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根
XIANG ZHANG GEN
- 性味:辛, 溫, 無毒
- 歸經:肝經, 脾經
- 寒熱指數:
0
- 英文名稱: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Comphortree Root
- 別名:土沈香,香通,樟腦樹根,山沈香,走馬胎
- 藥品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根。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不宜火烘,以免香氣揮發。
- 道地藥材:四川, 廣東, 湖南, 貴州
- 生長環境:平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香樟根的傳統功效
1. 祛風除濕
香樟根的祛風除濕功效,可能與其揮發油、香樟醇、樟腦等成分有關。這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止癢的作用,可緩解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症狀。此外,香樟根還含有單寧、鞣質等成分,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緩解腹瀉等症狀。
2. 溫中止痛
香樟根中的揮發油、香樟醇、樟腦等成分具有抗菌、鎮痛、解痙的作用,可緩解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從而起到止痛的作用。此外,香樟根還具有溫中止瀉的作用,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治療霍亂吐瀉等症。
香樟根的古代典籍
- 《 分類草藥性》:根據中醫古書《分類草藥性》的記載,香樟根這味中藥具有多種療效。它能用於調理各種由氣滯所導致的疼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氣痛」。此外,香樟根還能幫助理順因風濕所引起的痹症,讓身體的氣血運行更加順暢。
更進一步來說,香樟根對於調節身體的氣機,使之順暢無阻,有著顯著的效果。在古代,人們常用它來應對霍亂等急性的胃腸道疾病,尤其是當患者出現劇烈嘔吐的情況時,香樟根更是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治療選擇。
總的來說,《分類草藥性》中的描述強調了香樟根在處理氣痛、風濕痹症及急性胃腸道疾病的獨特價值,其理氣、順氣的功效被廣泛認可。
- 《 貴州民間方藥集》:根據《貴州民間方藥集》的記載,香樟根這味中藥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所導致的身體疼痛,以及因跌倒或外力撞擊造成的身體損傷。
- 《 貴陽民間藥草》:根據中醫古書《貴陽民間藥草》的記載,香樟根這味中藥具有多種功效。首先,它能調理人體之氣,促進氣血的運行,對提升消化系統功能,特別是胃部健康有正面影響,可謂是健胃佳品。
其次,香樟根在治療筋骨疼痛上也有顯著效果,能緩解因風濕、勞損等原因引起的身體不適。此外,對於狐臭以及腳汗等困擾許多人的問題,香樟根同樣能夠提供幫助,其清熱除濕的功效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 四川中藥志》:根據《四川中藥志》對香樟根的記載,其主要功效在於避邪祛惡,排除風濕。在治療上,香樟根可用於處理霍亂導致的腹部脹滿,以及消化不良,食物在胃中停留過久未能消化的問題。此外,對於因風濕引起的肢體疼痛,特別是手足部位的風濕性關節炎疼痛,香樟根同樣具有療效。同時,對於皮膚病如疥癬所引發的劇烈搔癢,香樟根也能提供舒緩。
香樟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調服。外用:適量,煎水洗。
香樟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皮膚搔癢上吐下瀉嘔吐疥癬霍亂腹瀉
香樟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黃樟醚(Safrole), 松油醇(Terpineol), 新木薑子鹼(Neolitsine), 網狀番荔枝鹼(Reticuline), 揮發油(Volatile oil)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