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Nymphoides peltata
- 別名:藕蔬菜,菨餘,水鏡草,金蓮兒,荇絲菜,符絲菜,金蓮子,荇菜,莕,金蓮幾,莕絲菜,小萍蓬草,鳧葵,小葉荷葉,水荷葉,菨余,蓮花菜,靨子菜,接餘,水葵,馬腳草,接余,莕公須,水銅錢,馬腳蓮
-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莕菜的全草。μμμ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 生長環境:池塘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莕菜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莕菜的清熱解毒作用主要歸因於其所含有的生物鹼和揮發油等成分。其中,生物鹼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揮發油則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莕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2. 利尿通淋
- 莕菜的利尿通淋作用與其鉀鹽含量有關。鉀鹽能促進尿液的生成,並幫助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從而達到利尿消腫的目的。
- 莕菜中的鉀鹽還可以幫助降低血壓,並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莕菜的古代典籍
- 《 新修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新修本草》的記載,莕菜這種中藥主要用於治療消渴症,也就是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莕菜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能幫助改善因內熱過盛導致的小便不利、熱淋等症狀,並有助於調節體內水分代謝,促進小便排泄。
總結來說,《新修本草》認為莕菜適用於治療消渴、熱淋和小便不暢等疾病,其主要作用為清熱利尿。在古代,莕菜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草藥,用於處理與內熱相關的泌尿系統問題。
- 《 開寶本草》:根據中醫古書《開寶本草》的記載,莕菜這種中藥具有調理身體寒熱的效用。具體使用方法是將莕菜搗碎後榨成汁液,然後飲用這份汁液,可用於調理和改善身體的寒熱狀況。換句話說,莕菜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調節體溫,解決因寒熱失調所導致身體不適的天然藥材。
- 《 本草品匯精要》:
莕菜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尿路不暢的症狀,俗稱「淋症」,同時它也具有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輔助排毒。
- 《 本草綱目》:
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莕菜經搗碎後外敷,可用於治療各種腫毒、火丹(一種皮膚病,又稱丹毒)以及遊走性腫脹。也就是說,莕菜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作為外用藥物使用。
- 《 醫林纂要》:
莕菜具有清除心煩、解除身體熱氣的效果,同時也能幫助消除痰多的情況,並能促進身體水分的新陳代謝。
以上就是莕菜在《醫林纂要》中的功效描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莕菜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莕菜的功效與作用非常多,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但是在食用莕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禁忌,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莕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糖尿病心內膜炎膀胱炎慢性肝炎腎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腎盂腎炎尿道膿傷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小便疼痛蕁麻疹麻疹低血壓
莕菜含有的化學成分
芸香甙(Rutin), 槲皮素-3β-巢菜糖甙(Quercetin-3β-vicinoside), 熊果酸(ursolic acid),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香樹脂醇(β-Amyrin), 槲皮素(Quercetin), 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