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Bear Fat, Asiatic Black Bear Fat, Brown Bear Fat
- 別名:熊白,熊恤,熊油
- 藥品來源:為熊科動物黑熊和棕熊的脂肪油。採收和儲藏:以秋末冬初獵取者脂肪最為肥滿。取出脂肪,熬煉去滓即得。
- 道地藥材:雲南, 四川, 吉林, 黑龍江
- 生長環境: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熊脂的傳統功效
1.
熊脂中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熊脂中的主要脂肪酸是油酸和亞油酸,這兩種脂肪酸都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研究表明,熊脂能夠抑制炎性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三烯B4(LTB4)的釋放,從而減輕炎症反應。此外,熊脂中的脂肪酸還能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促進組織修復,加速炎症消退。
2. 消積
熊脂的消積功能主要歸因於其中富含的膽汁酸和脂肪酶。膽汁酸可以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脂肪酶則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使其更容易被身體吸收。此外,熊脂還含有其他一些成分,如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這些成分也具有幫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3. 補虛損
熊脂具有補虛損的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熊脂含有高含量的蛋白質,可提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利於組織修復和增強體質;脂肪含量高,可提供能量,幫助身體抵禦寒冷;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可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熊脂還含有獨特的熊膽成分,具有抗炎、止血、鎮痛等作用,可輔助治療各種虛損疾病。
熊脂的古代典籍
- 《 神農本草經》: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的記載,熊脂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的病狀:
1. 風濕性關節炎所導致的手腳麻木無力(風痹不仁)。
2. 肌肉緊繃、僵硬(筋急)。
3. 腸胃及肝臟、心臟、肺臟、腎臟等內臟器官可能出現的結塊(五臟腹中積聚)。
4. 身體冷熱不定、體重下降且身體虛弱(寒熱贏瘦)。
5. 頭部長有瘡癤或是脫髮(頭瘍白禿)。
6. 面部皮膚粗糙、生有痘痘或色斑(面皯皰)。
換句話說,《神農本草經》認為熊脂對於調理人體內外多種疾病有其獨特的功效。
- 《 神農本草經疏》: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疏》的記載,熊脂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狀:
1. 風濕性關節炎所導致的手腳麻木、失去知覺,以及筋肉緊繃的症狀。
2. 能夠對抗五臟(心、肝、脾、肺、腎)中的異常積聚,這些積聚可能由各種因素引起,如飲食不當、情志抑鬱等。
3. 熊脂能調理身體的寒熱失調,對於因體內寒熱不均而導致的體重減輕、體質虛弱有療效。
4. 對於頭皮病變,如頭部瘡瘍、白癩(一種頭皮病),以及面部的色斑、粉刺等皮膚問題,熊脂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總結來說,《神農本草經疏》認為熊脂是一種能改善風濕、調理臟腑、平衡體溫,並有助於皮膚健康的中藥材。
- 《 神農本草經》: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的記載,熊脂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的病狀:
1. 風濕性關節炎所導致的手腳麻木無力(風痹不仁)。
2. 肌肉緊繃、僵硬(筋急)。
3. 腸胃及肝臟、心臟、肺臟、腎臟等內臟器官可能出現的結塊(五臟腹中積聚)。
4. 身體時冷時熱,體重下降,身體虛弱(寒熱贏瘦)。
5. 頭皮發炎、頭部長瘡(頭瘍)。
6. 頭髮脫落、頭皮變白(白禿)。
7. 面部色斑、痤瘡(面皯皰)。
以上就是《神農本草經》對熊脂的應用範圍的解釋。
- 《 名醫別錄》:根據中醫古書《名醫別錄》的記載,熊脂主要用於處理飲食後的嘔吐問題。這意謂著,在古代中醫學中,熊脂被認為是一種可以緩解因飲食引起的嘔吐症狀的藥材。
- 《 日華子諸家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日華子諸家本草》中的記載,熊脂這種中藥具有多種療效。首先,它能用於治療風邪所引起的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濕、風寒等症狀。其次,熊脂還能夠補充身體的虛弱和損耗,對於體力不足、疲勞過度的情況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再者,它有殺滅體內寄生蟲的效果,對於某些由蟲害引起的健康問題有所幫助。最後,熊脂還能強化心臟功能,對心臟的健康有正面影響。
總結來說,《日華子諸家本草》認為熊脂是一種能夠治療風邪、補虛強身、殺蟲及強心的中藥。
- 《 四川中藥志》:根據《四川中藥志》這本中醫古書的記載,熊脂這種中藥具有補血和殺滅體內寄生蟲的功效。它可以用來治療由水腫或體內積聚所導致的身體腫脹。此外,熊脂也可以外用,塗抹在臁瘡上,以促進傷口的癒合。
臁瘡通常指的是小腿下部的潰瘍,多見於下肢靜脈曲張、靜脈血栓等疾病的患者。使用熊脂外塗可以幫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 《 神農本草經贊》: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贊》中的記載,熊脂的主要功效如下:
1. 可以治療因風濕所導致的手腳麻木、無力等症狀。
2. 對於肌肉緊繃、僵硬的問題也能有所幫助。
3. 能調理五臟功能,對於腹部內的積聚物有改善效果。
4. 熊脂亦能調節身體的寒熱平衡,對於體弱消瘦的人有助益。
5. 頭皮疾病如頭癬、禿髮,以及面部的斑點、粉刺,熊脂也被認為有療效。
- 《 神農本草經疏》: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疏》的記載,熊脂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狀:
1. 風濕性關節炎所導致的手腳麻木、不靈活,以及筋肉緊繃的症狀。
2. 能夠對抗五臟(心、肝、脾、肺、腎)中的異常積聚物,如瘀血、痰飲等。
3. 對於因寒熱交錯所引起的身體消瘦、體力衰弱有療效。
4. 可以治療頭部的瘡癬,以及頭髮脫落、頭皮長白屑的情況。
5. 對面部的斑點、粉刺、痤瘡等皮膚問題亦有改善作用。
總結來說,《神農本草經疏》認為熊脂是一種能夠內外兼治,既可調理臟腑功能,又能改善皮膚疾病的珍貴藥材。
- 《 神農本草經疏》: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疏》的記載,熊脂具有多種功效。首先,它能對抗風濕所導致的麻木和筋肉緊繃。這是因為風邪屬於陽性的邪氣,而熊脂性質溫暖,可以流通行於人體的經絡之中;同時,它具有滋潤的特性,能夠滋養肝脾兩臟,因此能有效緩解這類症狀。
其次,熊脂滑順易行,可以幫助改善五臟內的積聚問題,以及飲食後的嘔吐現象。再者,由於其味道甘美且具有強大的功效,熊脂也能夠調理寒熱交錯的體質,使身體恢復平衡,從而治療體弱消瘦的情況。這一點特別強調了熊脂在補虛壯骨方面的卓越效果。
總結而言,《神農本草經疏》認為熊脂是一種具有溫通、滋潤、滑利、調理寒熱及補虛壯骨等多重功效的珍貴中藥材。
熊脂的現代功效
1. 抗病毒
熊脂中的脂肪酸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可抑制多種病毒的複製。研究發現,熊脂中的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櫚酸等脂肪酸具有廣譜的抗病毒活性,可抑制流感病毒、皰疹病毒、冠狀病毒等多種病毒的複製。此外,熊脂中的熊膽酸也被認為具有抗病毒活性,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的複製。熊脂中的抗病毒成分可通過抑制病毒的吸附、複製和釋放等過程發揮作用。
2. 抗菌
熊脂中的脂肪酸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多種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此外,熊脂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幫助修復受損組織,增強機體免疫力。
3. 降血糖
熊脂中的脂肪酸如棕櫚酸和油酸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增進葡萄糖的利用率,並抑制肝臟葡萄糖的釋放。研究表明,熊脂中的脂肪酸可以通過激活AMPK通路來發揮降血糖作用,AMPK通路在葡萄糖和脂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熊脂中的其他成分,如類黃酮和酚酸,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能有助於預防和改善糖尿病。
4. 降血脂
- 熊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和亞麻酸,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熊脂中的牛磺酸也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並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5. 抗腫瘤
熊脂中的脂肪酸,如棕櫚油酸和亞油酸,具有抗腫瘤活性。棕櫚油酸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亞油酸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阻斷腫瘤營養供應,抑制腫瘤生長。熊脂中的其他成分,如膽固醇和維生素E,也具有抗腫瘤作用,可增強熊脂的抗腫瘤效果。
6. 抗氧化
熊脂中的脂肪酸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麻酸和亞油酸,這些脂肪酸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另外,熊脂中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等抗氧化成分,這些成分也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7. 潤肌膚
熊脂中的脂肪酸能有效滋潤肌膚,防止水分流失,使肌膚柔嫩光滑。此外,熊脂還含有維生素A、E等營養成分,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增強皮膚彈性,延緩衰老。熊脂還具有消炎鎮痛的作用,可緩解皮膚炎症,促進皮膚癒合。
熊脂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和花椒熬煉後開水沖服,10-20g。外用:適量,塗搽。
熊脂的炮製
《雷公炮炙論》:凡收得後,煉過,就器中安生椒,每一斥熊脂入生椒十四個,煉了,去脂革並椒,入瓶中收,任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熊脂的食用禁忌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食用熊脂。
- 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疾病的人羣不宜食用熊脂。
-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羣不宜食用熊脂。
- 對熊脂過敏的人羣不宜食用熊脂。
熊脂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頭,鬍鬚)白癬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手指緊繃難以伸直臁瘡嘔吐動脈損傷動脈粥樣硬化低血糖皮膚炎糖尿糖尿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