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蜈蚣草性寒味苦,歸肝、胃二經。其「性寒」直指其能清解體內過盛熱邪,猶如冰涼之物可消灼熱。而「味苦」則善於苦泄下行,清除積滯,尤其對於熱毒蘊結之證,能將其從體內排出,達到解毒之功。古文提及「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精確闡明蜈蚣草針對熱毒深入營血,或鬱結於肌表所引發的病症。例如,熱毒攻腸可致熱毒血痢,蜈蚣草憑藉寒涼之性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對於瘡瘍腫痛,則是其解毒、消腫作用的體現,能散化熱毒瘀結,促使腫痛消退。總之,蜈蚣草以其苦寒之性,透過入肝胃經絡的歸經作用,專治各種熱毒內蘊、血熱妄行、痰瘀互結之證,其清熱解毒之效,正是通過祛除熱邪、化解毒素,從根本上恢復臟腑平衡。
2.
蜈蚣草性味苦寒,其苦能燥濕堅陰、瀉下通便,寒能清熱瀉火。此性味特點賦予其強效的清熱解毒能力,善於清除臟腑、血分之熱毒。藥入肺經,可清肺熱,解毒邪,化解因熱毒壅遏所致的各種表裡熱證;入肝經,能平肝瀉火,同時發揮活血化瘀之功,促進氣血運行,消散體內瘀滯。肝主藏血,其涼血止血之效,正是藉由清肝熱、涼血分而達至,能針對血熱妄行所引起的出血證。歸入大腸經,則能清利大腸濕熱,消除腸道熱毒積滯,改善因濕熱蘊結大腸所致的病症。綜觀之,蜈蚣草透過其苦寒之性與歸經特性,從臟腑層面協同作用,展現出獨特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與涼血止血之綜合功效,為調理各種熱毒、血瘀及血熱病變提供了傳統中藥的思路。
3. 解毒殺蟲
蜈蚣草,性味辛、苦、寒,歸肝、脾、胃經,憑藉其獨特的藥性,在中醫傳統應用上,以解毒殺蟲功效見長。
其殺蟲之力,主要體現於對付腸道濕熱所致的寄生蟲病,其中以治療蛔蟲症最為典型。中醫學認為,蛔蟲滋生常因濕熱邪氣內蘊腸胃。蜈蚣草的辛味能發散邪氣,苦味能燥濕並堅守清除之道,而其寒性能清熱。三者合力,可有效清熱燥濕,直擊病因,驅殺蛔蟲,從而止息因蟲擾而致的腹痛諸症。
至於其解毒之功,蜈蚣草在處理熱毒證候上表現卓越。其清熱解毒的特性,使其成為傳統上用於蛇咬傷的藥材。毒蛇咬傷後,蛇毒入體引發的熱毒反應,蜈蚣草能迅速發揮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透過清熱之力,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減輕局部紅腫熱痛,並緩解全身毒邪反應,達至解毒消炎之目的。此內外兼治之效,彰顯了蜈蚣草於解毒殺蟲範疇的獨特應用價值。
4. 通經絡
蜈蚣草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在中醫理論中,其苦味有清瀉燥濕之效,寒性則可清熱。此藥能歸肝經,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藏血,故能助肝氣疏通,化解氣血瘀滯。入腎經則能滋養腎陰,強健筋骨,有助於通行腎所主的經絡。因此,蜈蚣草藉由活血化瘀、疏通氣機之功,得以降邪通絡,使阻滯的經脈得以暢通,從而緩解風濕痹痛與跌打損傷所致的經絡不通之症。
5. 祛風除濕
蜈蚣草,性味辛溫,歸肝、脾、腎經。中醫觀點認為,風、濕二邪侵襲人體,常因體虛乘隙而入,導致經絡痹阻不通,引發筋骨疼痛與肢體功能障礙。蜈蚣草憑藉其辛溫之性,具備良好的溫通、發散與滲透作用,能有效祛除體內的風邪與濕邪。
此藥入肝經,肝主筋,故能舒筋活絡,改善因風濕阻滯引起的筋脈拘攣、關節屈伸不利及肢體麻木。其溫性有助於驅散寒濕,辛味則能行氣活血,使邪氣隨之消散。入脾經則能健脾利濕,脾主運化水濕,脾氣健旺則濕邪不生。入腎經則溫腎散寒,特別針對風濕久病、累及腎臟的腰膝痠痛、下肢痿軟有益。
因此,蜈蚣草被視為祛風濕之要藥,善治因風濕引起的痺證。如《湖南中草藥》所言,它主治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甚至對半身不遂及跌打損傷等筋絡瘀滯之症亦具活絡之效。其溫通之功,不僅祛除風濕,更能通利關節,恢復筋骨的正常活動。
6. 解毒
蜈蚣草性微寒,味苦,歸肝、腎經。從傳統中醫角度,其「苦」味具泄降、清熱、燥濕之效,「微寒」之性則擅長清解熱邪。兩者合用,賦予蜈蚣草強效的清熱解毒能力。中醫學認為,凡因熱毒熾盛所致之瘡瘍腫毒、紅腫熱痛,或外來疫癘、蟲獸咬傷之毒,皆可藉其苦寒之性以散結消腫、拔毒外出。
蜈蚣草入肝、腎二經,肝主疏泄、藏血,腎為藏精之府、主水,兩者皆與體內代謝排毒功能密切相關。因此,蜈蚣草能直達病所,清除肝腎所循經絡及相關臟腑之熱毒,尤其善於處理血分及深層的毒邪。古人將其廣泛應用於解蛇毒、蜈蚣毒、蜘蛛毒等各種蟲獸咬傷之毒,以及治療癰疽疔瘡等外科熱毒症,正是看重其宣散與清除體內外熱毒的功效。其衍生的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作用,亦是清除熱毒、化解瘀滯、恢復氣血流通的體現。故在傳統中藥觀念中,蜈蚣草為清除熱毒、化解病邪之良品。
7. 強筋骨
蜈蚣草在傳統中醫觀點中,其強筋骨之效源遠流長。古籍明確記載此草能強筋健骨,並透過活血通絡、舒筋活血及祛風止痛來發揮功用。這些作用不僅直接關乎筋骨之濡養與暢通,更能驅除外邪,使關節活動順遂,筋脈柔韌。雖然現代研究揭示其富含生物鹼、揮發油及黃酮類化合物,能促進骨骼生長及修復受損軟組織,增強骨骼密度並改善關節功能,這些醫學發現亦與其傳統所載的強筋骨功效相輔相成。古籍所載之「活血通絡」,正是現代觀點中改善微循環、促進養分輸送的體現;而「祛風止痛」則與緩解關節不適,維持筋骨靈活度密切相關。現代醫學亦證實,蜈蚣草提取物有助於抑制骨質疏鬆,強化骨質,進一步印證了其在傳統上被賦予的強筋骨功效,體現了對人體骨骼、關節及肌腱健康的全面支持。
8. 驅蟲殺蟲
中藥蜈蚣草,以其性微寒、味苦、有小毒之藥性,傳統上闡釋其驅蟲殺蟲功效。其「小毒」即為攻邪之力,中醫藥學中「以毒攻毒」之理,常應用於療治蟲積、瘡瘍等難痗之疾。蜈蚣草之苦性,可清降瀉火、燥濕,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壅滯,此等環境常為寄生蟲滋生之溫床。配合其微寒之性,更能清解熱毒,直指由蟲邪、濕熱所致之病症。
傳統觀點認為,體內濕熱蘊結,或脾胃運化失常,易生蟲積。蜈蚣草透過清熱利濕、解毒攻邪,能直接對寄生於體內之蟲體產生不利作用,或麻痺蟲體使其易於排出,或直接殺滅,斷其生機,例如對蛔蟲、蟯蟲、鉤蟲等。同時,其清熱解毒之功,亦可改善蟲積所致之腹痛、泄瀉、皮膚疾患等症狀,間接達到驅除蟲邪之效。此乃其從根本上清除邪氣、淨化內環境,輔以直接攻毒殺蟲之綜合作用。
蜈蚣草的古代典籍
蜈蚣草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蜈蚣草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其顯著的抗氧化功效主要歸因於其中的酚類化合物,尤以黃酮類化合物及酚酸類物質最為關鍵。這些天然化合物透過多種現代藥理機制,有效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
研究證實,蜈蚣草的乙醇提取物及其所含的總黃酮成分,展現出強效的抗氧化潛力。它們能有效清除如超氧陰離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radical)和1,1-二苯基-2-苦基蘇亞基肼(DPPH)自由基等,此作用機制涉及其分子結構能夠提供氫原子或電子,以中和不穩定的活性氧物種(ROS),從而終止自由基連鎖反應,降低氧化壓力。
此外,這些酚類化合物還能有效抑制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反應,保護細胞結構和功能免受氧化損傷。此機制有助於維持細胞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進而達到延緩細胞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效果。總體而言,蜈蚣草的抗氧化作用是透過其豐富的酚類物質所介導的自由基清除與抗脂質過氧化能力來實現,為細胞提供多重保護,有助於維持生物體內氧化還原平衡。
2. 抗腫瘤
蜈蚣草之活性成分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多重抗腫瘤機制。其能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透過干擾細胞週期進程或合成途徑;並透過啟動內源性或外源性途徑,誘導腫瘤細胞程序性死亡(凋亡)。此作用綜合導致腫瘤生長速率顯著降低。此外,蜈蚣草亦具免疫調節功能,能增強宿主特異性或非特異性抗腫瘤免疫反應,例如活化淋巴細胞或提升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從而輔助抑制腫瘤進展,改善機體對腫瘤的清除能力。
3. 鎮痛
蜈蚣草,其鎮痛作用主要歸因於所含的三萜類化合物,如積雪草苷、羥基積雪草苷、積雪草酸及羥基積雪草酸。這些活性成分透過多種現代藥理機制發揮作用。
其一,強效的抗炎效應,能抑制促炎細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及炎症介質(如COX-2、iNOS)的釋放,從而減輕組織炎症繼發的疼痛,特別適用於跌打損傷和關節炎性疼痛。
其二,對神經系統的直接調節作用至關重要。積雪草的提取物顯示能調節神經遞質平衡,尤其可能影響γ-胺基丁酸(GABA)系統,有助於降低神經元過度興奮,發揮鎮靜、抗焦慮及鎮痛效果,進而有效阻斷疼痛信號的傳遞。
此外,它具備神經保護特性,能減少氧化應激和細胞凋亡,促進神經修復與再生,對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如神經痛)具潛在療效。綜合而言,蜈蚣草的鎮痛機制包含抗炎、神經調節及神經保護等多重路徑,協同作用以緩解不同類型的疼痛。
4. 抗菌
蜈蚣草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出顯著的抗菌活性。其具備廣譜的抑菌功效,能有效抑制多種常見致病菌的生長,其中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等。其核心藥理活性歸因於所含的有效成分蜈蚣草素。
蜈蚣草素的抗菌作用機制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首先,它能直接靶向細菌的細胞膜。透過干擾細胞膜的結構完整性,蜈蚣草素可破壞其脂質雙層排列,導致膜通透性異常增加,使細胞內容物滲漏,進而引發細菌的代謝紊亂與結構崩壞,最終導致細菌死亡或生長停滯。其次,蜈蚣草素亦能深入干預細菌的蛋白質合成過程。透過抑制細菌內部蛋白質翻譯或相關合成酶的活性,它阻礙了細菌生長與繁殖所需的關鍵蛋白質的正常合成,從源頭上抑制了細菌的增殖與擴散能力,從而發揮其顯著的抑菌功效。此雙重作用機制賦予蜈蚣草素廣譜且高效的抗菌特性。
蜈蚣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蜈蚣草注意事項:
- 有毒性:蜈蚣草本身有毒,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否則可能造成中毒。
-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禁用:蜈蚣草對胎兒和哺乳嬰兒有影響,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
- 兒童不宜服用:兒童肝腎功能發育不全,對蜈蚣草毒性的耐受度較低,應避免服用。
- 避免與辛辣、刺激性食物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蜈蚣草的毒性,應避免同時食用。
- 若有不適,應立即停藥:服用蜈蚣草期間,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蜈蚣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蜈蚣草含有的化學成分
順-二氫-去氫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ci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9-O-β-D-glucoside), 落葉松脂醇-9-O-β-D-葡萄糖苷(lariciresinol-9-O-β-D-glucoside), 二脂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