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楊梅

YANG MEI

  • 英文名稱:Myrica rubra (Lour.) Sieb. et Zucc. [= Mosella rubra Lour.] Bayberry
  • 別名:朱紅,機子,樹梅,椴梅,朹子,聖生梅,山楊梅,白蒂梅
  • 藥品來源:為楊梅科植物楊梅的果實。採收和儲藏:栽培8-10年結果,6月待果實成熟後,分批採摘,鮮用或烘乾。
  • 道地藥材: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貴州, 福建, 台灣
  • 生長環境:山坡, 丘陵, 山谷, 低山, 山谷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楊梅的傳統功效


1. 澀腸止血

楊梅果實中富含鞣質,是一種天然的止血劑,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當人體出現腸胃道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時,食用楊梅或飲用楊梅汁可以幫助止血。此外,楊梅還具有澀腸的作用,可以緩解腹瀉。

2. 消食和中

楊梅果實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等,這些有機酸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強胃動力,幫助消化食物,緩解積食症狀。此外,楊梅中還含有鞣酸,鞣酸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以緩解腹瀉症狀。因此,楊梅具有和中消食的功效,可以緩解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積食、腹瀉等症狀。

3. 生津解煩

楊梅的生津解煩功效主要來自於其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產生,從而降低細胞損傷和炎症的風險。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強血管的彈性和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生津解煩的作用。另外,楊梅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等,這些有機酸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從而起到生津解渴的作用。

楊梅的古代典籍


楊梅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燒灰;或鹽藏。外用:適量,燒灰塗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孟詵:切不可多食,甚能損齒及筋。
  • 《日華子本草》:忌生蔥。
  • 《開寶本草》:多食令人發熱。
  • 《本經逢原》:血熱火旺人,不宜多食。
  • 《本草從新》:多食發瘡致痰。

楊梅相關的方劑


楊梅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胰臟炎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口乾口渴打嗝呃逆牙齦出血噁心反胃月經不調十二指腸潰瘍腹痛頭痛損傷疼痛消化不良

楊梅含有的化學成分


中性脂(Neutral lipids), 糖脂(Glycolipid), 磷脂(Phospholip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