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善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善怒是中醫裡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易怒、易發火,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大發雷霆。患者還可能會伴有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

善怒的病因主要與肝氣鬱結有關。肝主疏泄,如果肝氣鬱結,就會導致氣機不暢,進而影響到情緒,使人變得易怒。此外,善怒也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比如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累過度等。

善怒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疏肝理氣為主。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中藥進行治療。此外,還可以通過飲食調理、情志調節、適當運動等方法來改善症狀。

善怒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2. 注意飲食調理,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

如果出現善怒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於是當世之醫以鐵砂為治動悸之藥,一概用之。《素問》以發狂而善怒,用生鐵落,又有下氣疾之效。《本綱》云:『鎮心,安五臟,治癇疾。』鐵之功,專在於是,吾輩切記之。生鐵落者,為爐冶間鐵上落下之屑。凡藥中所用之鐵精、鐵華、粉鐵、鐵鏽之類,皆同類也。」

逍遙散

  • 1.《校註婦人良方》:「一婦人兩眉稜痛,後及太陽,面青善怒,此肝經風熱之症,用選奇湯合逍遙散加山梔、天麻、黃耆、半夏、黃芩而愈。此症失治,多致傷目,或兩耳出膿則危矣。頭痛手掉身麻,見一卷第五論。

六君子湯

  • 1.《錢氏小兒直訣》:「薛按:前症或因小兒乳食過多,致傷脾胃;或乳食起居,七情六淫失宜所致。必先調補元氣為主,佐以消散之劑。若除之不以漸,則必有顛覆之患。當治食積既去,而熱不退,或作嘔吐少,用五味異功散。脅脹少食,善怒瀉青,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少食體倦,瀉黃,用補中益氣湯。

天雄散

  • 1.《聖濟總錄》:「治遁屍注在傍人,或入腹中,化為蠱毒有聲,或在咽喉,或入諸脈,不在一處,入人腹內,蠱成蝕入五臟,入心令人面赤,入肺令人面白少氣,入肝令人面青善怒轉筋,入腎令人呻吟面黑,腰痛耳聾,入脾令人面黃不嗜食飲,羸瘦小便數,胸中噎塞,嗔喜無常,及妖魅百注為病,天雄散方

人參湯

  • 1.《馮氏錦囊秘錄》:「預知子丸,治心氣不足,精神恍惚,言語錯妄,驚悸煩郁,憂愁慘慼,善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異夢,寐即驚魘,或發狂暴眩,不知人,並宜服此預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菖蒲、茯神、枳實、人參、地骨皮、遠志、山藥、黃精、丹砂等份,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嚼一丸,人參湯下。

補肝湯

  • 1.《雜病源流犀燭》:「現患咯血多汗又兼驚惕,口舌瘡,知其病在心也(宜聖俞湯)。現患夢遺,又兼脅疼,善怒,項強,知其病在肝也(宜補肝湯、柴胡疏肝散,兩方參用)。現患溏泄,又兼腹痛痞塊,飲食無味,四肢倦怠,知其病在脾也(宜調中益氣湯)。此皆由陰陽之虛,以致病成於五臟者也。

加味逍遙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自汗面青善怒,小便頻數,睡間驚悸,或發搐目直,此肝火血燥生風也,先用加味四物湯、加味逍遙散各四劑,與間服,諸症漸愈,又用四君、山梔而痊。
  • 2.《保嬰撮要》:「一小兒不時生瘡,𦝨在手足之表,年餘不愈,審其乳母善怒,用加味逍遙散,母子服而愈。
  • 3.《癘瘍機要》:「一婦人性急善怒,月經不調,內熱口苦,患時瘡,服敗毒之藥,膿水淋漓,熱渴頭眩,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遙散,服之漸愈。因大怒,月經如湧,眼赤出淚,用四物湯加山梔、柴胡、連、芩數劑而愈。

補中益氣湯

  • 1.《濟陰綱目》:「一婦人性多郁善怒,勤於女工,小腹內結一塊,或作痛,或痞悶,月經不調,恪服伐肝之劑,內熱寒熱,胸膈不利,飲食不甘,形體日瘦,牙齦蝕爛,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腎水不能生肝木,當滋化源,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至仲春而愈。

消風散

  • 1.《癘瘍機要》:「一男子善怒面青,腿內臁患癬類,色赤作癢,或為砭刺出血,發熱焮腫作痛,服消風散而益甚,服遇仙丹,愈加皮熱作渴,仍服之,膿水淋漓,其脈洪數,左關為甚。余謂肝經血虛,火內動復傷其血而瘡甚耳。先用柴胡清肝散數劑,又用四物、山梔治之,諸症漸愈;用八珍湯地黃丸,兩月餘而痊。

瀉青丸

  • 1.《目經大成》:「青者,東方木神,於人為肝。瀉青者,蓋木忌蔽密,必伐去枝葉,始通風而不生蟲。肝屬木,忌血旺與氣鬱。血旺則善怒,氣鬱則筋脈不舒。風火相循而起,發為頭痛,目赤腫,翳障,熱淚,坐臥不寧,本經謂之木火自焚。不圖急治,安望其條達。故用大黃、草龍膽、山梔仁苦寒下行,直入厥陰而折之。

香薷飲

  • 1.《續名醫類案》:「張路玉治徐中翰夫人,溺血兩月不止。平時勞心善怒,有時惱怒則膈塞氣塞,諸治不效,又進香薷飲一服。診之,兩手關尺俱弦而少力,兩寸稍大而虛,遂疏異功煎方,令其久服,可保無虞。若有惱怒,間進沉香降氣散,一切涼血滋陰咸宜遠之。別後更醫,究不出參、術收功耳。