像純粹的黑漆,這些都是玉石的特徵,然而對青色玉石的描述卻沒有提及。如今,五色玉石中,青白色相間的十分常見,黑色的偶爾能見到,但黃色和紅色的卻極為罕見,即便是在古代禮器中的六種玉器,也難以找到真正的五色玉。
在今天,儀州有一種石頭,顏色就像熟透的板栗,當地人稱之為慄玉,有人認為這可能是黃玉的一種,但是它的光澤度較差,敲擊的聲音也不夠清脆,因此無法與真正的黃玉相比。然而,在食用或服用玉石的情況下,最珍貴的還是純白色的玉石,其他顏色的玉石則較少被使用。
- 《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中對於「玉」的說明如下:
按照《太平御覽》的記載,交州產出白色玉石,夫餘國盛產紅色玉石,挹婁國產青色玉石,大秦國產出綠色玉石,西蜀則產黑色玉石。而藍田所產的美玉,其色澤猶如藍天,所以稱為藍田。《淮南子》一書提及,鍾山的玉石,即使以爐炭加熱三天三夜,其色澤依舊不變,這是因為它們汲取了天地間的精華。
從這些各種說法來看,產玉的地方非常多,但現在少有人去開採,可能是擔心會帶來災害,因此,現今最珍貴的玉石,莫過於於闐玉。在古代的禮儀中,用玄色的圭璧、蒼色的壁、黃色的琮、紅色的璋、白色的琥、黑色的璜,象徵天地與四季,並以此命名。
《禮記》中提到,山中有蘊藏玉石的地方,常會出現如白虹般的氣象,這是玉石的精神顯現於山川之間。《博物志》指出,山中若有深淵,那裡就可能產玉。《屍子》說,水若呈現圓形的彎折,則其中可能有珍珠;若是方形的彎折,則可能有玉石。《地鏡圖》提到,在二月時,如果山中的草木發出光芒,向下垂落,那麼那裡就有玉。玉的精華如同美麗的女子。《玉書》則說,玉有山玄紋、水蒼紋,生長在山中,讓周圍的樹木更加滋潤;產自水中,則散發出芬芳。玉石藏於璞石之中,但其華麗的紋理卻能從外表透出。
由此可見,玉分為山產和水產兩種。大多數地區的玉石多產於山中,而於闐玉則是在河中發現。那些看似玉石的石頭,包括珷玞、琨、珉、瓔、瓔等。北方有一種罐子玉,色澤雪白,但表面有氣孔,這是用藥物燒製而成的,必須小心辨認,不過,這些石頭都缺乏玉石的溫潤感。
稗官野史中記載,有種火玉色澤紅艷,可以煮食;暖玉能抵禦寒冷;寒玉則能避暑;香玉自然帶有香味;軟玉質地柔軟;觀日玉則能穿透日光,看到日中的宮殿,這些都是世上罕見的珍寶。
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0-150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點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弱者慎服;不可久服;不宜研末服。
- 《本草經集注》:「惡鹿角。」
- 《本草圖經》:「屑如麻豆服之,取其精潤藏府,滓穢當完出者;若為粉服之,即使人淋壅。」
- 《綱目》:「畏蟾肪。」
- 《雷公炮製藥性解》:「畏款冬花。」
玉含有的化學成分
鈣鎂硅酸鹽(Calcium magnesium silicate), 鋁(Aluminum), 鎂硅酸鹽(Magnesium silicate), 透閃石(Tremolite), 方解石(Calcit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