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水葛

霧水葛

WU SHUI GE

  • 英文名稱:Pouzolzia zeylanica (L.) Benn. [Parietaria zeylanica L.]
  • 別名:水麻秧,膿見消,地清散,地消散,餵膿膏,拔膿膏,生肉藥,糯米草山三茄,糯米藤,粘榔根,啜膿膏,咄膿膏,田薯,山參,石茹,石薯
  •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霧水甚的帶根全革。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 道地藥材:廣東, 廣西, 湖北, 福建, 台灣
  • 生長環境:路旁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霧水葛的傳統功效


1. 利水通淋

霧水葛性味甘平,歸腎、膀胱二經。從中醫理論而言,腎為水藏,主水液代謝;膀胱為水府,職司貯藏與排泄尿液。霧水葛能直趨此二經,正中其利水通淋之效。

其「利水」之功,意指通暢水道,使體內停滯之濕邪與多餘水分得以排出,從而改善小便不利、身形浮腫等症。而「通淋」則專指解除淋證之苦,如小便澀痛、排尿不暢、尿頻、尿急等。此類病證多由濕熱蘊結於膀胱所致,或因氣血瘀滯、膀胱氣化不利而生。霧水葛藉由其宣通水道、清利濕熱之性,能使膀胱氣化功能恢復正常,水液排泄通暢,自然緩解小便不適。

其甘平之性,使藥力平和,利水而不傷正,通淋而不峻猛,故能廣泛用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及白濁等病症,是臨床上重要的利水通淋藥。

2. 清腫排膿

霧水葛性味甘寒,能入肺、胃經,其清腫排膿之效,乃源於其清熱解毒之功。中醫認為,腫脹積膿多為熱毒內蘊,氣血瘀滯所致。霧水葛以其寒性清瀉實熱毒邪,甘味調和。透過清解熱毒,可使壅滯得以宣通,鬱結得以化散,進而消除局部腫脹與促進膿液排出,善治各種炎症所致之腫痛。

3. 清熱解毒

霧水葛,性味甘涼,歸心、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效,主要在於其涼性可直驅內熱,並針對熱毒內蘊於相關臟腑或循經上犯所致病症。如熱毒侵擾心經,可見瘡癰;犯肺經則傷及氣道;入胃經則易致口齒炎症。霧水葛因其清涼散結之力,能消諸熱毒蘊結之瘡瘍癰疽、乳癰、風火牙痛等,達到解毒、涼血、止痛之功。與清熱藥共用,效益更彰。

4. 排膿

霧水葛性寒味苦,歸肺、脾、胃經,具清熱利尿、消腫排膿之效。中醫認為,膿多因火熱毒邪蘊結體內所致。霧水葛其寒性能清解鬱積之熱毒,苦味則能降泄燥濕,透過歸經至脾胃,助濕熱毒邪從經絡管道消散,引導膿液藉由大小便排出,或使局部化膿腫塊消散,故善治瘡癤、乳癰、瘰癧等化膿性病症,達到消腫排膿之目的。

5. 清熱利尿

霧水葛性寒、味甘微苦,歸心、肺、膀胱經。其主要功效為清熱利尿。「清熱」指去除體內過多的熱量,使熱盛之證得以緩解;「利尿」則促進小便排出,將體內多餘水分排出體外。因此,霧水葛常應用於治療熱淋、尿路感染及水腫等症。熱淋因熱邪侵襲膀胱,症見小便灼熱、疼痛、尿頻、尿急;尿路感染乃病菌侵犯,可見尿液混濁、尿頻急痛;水腫則因水液代謝異常,表現為肢體浮腫、尿少等。

6. 調經

霧水葛性味甘、微寒,歸肝、腎二經。在中醫傳統觀點中,肝主藏血、主疏泄,腎主藏精、主生殖,兩者功能健全是維繫女性月經週期正常運行的關鍵。霧水葛入肝腎二經,能直達血海,發揮其調經止痛之核心功效。其甘味有補益、和緩之功,結合微寒之性,可清解內熱,對於因熱邪擾動或瘀阻造成的經期不規、痛經等症狀具有調理作用。肝氣鬱結或肝血不足常導致月經紊亂及經期疼痛,霧水葛能助肝氣疏暢,氣血運行得宜,從而緩解不適。此外,其益氣生津之效,能補充元氣,滋養陰液,使氣血充盈,有利於改善因氣血虧虛所致的月經量少、經期推遲等問題,整體上維護女性陰陽平衡與氣血調和,以達月經應期而至。

7. 利水消腫

霧水葛性寒味甘,歸脾、肺二經。其利水消腫功效,從中醫觀點而言,是其寒性善清熱祛濕,直達脾肺,助其宣降、運化水液。甘味則能滋補脾胃,強健脾腎功能,使水濕運化有源,水道疏通。其消腫作用則藉由行氣活血,活絡氣機與血脈,同時清熱解毒,消散局部腫滿。古籍所載「利水道而不傷正氣,消腫滿而不損陰液」,精闢闡釋其祛邪而不損耗正元的獨特藥性,體現了中藥「扶正祛邪」的治療智慧。

8. 解毒

《本草綱目》載霧水葛性寒、味甘,歸心胃經,具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解毒功能,傳統中醫認為主要源於其清熱瀉火、祛除體內熱毒的特性。對蛇蟲咬傷、瘡癰腫毒等症,可藉此化解熱毒,緩解發熱、煩躁。另,其活血化瘀作用亦有助於改善局部瘀滯,加速毒邪消散,以達消腫止痛之功。

9. 利水滲濕

霧水葛味甘性微寒,歸脾、胃經。其利水滲濕之功,乃因其性微寒,可清暑除濕,利水通淋,直接促進濕邪排出。同時,本品入脾經,甘味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從根源上改善水液代謝,減少濕邪停滯。此為霧水葛利水滲濕、標本兼顧之理。

10. 清熱瀉火

霧水葛之所以能清熱瀉火,關鍵在於其「性寒」與「歸經」特性。「熱」與「火」在中醫學上皆屬陽邪,能耗傷津液、上炎,甚或灼傷脈絡。霧水葛性寒,其寒涼之性能直接制約體內的熱勢與火邪,猶如以冰水熄滅熾熱烈火。其味甘,甘能緩急,亦能和中,配合寒性則不至於過於峻烈傷正。

其「歸心、肺、胃經」的特性,精準地指向其清熱瀉火的治療靶點。肺為嬌臟,易受熱邪侵襲,霧水葛入肺經故可清解肺熱,如「肺熱咳嗽」;胃經主內,熱盛則有「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暑熱煩渴」等症,入胃經則能下清胃中熾熱,從源頭上瀉火。同時,深層次的「火」熱亦可熾盛擾心,導致「心煩意亂」,霧水葛入心經,亦能清心火而除煩。火熱熾盛常可灼傷血絡,導致「尿血」,霧水葛在清熱瀉火的同時,亦具「涼血止血」之效,這是瀉火的延伸作用。總之,其寒涼之性配合精準歸經,使霧水葛能有效針對不同臟腑的熱火證候發揮其清熱瀉火之力。

霧水葛的古代典籍


霧水葛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含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霧水葛的注意事項重點

  1.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霧水葛性寒,脾胃虛寒者食用過多可能加重脾胃虛寒症狀。
  2. 具有毒性,不宜長期大量服用:霧水葛有一定的毒性,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霧水葛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心內膜炎乳房腺體瘤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胃腸出血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尿中混挾精液吐血小便渾濁不清月經不調乳腺炎損傷失眠咳嗽氣喘尿急口乾疼痛面部浮腫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