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Melastoma candidum D.Don Root of Common Melastoma
- 別名:王不留,痢疾罐
- 藥品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野壯丹的根。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野牡丹根的傳統功效
1. 止血和瘀
野牡丹根中的鞣質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收縮血管,減少出血量。多糖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可以加快止血速度。黃酮類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減輕組織損傷和促進組織修復。因此,野牡丹根具有良好的止血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2. 健脾止瀉
野牡丹根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牡丹酚、牡丹 glycosides 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以抑制腸道蠕動,減少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從而起到止瀉的作用。此外,野牡丹根還能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促進食物的吸收,從而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野牡丹根的古代典籍
- 《 福建民間草藥》:根據中醫古書《福建民間草藥》的記載,野牡丹根被用來治療疝氣這種疾病。在古代福建的民間,人們發現野牡丹根具有一定的療效,可用於緩解和治療疝氣帶來的不適。
疝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腹部或腹股溝區域的突出物,這是因為腹部的一部分組織或器官通過肌肉薄弱點突出所導致的。在傳統中醫學中,野牡丹根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被選用來應對疝氣的症狀。
- 《 陸川本草》:根據中醫古書《陸川本草》的記載,野牡丹根這種中藥有著以下的用途:
在古代醫學應用中,野牡丹根被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和身體內的瘀血積聚。它能幫助消除因外力撞擊或扭傷所造成的身體疼痛與腫脹,促進傷口復原。
此外,這味藥也被用於調理腹瀉。對於因消化系統失調所引起的頻繁排便,野牡丹根能起到收斂固腸的作用,緩解腹瀉症狀。
- 《 常用中草藥手冊》:根據廣州空軍所出版的《常用中草藥手冊》中的記載,野牡丹根這一味中藥具有多種功效。它能幫助消化,增強胃部功能,消除消化系統的阻滯,同時還能止血和減緩疼痛。
在治療上,野牡丹根適用於多種消化系統相關的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腸炎導致的腹瀉、痢疾和胃痛。此外,它對血栓性脈管炎、便血、鼻出血以及血吸蟲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結來說,野牡丹根是一味具有消滯健胃、止血止痛效果的中草藥,適用於多種消化系統和血液相關的疾病治療。
野牡丹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敷。
野牡丹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消化不良腹股溝疝氣乳腺炎原發性高血壓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胃腸出血大腸激擾綜合症偏頭痛月經過多腹痛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牙齦出血大便出血月經不調痢疾頭痛腹瀉損傷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