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子中仁
WU HUAN ZI ZHONG REN
- 性味:辛, 平, 無毒
- 歸經:大腸經, 脾經, 胃經
- 寒熱指數:
- 英文名稱: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Seed of Chinese Soapberry
- 別名:木槵子仁
-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樹的種仁。採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剝除外果皮,除去種皮,留取種仁,曬乾備用。
- 道地藥材:西南地區, 華東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無患子中仁的傳統功效
1. 消積
無患子中仁的消積功能主要表現在幫助消化和促進腸道蠕動方面。它能增加胃液的分泌,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質,緩解積食造成的消化不良症狀。此外,無患子中仁還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食物的排出,防止積食的發生。
無患子中仁的古代典籍
- 《 本草拾遺》:
- 《 本草綱目》: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綱目》的記載,無患子中的種仁經過煨烤後食用,可以起到驅除邪氣的作用,並且能有效去除口臭。這表明古人認為無患子種仁具有一定的淨化口腔、清新氣息的功效。
在這裡,“煨食”指的是將無患子的種仁經過加熱處理後食用,“闢惡”則是古代用語,意指驅除不潔或邪氣,“去口臭”則直接說明瞭其對改善口氣的效果。整句話表達了《本草綱目》中對於無患子種仁的一種應用和功效認識。
- 《 嶺南採藥錄》:根據中醫古書《嶺南採藥錄》的記載,無患子中的種仁如果經過煅燒後食用,可以作為治療小兒五疳(一種兒童常見的營養不良綜合症)以及鵝喉(即扁桃腺炎)的藥用方法。這表明在古代,人們已經認識到無患子種仁的藥用價值,並用於處理特定的兒童疾病。
- 《 南寧市藥物志》:根據中醫古書《南寧市藥物志》的記載,無患子中的種仁具有清膀胱熱的功效。這意謂著在傳統中醫學的觀點中,無患子的種仁能用於調節和清除膀胱部位的過度熱氣,可能有助於改善因膀胱熱引起的不適。
在古代中醫理論中,「清膀胱熱」通常指的是使用具有寒涼性質的草藥來平衡身體過剩的熱能,特別是針對膀胱區域。這種療法認為,過多的熱能在膀胱積聚可能導致各種症狀,包括頻尿、急尿、小便疼痛等問題。無患子種仁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草藥選擇,用於幫助緩解這些與膀胱熱相關的不適。
- 《 廣西中藥志》:根據《廣西中藥志》這本中醫古籍的記載,無患子中的種仁,經過煨煮後食用,可用來對付蛔蟲問題。這說明瞭在傳統中醫學裡,無患子的種仁是一種可用來驅除蛔蟲的天然藥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無患子中仁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無患子中仁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過量服用。
無患子中仁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口臭肩頸痠痛疳積消化不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